好学范文网 >作文

2024年经典咏流传的观后感8篇

写观后感是一个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体验的过程,有助于增强自信和自我价值感,观后感的整理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电影的内涵,好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经典咏流传的观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经典咏流传的观后感8篇

2024年经典咏流传的观后感篇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毛主席的七律·长征。 诗词大会第二季又在cctv1开播了,我在上面学到了很多知识。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人心。在杜甫流传至今的一千四百多首诗篇里,有几十多首都提到了诸葛亮的,但是,被公认写得最好的,还是这首蜀相,诸葛亮的一生功名心是,被诗人短短四句道尽乾坤,简直是如椽巨笔。

我知道了一首写诚的诗。一个人最重要的品德比黄金还珍贵:立身存笃信,景行胜将金!我知道了杜甫的一首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都有自己的乡愁,都有自己追忆和怀念的地方,但是我认为中国古代的诗词就是我们共同的故乡,也是我们共同想要不断回忆,不断梦想,不但追求的一块文学的芳草地,还有边塞诗人高适的除夜作: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所以故乡是我们永远忘不掉的,那一块最软的,最能拨动我们心玄的地方。我又学习到了苏轼的一首诗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还学习到了毛主席的一句诗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知道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和诗言志,歌永言。意思就是诗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歌就是唱出心里想的话语。还有岳飞写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我又学习到了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我在看诗词大会的擂主争霸赛时,百人团里的北大理工科女博士生陈更,多次从百人团中“杀”出来,三次擂主,每次上场都是9道题全部答对,诗词储备量大,每次的飞花令都取得胜利,多次获得了攻擂资格,第九期以第二期,第三期,第六期擂主的优异成绩获得了总决赛的攻擂资格。在总决赛上,陈更答对七题,得分311,错在了一道“变凤凰”的题上,分数虽高,可是未超过16岁高中生武亦姝的317分,遗憾离场。

武亦姝一路过关斩将,击败了从百人团中脱颖而出的王子龙,最后获得了冠军席位!

让我们怀着赤子之心,走进壮阔的诗词的篇章,让我们一起激扬文字,谈笑古今!

2024年经典咏流传的观后感篇2

现如今科技如此发达,电子产品铺天盖地的闯进我们的生活。闲暇时间总想逛逛淘宝,刷刷朋友圈,打打游戏,熬夜追剧。直到看了《经典咏流传》才让我对诗词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提起诗词,多数人都会想起小学时我们在课堂上摇头晃脑背诵的一首首古诗。可是,当时的我们也仅仅是将诗词背下来而已,并没有真正理解诗的意境。今天,当我们以现代文明的形式,用现代歌曲来演绎诗词的意境,才让我对诗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艺术家——谷建芬奶奶用十二年的时间谱写《新学堂歌》,孩子们天籁般的声音在耳边激荡回旋,每一个字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如精灵般敲打着孩子们纯净的心灵,陪伴着孩子们成长。当现场所有的人向古奶奶致敬时,音乐响起的一瞬间,我的心灵也为之震颤,内心不由自主产生敬佩和感动。一个人用自己的力量让人从内心体会到快乐,这就是“匠心”精神,值得我们为她鼓掌,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龚琳娜和其爱人老罗也让我心生敬意。一个土生土长的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凭着对编钟的热爱,去探索、去研究,即使这样的研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功,但是,他们因为热爱为音乐的探索付出的努力,就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赞叹!

2024年经典咏流传的观后感篇3

在如今这个光鲜亮丽而浮躁的社会,许多电视娱乐节目如匆匆过客,制造一时的话题,全然不顾会给人们带去怎样的影响。相反,《经典咏流传》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让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诗词真正沉淀在人们心中。诗词,如淡雅清香的茶,让人久久回味。

无需过多铺垫介绍,从朗读者铿锵有力的声音开始,就让人静下心来。置身其中,抛开一切,细细品味、回忆、吟诵那些许久没有触碰过的诗词。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好似那黄州馆里五花马,千金裘的黄帮老大;是那青黛色的墙,青黛色的瓦,木格棂雕花里飞针走线的绣女,是那在水天一色,烟雾缈纱里翘首等待伊人的姑娘,是那勾栏戏台上眼神流转,物我两忘的艺人……节目将大众认为平凡枯燥无味的诗词改编成歌曲来演唱时,又给诗词别添了一份情趣,一份活力。随后嘉宾对诗词的点评赏析又使诗词达到更高的境界,我们也能从中习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得到精彩人生感悟。

