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展示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指导能力,为了更好地应对教学任务,我们需要认真写好教案,确保课堂的有序进行,以下是好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幼儿认识田的教案参考8篇,供大家参考。
教幼儿认识田的教案篇1
设计思路
近阶段我发现班级幼儿对米奇妙妙的动画片很感兴趣,米奇妙妙屋里的一个个问号更是深深地吸引着幼儿的目光。幼儿的主动学习来自幼儿自身的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数的守恒(10以内)》这个数学活动,创设了米奇妙妙屋的情景,以欣赏米奇妙妙屋里动物们表演舞蹈贯穿整个活动。活动中我为避免传统数学活动的枯燥无味,就将音乐和游戏有机地整合到数活动中,让枯燥的数学“动”起来;同时我还大胆尝试让幼儿用简单符号进行记录。就这样,幼儿从设计的各个环节中,感受到数的守恒现象,体验了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造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学过5以内数的守恒,幼儿学会念咒语和“十个印第安小朋友”的游戏玩法。
2、教具准备:米奇玩具1只,磁性教具若干(兔子背影、鱼背影、米老鼠背影各1只、兔子5只、鱼7条、米老鼠10只)
3、环境创设:米奇妙妙屋一间,布置成小舞台样。
4、幼儿操作学具、记录纸、铅笔、托盘各45份。
5、背景音乐4首。
活动过程:
一、以到米奇家玩引入活动
师出示米老鼠布绒玩具引入活动:“嗨,小朋友,我是米奇要不要到我的妙妙屋玩啊?”
师:“进入妙妙屋要念什么神奇的咒语呢?”
(幼儿念咒语,师边掀开用布遮住的米奇妙妙屋)
二、玩游戏—“猜影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妙妙屋里有三种小动物,是谁呢?这些是它们的背影,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三、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通过观看妙妙屋里的动物表演舞蹈,初步得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动物们要表演节目给小朋友看,小朋友要注意观察它们的队形发生什么变化?儿童
(一)欣赏第一个节目《兔子舞》(复习5的守恒)
1、在音乐《兔子舞》的伴奏中,师出示5只穿着不一样的、动态不一样的兔子。
提问:①“这几只兔子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②“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在《兔子舞》音乐伴奏下,师在妙妙屋舞台中操作5只兔子的磁性教具,进行表演舞蹈,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①兔子的队形发生什么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只兔子,跟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大记录卡上记录上这次兔子表演时队形的变化,并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兔子舞》大记录卡上5只兔子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5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不论5只兔子的队形怎么变,5只还是5只,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二)欣赏第二个节目《水中芭蕾》(感知新知识点:7的守恒)
1、在音乐《四小天鹅》伴奏中,师逐一出示7条大小、颜色、形状不一样的鱼。
提问:①“这些鱼有哪些不同?”
②“一共有几条鱼参加表演?”
2、师在《四小天鹅》伴奏音乐中,操作7条鱼表演水中芭蕾舞,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①现在鱼的队形有没有发生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条鱼在表演舞蹈?和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水中芭蕾》的大记录卡上记录上这次鱼表演时的队形变化,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水中芭蕾》大记录卡上7条鱼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7的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7条鱼虽然颜面、大小、形状不一样,不论摆的队形怎么变,但总数数量都不会变,7条鱼还是7条鱼。
(三)欣赏第三个节目《米老鼠恰恰恰》(感知新知识点数量:10的守恒)
1、在音乐《恰恰恰》伴奏中,师出示:10只性别、大小、穿着不同的米老鼠,
提问:①“这几只米老鼠哪里不同?”
②“一共有几只米老鼠表演舞蹈?”
2、师在《恰恰恰》舞曲伴奏中,操作10只米老鼠表演《米老鼠恰恰恰》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①“米老鼠的队形变化没?”
