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准备好教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教案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好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科学油和水教案最新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油和水教案篇1
【活动前评析】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在玩中发现身边的科学,并尝试运用生活中常见的萝卜等农产品作为实验材料,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幼儿对探索的兴趣,积累探索的方法。
当我问到幼儿“你们想设计什么样的陀螺”时,发现很多幼儿的回答是“圆形”,的确,在幼儿的印象中,不管是电视里看到的、还是平时自己买过的陀螺,形状基本都是圆形的。所以我继续追问幼儿“为什么你们看到的都是圆形的陀螺呢?”“可不可以设计成其他的形状呢?其他形状的会转动吗?”……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的操作欲望被大大的激发起来。
第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回忆、交流生活中的转动,教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发现转动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引起幼儿对转动这一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玩陀螺的愿望。第二个环节是让幼儿借助教师提供的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操作和交流,调动幼儿的已有认知经验,激活幼儿的思维,从而使他们发现影响陀螺转动变化的一些因素。第三个环节是活动延伸,因为影响陀螺转动的因素有许多,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只可能发现其中的几个因素。教师的提问能激发幼儿再探索的愿望,拓展幼儿的思维。
【活动目标】
1.体验陀螺转动的乐趣。
2.用符号等方法记录探索过程和自己的发现。
3.感知陀螺转动的不同现象,掌握自主制作陀螺的方法。
【重难点分析】
重点:自主尝试用材料做陀螺。
难点:探索发现怎样让制作的陀螺转的快且时间长。
【活动过程设计】
一、导入
直接出示陀螺范例,启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联想
师:说到“转动”两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你能用一个动作表示出来么?生活中有哪些转动的现象?这些转动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1.出示陀螺,引出话题。
师: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转动现象,这些转动有的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比如电风扇、洗衣机、微波炉;有的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比如陀螺玩具、故事磁带、游乐园大转盘等。
2.你们看这是什么?“陀螺”“它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至今已有4千年的历史了呢!我们的祖先真聪明、真棒啊!”你们知道陀螺怎样玩吗?是不是要转动?你见过的陀螺是什么样子的?
二、展开:自主探索,制作会转动的陀螺。
1.提供幼儿制作陀螺的材料,鼓励幼儿尝试制作。
指导语: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特殊材料,请你尝试做一个陀螺(制作过程中注意使用工具材料的安全),并想办法让它转动起来,怎样做才能让你做的陀螺转起来?
注意观察陀螺的轴应该在什么位置?并把它记录下来。
2.幼儿自主尝试制作陀螺,教师巡视,引导幼儿做好记录。
3.幼儿转动自己制作的陀螺。
4.提问:你是怎样做的,你发现了什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棉签应插在圆形萝卜切片的中心点,陀螺才转的稳)
三、动手试验,自主探索。
再次制作不同形状的陀螺,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不同的现象并记录、交流。
怎样做才能让你的陀螺转的更稳?陀螺的轴应该在什么位置?你们动手试验吧!一定要做好观察记录!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把棉签插在中心位置的陀螺比较容易转。
3.交流、分享,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牙签在陀螺上的位置一样。
师:
辅助性问题:
(1)圆形萝卜陀螺片上的小洞洞在什么位置?三角形陀螺片上的小洞洞在什么位置?
(2)牙签插在萝卜片的中心和插在萝卜片的旁边做出来的两个陀螺在转动时有什么不一样?
4.教师总结要素:原来陀螺的转动和牙签插在萝卜片上的位置有关系。
3.玩陀螺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玩陀螺,玩陀螺前老师要提几个问题。
(1)陀螺转动时,从上方看是什么样子的?
(2)陀螺快速旋转后表面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3)陀螺快速旋转后它的外形发生了什么变化?