节目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到贵州支教的梁老师。梁老师带着从未出过村的`稚嫩孩子们走上央视大舞台,唱响了千百年来袁枚的一首孤寂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群来自大山里的孩子们,用最纯真的声音点燃了对知识和未来的渴望。“世界是纯白,涂满梦的未来,用你的名字命名色彩。”是其中的一句歌词,听到这一句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苔本是阴暗处最弱小,不起眼的植物,却也有极大的勇气,绽放出最夺目的色彩!

绽放出夺目光彩的除了苔,还有咱们的梁俊老师。无论是他放弃城市里的大好光景投身祖国的支教事业,极负责任的教孩子们识字、读书、吟诗、唱歌,还是带着孩子们坐上火车,走上语文课本中的北京,开启寻梦之旅。这一切举动都是寻常人做不到的,但他却凭着对孩子们的爱和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也正是这份爱,让梁俊老师这个默默无闻的山区教师身上,闪耀着最耀眼的光芒。

看完《经典咏流传》,我知道我身上多了一些东西,多了一些使命感——传承好诗词文化,传承好中华文化。我相信中华诗词文化,将在我们青少年的传播下,发扬光大,被世界所铭记。

2024年经典咏流传的观后感篇4

今天学校组织观看了《经典咏流传》第四期节目,节目的形式新颖别致,内容丰富多彩。看后让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经典咏流传》是继《中国诗词大会》后,央视的又一巨制,将古诗词与现代乐曲结合,声图并茂,的将诗词的意境表达出来,让我们在欣赏的同时,又一次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曹轩宾的《别君叹》令我眼前一亮。这首诗采用了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用短短的.四句话,将送别友人的心境描写的,好友即将西去,前路漫漫,不知何年何日再相逢,读来不禁使人潸然泪下。但在曹轩宾陕西方言的演唱中更让我们体会到了离别之苦。“低吟白雪逢阳春,送君别去无知音”,充满了肝肠寸断的离别请,这种凄苦的感觉在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赵家珍老师用南宋古琴的演绎下更让人愁肠百结。

王迅、王恒屹父子两人将一首耳熟能详的《咏鹅》用欢快的曲调表达出来,稚嫩的童声,惟妙惟肖的表演,瞬间感染了在场的观众。

?经典咏流传》让我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被传承的一定是经典的,而传承者更是比较美的,每一位传承人用他们的智慧为我们呈现了一首首佳作,让我们在观赏节目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感谢编导和所有参与节目制作的人,他们用匠心精神鼓舞了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做比较好的自己。(指导教师:郭丹)

2024年经典咏流传的观后感篇5

新年伊始,各大卫视不约而同的上了许多与文化相关的节目,《家风中华》《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等,但是中央卫视的《经典咏流传》就像一股清流一般涌入我的心中。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中竟藏着如此美的古诗词。

古老的诗词和现代的音乐旋律相结合,文化底蕴十分深厚,音乐旋律欢快明朗。每一首诗词和每一首歌曲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的背后,又都与历史文化有着息息相关的连接。

我最关注的'一期节目是乡村教师梁俊和他的学生们唱的一首《苔》,从小女孩儿开口唱的第一句,我就被深深的感染了。而梁俊和孩子们的故事也一并深深地感动了无数人。看完节目后,这首《苔》被我反反复复听了无数次,心中不禁感叹:中国的诗词竟然可以这么美!

梁俊到的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他觉得他能为学生们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教孩子们读诗,唱诗,从古老的诗词中汲取力量来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让他们每个孩子的心中,都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胜地。

生活真的已经像咖啡一般苦涩了,那就让古诗词这一味奶糖来给他们换个天地颜色吧!

朋友圈里有一个特别火的视频,视频中是关于一位老教授的讲座,老教授在讲座中掷地有声的说道:我希望,唐诗宋词这样的好东西,不应在我们这一代人里面绝了。你能相信这是一位93岁的数学老教授说的话吗?这个讲座一直进行了将近2个小时,而老教授中场没有休息,也没有喝过一次水。老教授最后说的是:唐诗万岁,宋词万岁!