②“我们来数数变了队形后,有几只米老鼠在表演?和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米老鼠恰恰恰》大记录卡上记录这次米老鼠表演时队形的变化,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米老鼠恰恰恰》大记录卡上10只米老鼠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10的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不管这10只米老鼠排成什么队形,始终都是10只米老鼠。
四、游戏活动—“十个印第安小朋友”
师:小朋友闭上眼睛,数到3时打开眼睛看着我们今天的游戏一次要请几个小朋友出来玩游戏。
五、幼儿操作
1、幼儿根据不同歌曲指示,分组拿操作学具到自己座位上进行操作。
2、播放轻音乐,幼儿安静地分组进行操作学具,并将操作结果记录到记录纸上。
第一组学具:形态各异的兔子
第二组学具:颜色不同的小鱼
第三组学具:颜色不同的星星
六、延伸活动
完成操作册练习。
附:记录卡
附:游戏“十个印第安小朋友”玩法
请1名幼儿当组长,在清唱歌曲“十个印第安小朋友”歌声中,组长去请出9名幼儿后,念“我变、我变、我变变变”的咒语,整组幼儿自由合作,组合设计动作,变换队形后,老师引导其它幼儿一起验证组长邀请的人数是否正确,错误的要跳10下。若场地允许,可若干组同时进行。
教研组评析:
该活动设计独特新颖,别具一格,能将动感音乐有机融入到枯燥的数学活动。活动中能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师幼互动好,幼儿课堂常规好。活动过程能注意由浅入深,紧扣活动中心,层层递进,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记录卡的使用执教者大胆放手让幼儿尝试运用符号表示物体的数量、排列形状等,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能有效达到帮助幼儿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活动中教师能及时小结,及时帮助幼儿梳理知识点,知识点能把握在让幼儿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有效达到预设的各项目标。
教幼儿认识田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椭圆形,根据生活经验尝试找一找日常生活中椭圆形的物体。
2、通过对圆形和椭圆形进行比较,探索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3、能积极地参与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椭圆形和圆形彩色纸片各一张。
2、学具:幼儿人手两张圆形、椭圆形纸。
幼儿用书地18页,19页,彩色笔若干,各种几何图形以及胶棒。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认识椭圆形。
教师分别出示圆形和椭圆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启发幼儿观察比较这两个图形,并将圆形和椭圆形纸片重叠起来进行比较,让幼儿主动地探索发现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之处。
2、在幼儿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分别对圆形和椭圆形进行上下对折和左右,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的两条折印一样长;而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也可让幼儿将椭圆形和圆形纸片折一折,比一比,再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探索圆形和椭圆形的特征。
3、教师小结:圆形无论图和对折多一样长,椭圆形则不一样长,并且,圆形无论怎么折都可以重合,而椭圆形只有上下折和左右折可以重合。
4、启发幼儿想一想,找一找,在家里、在幼儿园、在其他地方,哪些地方像椭圆形。
二、操作活动。
1、观察蝴蝶和花,说说:他们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引导幼儿按标记记录图形的数量。
2、引导幼儿观察数字和圆点的数量,启发幼儿添画圆点,使点子和数字一样多。
3、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什么?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启发幼儿找出椭圆形,并给椭圆形涂上喜欢的颜色。
4、启发幼儿用各种几何图形拼图,并贴在方框中。
教幼儿认识田的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已开始萌芽,他们的认知、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大班幼儿对喜欢和熟悉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乐意动手动脑,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获得新的知识经验。“认识日历“这个活动,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现有水平,日历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是幼儿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认识并能正确的使用日历对大班幼儿来说非常需要。为了顺应孩子们的探索需求,我设计了“认识日历”这一活动,试图让孩子们在交流、游戏、探索中尝试获得新的知识经验。
活动重点:
帮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日历,学会看日历。
教学难点:
帮助幼儿了解日历并运用日历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活动目标:
1、 认识日历,了解日历基本信息,学会看日历。
2、 了解日历的功用,能运用日历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活动准备:
ppt课件、ppt游戏课件、自制可分解组合日历
活动过程:
01听故事,引出日历。
1、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苏里。苏里的爸爸妈妈非常疼爱她,可是她依然觉得生活好像并不完美,于是,她决定要拿起行李去旅行。
2、 在苏里的旅行箱里,有一件很特别的行李,会是什么呢?一起来看一下,并帮助苏里整理。
提问:请你们仔细看手里都有都拿到了什么?这件特别的行李会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02整理日历。
1、梳理日历中都有哪些重要组成部分。
重点句子:这有可能是一本日历,因为日历里有年(月、日、星期)。
2、那我们一起来帮苏里把日历整理好。
重点提问:
年:这会是哪一年的日历呢?原来日历里会告诉我们这是哪一年的日历。
月:一年里一共有多少个月呢?这些月有什么不一样吗?12个月,有的大有的小,分别叫做大月、小月和平月。
日:你们手中的数字卡里每个月都有多少天?31天、30天、28天。了解大月、平月、小月,并顺序整理好。
小结:日历里会告诉我们这是哪一年的日历,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平月,分别有31、30、28或29天。
03运用日历并找到今天和自己的生日。
1、日历整理好了,苏里非常感谢你们。
提问:日历整理好了,那你们知道日历有什么用吗?