(4)在玻璃板、木板、毛巾上面,哪一种转的更快,时间更长一些?我们可以猜测一下,马上得到验证。
我们大家一齐带着问题去玩陀螺,老师还在桌子上准备了毛巾、玻璃板、木板,你再上面转一转陀螺,观察一下在什么上面转的时间更长,速度更快。准备!玩陀螺的时候要注意观察。
4.教师总结要素,帮助幼儿梳理搜集到的`信息。
(1)接触面不同,旋转速度不同。
在玻璃板上转的时间更长,更快,更稳。陀螺接触的材料不同,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所以转动速度也不同。
(2)陀螺快速旋转后表面颜色发生了变化。
(3)陀螺旋转后,原本棱角分明的外形看上去呈圆形。
5.承上启下,引出任务。
师:我们玩过了会转动的陀螺,也知道了关于陀螺的一些知识。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好的)。你想用什么材料制作陀螺?(纸板、塑料片、木头、铁片、橡皮泥、瓶盖、)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制作一支简易的陀螺,并让它转动起来。
(二)转动比赛,发现问题
问题:怎样转的快,并且转的时间长。用水彩笔在萝卜片边缘上画一个红色圆点,作为记号。
1.师:大家都选择了形状一样的陀螺来参加比赛,现在请你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做的陀螺转得稳。
2.幼儿找同伴进行比赛,教师观察指导,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你的陀螺比他的陀螺转得稳(或不稳)?
3.师:现在你们陀螺上的棉签都插在萝卜片的中心,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转得稳,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转得不稳呢?
(帮助幼儿发现有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的上方,有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的下方,大家在转动陀螺时用力方法也不一样。)
辅助性问题:
(1)看看比赛的两个小朋友的陀螺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一个小朋友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中间,塑料片离桌面远:一个小朋友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下方,离桌面近。)
(2)为什么同样一个陀螺有时转得稳,有时转得不稳呢?
4.教师总结要素:原来陀螺的转动和萝卜片在牙签上的位置有关系,也和转动的方法有关系。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在做陀螺、玩陀螺时发现了这么多关于陀螺转动的秘密。这里还有水彩笔和彩色纸片,我们给陀螺画上彩色之后,转动起来有什么变化吗?有什么办法让这些陀螺转得更稳呢?我们可以到活动区去探索,相信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活动反思:
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使他们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科学探究的方法,《大家一起玩陀螺》这一大班科学活动,孩子们一直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中是因为整个活动自然流畅,层次分明,适合大班幼儿的水平,又具有一定挑战性,它激发了幼儿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和热情,孩子们一直表现出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
大班科学油和水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试验操作活动,让幼儿探索用一张纸保护鸡蛋的方法,发现科学道理,获得生活经验。
2.培养幼儿大胆操作,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大记录纸一张;卡纸50张;鸡蛋50个;蛋托8个;双面胶4卷;大框4个;滑板车和鞋盒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鸡蛋,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鸡蛋,提问:李老师带来了什么?如果我现在一松手,会发生什么事情?
2.有什么办法让鸡蛋掉在地上不碎呢?
二、提供卡纸,引导幼儿探索用纸保护蛋的不同方法。
1.出示卡纸,提问:你能用这张纸保护好鸡蛋吗?怎样保护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2.介绍操作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4.集体讨论,归纳保护蛋的方法。
师:我们一起来完成一个保护蛋计划,你用什么方法保护鸡蛋的?
序号
方法
结果
1
用纸把蛋卷起来
2
象叠被子一样包
3
象包糖果一样包
4
把纸折成一个蛋卷筒
5
5.猜一猜,哪一种方法能成功保护好鸡蛋呢?
三、第二次操作,检验结果。
1.再来尝试
2.集中讨论
3.老师示范
四、第三次操作尝试,用折三角形的方法保护鸡蛋。
1.现在每个小朋友拿一张纸先折一折,再试一试。
2.集中讨论:我们同样把蛋放进这个小漏斗,为什么有的鸡蛋碎了,有的没有碎呢?我们来找找原因吧。
小结:原来要成功保护好鸡蛋,要把鸡蛋尖尖一头往下竖着放进小漏斗,还要往下塞塞紧
3.幼儿再次尝试操作,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4.集中讨论,发现科学道理。
这一次都成功了吗?那为什么把鸡蛋放进这个小漏斗里掉到地上,鸡蛋不会碎呢?
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这个小小的尖角,秘密就在这个尖角上,这个小小的尖角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保护好了鸡蛋,让鸡蛋安全落地。
五、挑战高难度,激发幼儿探索热情
如果我们再站到高一点的地放把这个鸡蛋扔下来,鸡蛋会碎吗?
六、活动延伸,拓展经验。
有什么办法让装在鞋盒里的鸡蛋不碎掉呢?