然而这样深情有力的告白,有没有让你满怀感动,热泪盈眶,答案一定是:有的!

当后来老教授来参加《经典咏流传》时,节目组是准备了一把座椅的,但是老先生是这样说的:“我们当教师的什么时候坐着讲过课。”

刹那间,为之肃然起敬。对于青年教师的我来说,老先生的话语和行为真的太有震撼力和鼓舞力了。

那我们为什么要读诗呢?我们读诗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我们几乎每天都处于忙碌,焦躁,巨大的压力之中,我们累的都快只剩下一具虚无的空壳了,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活呢?

电影《死亡诗社》中有一段经典的对白,回答了心中所问。

我们读诗,写诗,非为它的灵巧;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

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我们一生会经历许多磨难和不幸,但是希望我们始终保持着一颗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心,而心中,若有古诗词这样的美好,必定会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

2024年经典咏流传的观后感篇6

说实话,打开电视搜寻这档节目,是因为老师的要求,本没有太大的期待,可当那清亮的声音,传进我的耳朵时,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澈嘹亮的歌声伴着吉他声缓缓入耳,在西安四十度高温的午后,因燥热而躁动的心,一下子宁静了。只留下美丽的音符与诗词的古韵在客厅里微微荡漾,漾进我的耳中,漾入我的心灵。

当梁俊老师走上《经典咏流传》舞台的时候,他的光芒便被亿万观众所知。梁俊老师,这个普通的山村教师,为了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知识与快乐,他想将诗融入歌曲,将经典与流行融为一体。但是他不会谱曲,他只能将心中的音符哼唱在一起,配上自己的木吉他,作出一首又一首美妙的诗词歌曲。曲谱很简单,却又那么震撼人心!

听者他们的演唱,我仿佛看到,无数个黄昏,梁老师抱着一把木吉他,坐在破旧的教室里,他的周围坐着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他们一起在唱诗词。孩子们的神情是那么专注,那么神往,仿佛这诗词里孕育了无数的力量……

朴实的孩子,普通的梁老师,他们不就像这苔一样吗?苔本平凡中的平凡,却生命极强。很多好看的花草,需要阳光给到环境和营养,才能绽放出美丽,而苔花总是生长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没有阳光的照耀,没有充足的营养,那么渺小,那么不引人注目,无人鼓励,更无人喝彩。但它仍努力地,默默地,不屈不挠地生长着,以自信的姿态,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这绿色的苔,代表的就是生命的颜色,代表的就是青春的颜色!

300年前的诗,穿越而来谱成歌。袁枚歌的是苔的勇气,梁俊老师和孩子们唱得是生命的勇气。是啊,每一个生命如同花朵一样,不分高低贵贱,都一样有绽放的权利,只要花开,都一样美好。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相信,在今后的成长岁月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像苔花一样,不惧平凡,追求卓越,在自己的世界里绽放。

2024年经典咏流传的观后感篇7

每一首直击心灵,并在心灵深处久久回荡,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音乐创作人的别具匠心,让经典重拾火爆,《经典咏流传》,一场精神的盛宴。

本来一直关注中央电视台,热切地盼望着《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开播,结果却等来了意外收获《经典咏流传》。"我把星星唱给你听。"这是每一位歌手的出场白。实话说,我不懂音乐,也不会唱歌,但是我很会享受听音乐的那种感觉。几首下来,真正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这几年看春晚上的歌曲,看得实在是虐心。为什么这些经典不上春晚,随便一首,足以使灵魂得到震撼。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心浮躁,难得有人静下心来去品读这些经典。《经典咏流传》让经典回归,值得赞赏。我想在这儿,以文字的'形式再重温经典。

江南

汉·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是汉乐府中一首描述江南采莲美妙的场景,在《经典咏流传》中又搭上这么一联:

云畔遮远山,山野路弯弯,歌飘山野间。歌飘山野东,歌飘山野西,歌飘山野南,歌飘山野北。

再次听这首歌的时候,是高考监完考后有些疲惫又略带如释重负地坐在大巴车上。那稚嫩的童声在耳边萦绕不绝,自己也感觉随着歌声飘到江南水乡。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湖面上,一群采莲的男男女女,尽情地嬉闹,尽情地歌唱。那情,那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鱼翔浅底,芙蓉撩水;美女少年,才子佳人。此时此刻,我才深刻地理解:"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首词了。江南这个地方似乎已经被诗情画意成了一位大众"恋人"。

人人爱江南;恋江南;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黄绮珊演唱苏轼的《定风波》前面"加了这么一段歌词:

何时起飞何处落定

每一步都云淡风轻

一直寻找一双眼睛

能看清岁月的身影

都说生命是一次旅行

总在穿越自己的心灵

梦有多远爱有多深

原来只是一道风景

之前就在《百家讲坛》栏目里面听康震老师讲苏轼,后来又在图书馆借阅了有关书籍。然后就听到了这首歌,感觉苏轼在我面前真实再真实,然后镶嵌到我的灵魂深处。第一次接触苏轼当然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了。把酒问月,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我感觉到了李白式的浪漫,落笔潇洒,舒卷自如。而事实上,这其中也暗含了苏轼的无奈,他想与弟弟苏辙团聚而不能,只能千里共婵娟了。尽管如此,他能潇洒自然,积极向上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他这种心态让他很是可爱,可爱得有点奇葩。奇葩苏轼如《定风波》的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他。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下那么大雨,他就无所谓,还一边吟唱,一边享受。谁怕?我就这样,任性由我,淋湿了大不了还有太阳晒吗。看看这心态。怪不得他总结自己的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搁一般人,提都不想提,心塞。苏轼的一生就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何时起飞,何处落定,每一步都云淡风轻。无所谓官大官小,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好;无所谓贫穷富有,幸福快乐一定要有。生命是一次旅行,总在穿越自己的心灵。黄绮珊这首歌,把苏轼的处世哲学诠释的入木三分。好歌,经典,永流传。

人的一生中总有许多珍贵的相遇,他乡遇故知;才子遇佳人;美酒加咖啡。而我也遇到了你,一见钟情,永久珍藏。《经典咏流传》的每首歌,都出现在了我的缓存。随时随地,有网没网,我都可以尽情地享受经典之美,音乐之美。爱上了,就是这么任性。

2024年经典咏流传的观后感篇8

今年,央视大型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一经播出就好评如潮,被人们形容为传统文化大餐,这档吟唱古诗词的节目“燃”遍朋友圈。

就连教育部长也为这档节目点了赞!

陈部长说:“《经典咏流传》,这个名字就很好,在中国古代,咏是朗诵和歌唱结合在一起,流传就是传承下去,要流行起来,这个咏又是双关语,既是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又是一种期盼,让经典能够永远流传,让它在歌唱中、在朗诵中传承下来。”

的确,传统文化本身就有无穷魅力,只要读过书的人,都会感喟诗词的魅力。而对学生而言,只差一个爱上的机缘。

你听,李白站在盛唐文化之巅,高声歌咏《将进酒》,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不羁,千百年来就是一首绝唱,无数人感叹于其魅力。如今,它被歌者“凤凰传奇”悉心演绎,更让乐曲原创者中科院“摇滚博导”陈涌海,带着我们一起,跨越1200年,与李白共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绝美境界;与李白痛饮“同销万古愁”,那激荡的旋律,配合歌者动情的演绎,加之诗词本身之凝练,让听者无不动容,可谓“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你听,“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唱出了一种不屈,唱出了一种精!清代诗人袁枚的《苔》并不知名,却因着乡村教师梁俊和贵州大山的孩子们天籁般地唱出,一夜爆红,相关视频全网播放突破4000万。听着这首曲子,你会觉得生命之伟大与不易,你会感叹,哪怕再微小的力量,努力了就不一样,你会不自觉也想到自己,只要被太阳照射到,一切都是希望!一次吟唱,让一首“孤独了几百年”的小诗,被世人牢记;一次吟唱,让人们记得了山村最朴实的老师和孩子;一次吟唱,洗涤了每个人的灵魂,找到宁静与原始的纯真!春风阳光不到地方,青春照样萌动。哪怕那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丝毫也不自惭形秽,依然像那美丽高贵的牡丹一样,自豪地盛开。