2、帮助苏里找到今天的日期,并在日历上标注出来。
小结:原来,要想在日历上找到某一天,首先要知道这一天是几月几日,然后先找到月,在从这个月里面找到日,就可以在日历上找到这一天。
3、苏里出发去旅行,却感觉孤独,缺少朋友和亲人的陪伴,于是又回到了大家身边,并且给每个人都带了生日礼物。
请幼儿在苏里的日历卡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并请几名幼儿与大家分享,巩固练习运用日历找日期。
04运用日历进行“抽奖”游戏。
游戏规则:等会儿大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大转盘,转盘上会有国庆节、妇女节、儿童节、元旦等节日,当你们喊“开始”时,苏里将会为你们转动转盘。
当你们喊“停”时,苏里会停下转盘,指针停在哪个节日上,请你们快速的在日历卡上找到这一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05了解日历的多种形式。
1、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日历?
小结:一页显示一天叫日历、一页显示一周叫周历、一页显示一月叫月历、一页显示一年叫年历;还有挂在墙上的挂历、放在桌子上的台历、电子日历、手机日历;日历非常实用,而且形式多种多样。
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1、幼儿与父母一起在日历上找到20xx年的春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教幼儿认识田的教案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的天性是好动,观察能力、模仿能力特别强。利用生活中的图形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还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一通过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活动认识圆形、三角形。
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丰富幼儿的词汇,锻炼幼儿的胆量。
教学重点、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只小盒子 、四颗大小不同的纽扣,三根火柴棒,
2大头针若干、泡沫板一块、绒线或铜丝若干。
3圆形、三角形卡片、雪花玩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球、魔方、饼干、盆碗、纽扣让幼儿观察它们都是什么形状。如果知道告诉老师,小朋友认识那些图形。
2小朋友喜欢这些图形吗?
3今天我们就和这些图形做朋友。
二基本部分
1、玩纽扣吧,请小朋友把自己手中的纽扣从大到小地排列并数数有几颗纽扣?
2、问这些纽扣都是什么形状的?并请小朋友把最大的纽扣拿出来,摸一摸,看一看。
3、找圆形;纽扣是圆形,还有什么是圆形的?让幼儿在教室里找圆形,找到后告诉老师,要大声回答问题,(表、桶、球、水杯)。
4、连三角形:请小朋友用三根大头针随便分开插在泡沫板上。教师用一根绒线把大头针连起来后让小朋友说出是一个什么图形?(三角形)。比一比三角形与圆形有什么不一样?(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5、让幼儿自己动手,拼三角形:请每个幼儿用三根火柴棒拼成一个三角形。
三结束部分 :
1、发给每个幼儿一根铜丝,让幼儿发挥想象任意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而且还要说出自己的想法,锻炼幼儿的手脑并用,语言表达能力。
2、给雪花玩具归类:圆形的放在圆盒子里,三角形的放在的三角形盒子里。
3、摆卡片;发给每个幼儿一套图形卡片,让他们有创意的摆出各种组合图形。
4、欣赏图形,让幼儿自己来评价一下小朋友的作品。
5、教师总结在课堂上全体小朋友的表现。
教学反思
我利用幼儿的好动好学的天性,让幼儿自己边学边边动手、边观察,在生活中找出各种图形,而且,锻炼幼儿说话、要大声说话,不仅要在科学常识方面学习,还要丰富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且利用幼儿动拼图形时,发展了幼儿思维能力,要想像出他所喜欢的图形才能拼出各种图形,幼儿特别喜欢用铜丝和图形卡片来拼图。就像变魔术一样。一会变成圆形、一会变成三角形又变成正方形,幼儿还用卡片组合拼图,用圆形和三角形组合成一只小鸟,三角形圆形正方向组成大象。幼儿特别有成就感。非常激动学习兴趣特别浓。
本节课幼儿的注意力特别集中,就连胆小幼儿都能拼出简单的图形。这说明幼儿很聪明,只要给他们搭建平台,他们就有机会展示自己,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如果,这节课从上的话,我要给幼儿一支笔,要让动手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比如、电视、洗衣机、冰箱、球、车轮、等等
教幼儿认识田的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2、认识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使用。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感知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活动难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会使用。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用钱购物的经验。
2、材料准备:课件ppt、创设“超市”的情景、学具“人民币”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猜一猜谜语。
谜面:长长方方一张纸,上有人头和数字。拿它可以进超市,买了东西报数字。多退少补很简单,小朋友快试一试。 谜底:人民币。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放映幻灯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师:仔细观察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大小和图案不同,看钱上面的数字。
小结:这些人民币上都有数字和图案,长方形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形的人民币叫硬币。面值小的人民币分为角,如5角;面值大的人民币分为元,如100元。
2、小游戏 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那现在我们玩个小游戏。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学具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所出示的人民币。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张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张人民币不见了。