大班科学油和水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陀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并在玩陀螺的过程中,探索发现与陀螺旋转有关的各种相关因素。
2、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探索结果,对科学探索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齿轮炮弹自制一个陀螺、齿轮炮弹玩具若干。记录纸、笔人手一份。多媒体、投影仪 。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同伴之间相互观察并玩一玩,启发幼儿说出陀螺有三部分组成:发射器、发条、陀螺。
二、幼儿结伴玩陀螺,在讲讲、玩玩、比比中探索影响陀螺旋转的.因素。
1、提出要求:
(1)找同伴说一说自己的陀螺是什么形状、什么样?
(2)玩一玩,比一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想一想为什么陀螺会转?
2、幼儿结伴游戏,记录游戏结果。
3、交流记录情况,谈谈影响陀螺旋转时间长短的因素。
提问:为什么有的陀螺转的时间长,有的转的时间短?怎样使你的陀螺转的快而时间长?
(使用长的发条、拉发条时要用力且要速度快、要在平整的地面上玩、不要撞其他的物体……)
小结:就象小朋友自己说得一样,要在平整的地面上玩,不要撞其他的物体,可使用长的发条且在抽拉时要用力和速度快,这样陀螺在旋转时会快而时间长。
4、探索发现:一样的陀螺转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
设计疑问讨论、个别幼儿比赛、验证。
小结:陀螺应有中心支撑点,旋转应有力度,陀螺旋转的时间长短与用力的大小、方法有关系。
三、尝试改变原有陀螺,比较改变前后转动的结果。
1、提问:如果你的陀螺在旋转面边缘的一端多拼插或减少一个齿轮炮弹,结果会怎样?
2、幼儿讨论交流自己的猜想,尝试验证后再将结果记录。
小结:陀螺旋转面应以支撑点为中心对称。陀螺旋转的时间长短还与旋转面是否对称有关。
四、开展"陀螺高手"比赛活动,在愉悦的情绪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不同接触面(玻璃、布)上玩陀螺,继续探索发现并记录交流。
大班科学油和水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2、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并能大胆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提高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观察过班级电灯的线路与构造,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与特征,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特征,练习两两合作常规。
物质准备:
(1)学具
第一次:两人一盘材料:电池、电线(连着灯泡)。
第二次:增加两人一盘材料:布条、毛线、塑料绳三选一,回形针、铜钥匙、铁丝三选一,黄、蓝记录纸各一张、笔等。
(2)教具:羊村城堡情景图、灰太狼玩具一只、断电线一截、学具一套、猜测图、梳理图、展示板两块、亮与不亮图标以及"√、×"的符号标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1、出示情景图,激发兴趣。
师:今天喜羊羊和小羊们在羊村建了新的城堡了,可是还没来得及装电灯,没有电灯晚上灰太狼就要趁黑抓小羊,怎么办呢?装电灯需要些什么呢?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初步了解使电灯亮起来的条件。
二、探索活动“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引导幼儿合作实验,探索电线与电池连接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大胆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做实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电池和一头缠着灯泡的电线,想一想,你们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呢?
2、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1)两个人一盘材料,请你们合作进行实验;
(2)做好实验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灯泡亮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3)听到琴声后要放好材料马上回到位子上。
3、幼儿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1)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不争抢材料;
(2)引导幼儿观察电池正负极的特点,鼓励幼儿用语言完整描述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3)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4、集中交流,梳理小结。
(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这些成功让灯泡亮起来的小朋友他是怎么做的?
(2)结合梳理图示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梳理小结:将连着电线丝的灯泡按在电池的一头,将另一段的电线丝按在电池的另一头,这样电就接上了,小灯泡就亮了。
(4)帮羊村城堡接电线。
三、探索活动“接电线”。
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结果。
1、设置问题情景。
师:不好了,羊村城堡刚安好的电线被灰太狼啃断了一截,灯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可以接上这段电线通电呢?
2、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幼儿猜想:
(1)设疑猜想:红布条、绿毛线、白色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和铁丝,这些东西什么能接上电线导电呢?