你听,“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尚雯婕携巾帼英雄木兰款款而来。民族大鼓、唢呐、古筝古琴再加上“小花木兰们”河南豫剧的腔调,摇滚的编排方法,让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碰撞。从来没觉得一首流传几千年的诗词,可以与现代音乐结合成这样的腔调。尚雯婕独特的嗓音,让人刹那间在传统想象中国乐的思维空间展现出了别样的英雄范儿。听着听着,你仿佛看到了那个传说中的“花木兰”,她奔赴沙场时的果敢,她战场上的巾帼不让须眉,她荣归故里后尽显的少女的温婉!一个东方女孩儿与东方女英雄的气质在重新被演绎后浑然天成。

?三字经》《鹊桥仙》《枉凝眉》《梁祝》《明日歌》……连续几个晚上,这些已成中国文化符号的经典之作,被虔敬用心地重新演绎。音乐里流淌的豪放、旷达、婉约、深沉、凄美、忧伤——这些诗词包含的诸般情感和思想,感动每一个多情的灵魂!我们在感叹之余也恍然:现代传播并非国学天敌,反而能让古典文化插上更有力的翅膀,让更多人分享。

其实,诗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从《诗经》伊始,经《楚辞》,历汉乐府,至唐诗、宋词、元曲,我国的诗、歌、音乐,从来都是缠绵相依的。丰富的`音乐性,平仄的节奏,完美的写意,幽深的情境,可谓丝丝入乐,如一朵朵梅花,傲然立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不管以怎样的形态出现,都曾令人叹为观止。而今音乐与诗词酣然重逢,让国人对古典诗词有了更丰富、更亲近的理解,使诗词有了更动人、更喜悦的生命力!

当网络罩住全球,当人们崇尚快餐文化,当西方文化炫目登场,人们曾经忧虑国学传承之难,仿佛一触即溃。而今,在众多文化人、媒体人、文艺人的共同努力下,有《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精品节目的纷纷加持,让我们再次领悟了经典的魅力,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传承的希望,让我们再次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历史虽然远走了五千年,但有些精髓的东西,我们,真的不能丢!假使,我们丢掉了孔孟之道,假使,我们忘记了李白杜甫,假使,我们抛弃了礼智信,那么,现代的中国人除了黄皮肤、黑头发,在多元的世界里,我们靠什么让五千年屹立不倒的华夏文明继续绵延?我们的下一代将从哪里得到民族自信与民族魂的滋养?我们民族的伟大坚强与不屈又从哪里传承?

?经典咏流传》再一次告诉我们,传统文化本身就有无穷魅力,我们应该用无限的可能去亲近她,去理解她,去演绎她。真心盼望沉迷玩王者荣耀的孩子们,在哪个晚上也能稳住心神听诵李白,听诵李清照,听听中华五千年的厚重,听听华夏文明的纯真,那么,传统文化再次绚烂于中华大地,将不再是梦!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今天在翟老师的推荐下,我看了经典咏流传这部片子。经典咏流传将诗词与歌曲、京剧等融合在一起,既好听又琅琅上口,让人耳目一新。

我首先看到了一名十一岁少年和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李胜素,用京剧的强调唱出了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他们的声音婉转动听,好似天籁之音。最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和我差不多大的少年王洪祥,他的京剧唱得这么好。而他从小却在加拿大生活,他在英语世界中还能将汉语说得如此之好,实在是太棒了。

最令我感到热血沸腾的就是七十四岁的陈彼得老先生唱得《青玉案.元夕》。别看这问老爷爷满头白发,可他的声音却宝刀未老。妈妈听了还觉得他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呢。柯洁也进行了演唱《长相思.山一程》,他的声音时而大气豪迈,时而深情脉脉,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经典咏流传》真是一个难得的好节目,我以后一定要继续观看。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咏梅花作文模板5篇

咏梅花作文优秀7篇

咏梅花作文优质5篇

咏梅花作文精选7篇

一年级咏鹅教学反思6篇

2024年最强大脑观后感6篇

2024年最强大脑观后感参考6篇

2024年《国家记忆》观后感7篇

2024年国庆阅兵观后感7篇

2024年党员观看《榜样》观后感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027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