3、学习10元以内的兑换 1张2元等于2张1元;1张5元等于5张1元;1张10元等于10张1元。
(三) 游戏活动
师:小明家的超市开张了,我们去小明家的超市购物吧. 游戏“开超市”,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超市”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人数较多的一组当顾客,人数较少的一组扮售货员。买东西时要算清自己应该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地付钱、找零钱。
五、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取钱和兑换,请小朋友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并能算出自己所买东西的价钱。
教幼儿认识田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形和圆形。
2、能正确区分正方形和圆形,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3、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方形、圆形的认识。
教学难点:孩子对正方形的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活动准备
正方形、圆形娃娃图片;正方形、圆形饼干各一袋。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安静入座。
1、念儿歌集中幼儿注意力。;
2、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小一班要来两个新朋友,他们要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
二、认识正方形和圆
(一)
1、师拿出正方形娃娃,跟小朋友打招呼:嗨!小朋友们好,我是方方
2、提问:这个新朋友是谁呀?(方方)
3、师:真聪明!这个是方方,是老师给它起的名字,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正方形,书上都是这么叫它的。
4、反复巩固认识正方形,记住它的基本特征
5、小朋友们找一找我们的教室里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呀?(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发言)
6、幼儿回忆自己家里或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
7、师小结
(二)认识圆形 ,方法同上。
三、游戏
1、送图形宝宝回家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很多正方形和圆形的图形小宝宝,注意这两种图形是混杂着贴的,贴在黑板的最下方,黑板的上方分别贴着方方和圆圆及正方形和圆形,图形的下面分别画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表示他们的家。
2、师讲故事:有一天方形宝宝和圆形宝宝的孩子去公园里玩,走着走着他们就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他们急得哭了起来,在找自己的妈妈呢,小朋友,你能把这些图形宝宝送回家吗
3、师:老师现在要找乖的小朋友来送图形宝宝回家。(对个别出现错误的小朋友及时纠正)
四、巩固活动
1、师:小朋友好能干呀,把图形宝宝都送回家了,方方和圆圆可高兴了,他们邀请小朋友去他们家做客,你们高兴吗
2、端出两盘饼干,一盘是用正方形的盘子装的正方形的饼干,告诉幼儿这是方方的家,他们要请小朋友吃正方形的饼干;另一盘是用圆形的盘子装的圆形的饼干,告诉幼儿这是圆圆的家,他们要请小朋友吃原形的饼干、讲规则:你喜欢去方方家做客那么就请吃正放性的饼干,你喜欢去圆圆家做客就请吃圆形的饼干。(幼儿自愿幼儿在品尝饼干中结束这节课)
教学反思
这节课总的来说是比较成功的,只是我们班孩子比较小,在刚开始感知图形的时候,他们还是区分的比较好的,孩子们也比较感兴趣,整个课堂气氛是活跃的,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教学过程非常清晰,教学效果比较好。
在接下来巩固形状的活动中,有些小朋友把图形宝宝送错家了,刚开始我应该示范一次的,结果有些幼儿没明白意思,后来我一一给他们讲解,很多幼儿能按要求做了,也许由于小班幼儿入园才两个多月,一些行为习惯的训练还没到位,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点,所以对于进行游戏活动的材料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以至于使课堂秩序显得有点乱影响了活动的效果对于这次开展的教学活动,虽然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经过这次活动前前后后摸索学习,让自己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大纲》,熟悉教材,熟悉幼儿,多多锻炼,使自己不断成长。
教幼儿认识田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摸、量、滚、比等活动,认识球体、圆柱体,辨别两者异同。
2、提高观察、比较、想象、分析、综合等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
3、产生探索的兴趣,发展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准备各种圆球。如小皮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铅球、塑料球等。
2、准备圆柱体玩具若干。如积木、积塑、小棍棒、未用过的铅笔、万花筒等。
3、关于球体与圆柱体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出谜语,请幼儿猜。
胖墩墩,圆溜溜,立不住,站不稳,哪边挨地都会滚。(圆球)
教师小结:许许多多的圆球,虽然它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形状相同,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放在地上总是站不稳,并向周围滚动的,这就是球体。
二、请幼儿用线、尺、小手分别量一量未用过的铅笔、小棍棒、万花筒等,看看两头的圆的大小、两圆之间的距离,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三、教师小结:测量时,两头有两个一样大的圆,两圆间的垂直距离一样长;滚动时,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竖着排列,看起来像柱子,这就是圆柱体。