(2)教师在记录表上做猜想记录。
3、讲解实验及观察要求:
(1)两个小朋友在桌子上选择一盘材料做实验,每盘都有一黄一蓝两张记录表,看看上面画了什么材料,就根据记录表选择材料做实验;
(2)请将这些材料的一头与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接在一起后,将材料的另一头接到电池的一端做实验;
(3)每做完一次实验,就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并写上你们两个人的号数;
(4)全部实验结束后,回到位置上和其他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材料?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
(5)收拾的时候,请将记录纸按亮与不亮符号分别贴在板上。
4、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根据记录纸陆续取相应的材料做实验;
(2)鼓励幼儿两两合作实验,一人拿电池,一人拿电线;
(3)提醒幼儿将材料的一头和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缠在一起,并用材料的另一端连接电池一头做实验;
(4)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5、两两交流。
6、集中交流,引导幼儿看记录表分析并验证:
重点鼓励幼儿大胆连贯地描述实验过程与结果,并根据幼儿的记录情况与猜想情况进行验证,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使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7、师幼共同小结。
铁、铜等金属的东西能导电,塑料、布和毛线不能导电。
四、活动结束,教育幼儿注意用电的安全。
1、接电线使灯泡亮起来。
2、教育幼儿安全用电。
【活动延伸】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幼儿继续探索实验的愿望。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导电,哪些不能导电呢?我们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说一说、试一试。
教学反思: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把幼儿分成几组,让他们自己分配角色,每组有操作员和记录员,每个幼儿都带着任务认真地操作。由于幼儿之前有了安装电池的经验,操作起来比较顺手,整个活动,幼儿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动手能力很强,而且能举一反三。通过实验,幼儿懂得多节电池连接的.方法:两节电池正负极连接好,电线的一头连接于电池的正极,另一头绕于灯泡上,再连接在电池的负极,实验成功——灯泡亮了。每次实验成功,孩子们都雀跃欢呼,每组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多次地尝试和摸索,孩子们探索出小灯泡发亮的秘密,知道电池大小、多少与灯光强弱之间的规律。正确的记录和表达实验结果是本活动的一个难点,在这个环节,老师给与孩子一点提示和帮助后,每组幼儿的记录方法也不一样,有的组是用图画记录,有的组是用文字加图画记录,但得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虽然幼儿交流的时候有点大声,但整个活动,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适时地给与孩子一点引导和帮助,孩子们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是轻松愉快的,师生、生生互动较好。不足之处,记录和讲解实验结果是幼儿的弱项,在今后的活动中要注意加以培养。最后,教师通过讲解实验记录表,进一步指导幼儿正确记录实验结果和肯定今天的实验结果,这个活动效果较好。
大班科学油和水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
2、探索学习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彩色陀螺。
2、火柴棒、大头针、较硬的圆形纸。
3、在科学区提供陀螺供幼儿探索、游戏。
活动过程:
1、欣赏彩色陀螺。
——师幼共同观察陀螺玩具,引导幼儿发现陀螺的图案和色彩。
——幼儿分组玩陀螺,感受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
2、讨论制作方法。
——讨论:有趣的陀螺怎么做呢?
——师幼共同总结制作步骤。
3、设计制作。
——启发幼儿运用七种颜色大胆地进行装饰,画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要求幼儿涂色均匀、鲜艳。
4、陀螺旋转比赛。
——幼儿转动陀螺,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静止时能看到七彩色,一转动就看不见了呢?
——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的陀螺旋转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启发幼儿思考方形陀螺会不会转,鼓励幼儿有机会到科学区中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