四、请幼儿每人拿两个玩具(球体、圆柱体玩具各一个),用同样的方法在地上滚动,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来站稳。
五、引导幼儿试将两个球体、两个圆柱体分别重叠,观察发生的现象。
六、教师小结:球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球体表面没有平面,不能重叠,圆柱体两头有两个相等的平面,可以重叠。
七、请幼儿想一想,在幼儿园、家里或其他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球体?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分别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活动结束】
观看球体与圆柱体的录像。
教学反思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日常生活中,幼儿其实已接触很多球体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但对幼儿来说,他们很难完全用几何角度来理解立体图形,往往把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相混淆,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和操作感知球体的特征,获取有关球体的科学经验。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大班幼儿探究欲望强,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因此,为了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发展的需要。我确定活动上述目标。
从设计这次活动,到实践这次活动,让我对教材的设计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在科学领域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今后我会多去翻翻教材,把教材吃透,多走进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
课后通过反思,我发现有以下几点不足:
1、在利用准备的材料探索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我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自己想办法来区别二者,但是,在教学时,我却疏忽了。直接让幼儿用滚、看、摸的办法来区别。因而,对幼儿学习方法的培养造成了空白。如果,在活动中,能放手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这样既发展了幼儿思维能力又能达到活动目的。
2、在指名让幼儿说说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我过于急噪,没有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时间,没有顾及到一些孩子的活动感受,给幼儿语言的组织及发展的空间太小。
3、为给幼儿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我准备了很多的活动材料,但各种材料没有最大可能的发挥出作用来。比如:在让幼儿通过摸、看、滚来区别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有一部分幼儿只是做到了看和滚,摸的很少,尤其是我准备了小的乒乓球,用拳头握以握,很快就能掌握球体的特征,我没能及时的提醒幼儿。
4、在让幼儿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球体物品时,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培养幼儿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这一环节给孩子的时间不够,过于急噪。
5、我发现部分幼儿参与活动不够积极,只能跟着老师及小朋友完成一些活动,缺乏创造性。另外,还有一些幼儿操作速度过于慢。
在幼儿经历了探索、发现→感知、体验→发展的全过程中,作为教师我深深感悟到: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的角色定位应是组织者、点拔者,我们更应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和评价,才能促使幼儿获得一次又一次新的发现,充分地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幼儿认识田的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6、7,知道它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2.通过目测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学习按数摆放实物。
活动准备:
?秋风》歌曲磁带,实物树叶若干,1—5点子卡片人手一张,写有1—5数字的筐,数字6、7,实物卡片苹果6个、橘子7个,幼儿连线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秋风》: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深秋了,秋风一吹,树叶变黄了,一片一片都落了下来,那让我们一起去捡树叶吧。
二、捡树叶活动,感知5以内的数量
1.幼儿拿小桌子底下的点子卡片,看看有几个点子。
2.按照点子数捡相应数量的树叶,并把树叶分别放进写有1-5数字的筐子中去。
三、分水果,认识数字6、7,感知其所代表的数量。
师:秋天还有很多水果都成熟了,让我们一起去果园里看看。
1.散乱出示苹果和橘子图片:谁来说说,都有些什么水果?
2.请个别幼儿来把水果分类,分别放在两个筐中。
3.看一看,数一数,苹果有几个?6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6)看看6象什么?谁会用身体动作来表示6的样子。
4、数字6还可以表示那些东西?
5、同样方法认识7。(7个橘子)
四、幼儿连线操作,巩固认识6、7数量
1.师:果园里还有好多水果,要请我们小朋友帮忙运到水果超市去,几个水果就送到几号水果超市。(出示标有4、5、6、7数字的水果超市,幼儿按照水果多少与相应的水果超市连线。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讲评作业情况,个别幼儿说说:我把几个什么水果送到了几号水果超市。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认识u的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