陀螺玩具貌似普通,颜色不算漂亮,外表没有电动玩具有吸引力。可是他凭什么能流传至今呢?一直是小朋友心爱的伙伴。到底陀螺玩具藏着什么秘密,让孩子们越玩越留恋?我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不停地变换角度实践与思考,挖掘着陀螺玩具丰富的内涵。我们也一同分享着我们共同拥有的快乐与幸福。当我第一次出示陀螺,孩子们不以为然,我请他们说说第一眼看见陀螺的感觉。“很小、普通、平凡、不漂亮”是陀螺的代名词。“对,普通的陀螺也有他的用途。就是……”我捏紧了陀螺的把柄,用力一转,放手,陀螺自己一个人在桌子上旋转起来,转呀转呀,速度减慢,最后停了下来。“陀螺有什么用?”“能转起来。”“陀螺旋转的秘密有很多,需要小朋友仔细看。这回,看谁的眼睛跟孙悟空一样?”孩子们的情绪逐渐高涨,此刻兴致勃勃地观看起来。我请了几个小朋友来玩陀螺,陀螺在小朋友的手中千变万化。有的转速较快,有的转速较慢,快速飞转的片刻就摔倒在地,慢性子的不急不慢忽忽悠悠的,仿佛玩的心满意足才罢手……小朋友的心情也随着陀螺的变化而变化着,平静的引子,跌宕起伏的高潮,余犹未尽的曲终人和……“老师,陀螺转起来没有颜色了?”“老师,陀螺有的转的快有的转的慢?”“老师,xx转的时间很长,xx转的时间很短。”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想想这究竟为什么呢?自己讨论商量,能否找到答案?于是孩子们小鸟蜜蜂似的喳喳喳喳起来。
此刻,孩子们都成了研究专家,有的拿着陀螺转呀转,有的边商量边玩……望着这一切,我感触颇深:别小瞧一件普通的东西,往往深藏着许许多多的可贵之处。
大班科学油和水教案篇6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有位唱歌家,唱歌呱呱呱,跳高本领大,专吃害虫保庄稼。
二、观察青蛙的生长图片
1.启发幼儿根据箭头图式观察青蛙的生长过程。
2.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描述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
小结:青蛙是两栖动物,它的背是绿色或土灰色的,有黑色的底蚊,肚皮是白色的,嘴巴又阔又大,舌头又细又长,有两只大大的眼睛和四条腿。春天,青蛙妈妈把卵产在水里,再变成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再变成青蛙。
三、讨论青蛙与人的关系
1.为什么说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
2.我们怎样保护青蛙?(先由幼儿自由讨论几分钟,再个别表述,最后老师总结。)
小结:青蛙是捕虫能手,专吃蚊子、蝇子等害虫,青蛙一年能吃掉5000多条虫子,保护庄稼。青蛙对我们人类的益处很大,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保护环境的好帮手,我们不能捕杀青蛙,好好的保护它。
四、分组活动
1.语言区:自编有关青蛙的环保故事。
2.美术区:制作与青蛙有关的环保宣传画。
3.表演区:表演自编的环保故事情节。
【延伸活动】
将制作的环保方面的宣传画放在阅览室展览,供其他班级幼儿观看。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幼儿在小、中班的故事、音乐中都了解过它的`外形特征,在此基础上,大班幼儿应该能够完整地描述青蛙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因而,我把这一方面的目标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活动中让幼儿先观察,系统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及和人类之间的关系,用连贯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接着提供给幼儿充足的自由讨论时间,不仅满足了大班幼儿相互交流的需要,也使幼儿能分享到同伴的个人经验。再通过自制环保宣传画、故事表演等形式,主动参与保护青蛙,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来。并给小、中班的幼儿起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
二、效果分析
第一,突出了幼儿是活动主体的教育思想,运用观察法、发现法,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使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地掌握了青蛙的一般特征,了解了青蛙与环境的关系,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第二,活动设计好,形式多样、新颖,有时代气息。整个活动中,幼儿情绪饱满,学习积极性高,成功地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整个活动室环境设计突出环境教育的主题,体现《规程》所强调的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的精神。
大班科学油和水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磁铁,感知磁铁吸铁的特性以及磁化现象。
2.探索磁铁吸起非铁制品的多种方法。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长条形、马蹄形磁铁各一块;回形针、小铁片、铁钉、鞋扣、铁夹子等小型铁制品;积木、塑料插片等小型非铁制品;铁丝、毛线绳等辅助材料。
2.每组两个盘子。其中一个将铁制品和非铁制品混合放在一起。
活动过程:
1.认识磁铁,感知磁铁吸铁的特性。
(1)出示磁铁,请幼儿说一说它的名字,有什么本领。
(2)请幼儿操作磁铁,看看磁铁能吸起盘子里哪些材料,重新把材料分成能吸和不能吸两个种类,分别放进两个盘子里。
(3)请幼儿用磁铁在活动室操作,看看磁铁还能吸起室内哪些物品。
小结:磁铁有磁性,可以吸住铁制品。
2.再次操作,请幼儿探索如何用磁铁吸住非铁制品。
(1)请幼儿想办法用磁铁把刚才吸不起来的东西重新吸起来,如用曲别针别住纸张,纸就能被附带吸起来。
(2)相互交流好的做法。
3.用磁铁吸铁钉,看谁吸的多,感受磁化现象。
(1)请幼儿比一比,用磁铁一个连一个吸住铁钉,看能吸住多少个,比一比谁吸的最多。
(2)用磁铁吸回形针,一个一个连续吸,看能吸住多少。
(3)用不同大小的磁铁试一试,看吸起来的.铁钉和回形针的数量有没有变化。
4.请幼儿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看看会怎样,感知磁铁正负极相吸相斥的现象。
5.引导幼儿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反思:
本节科学活动,幼儿非常感兴趣。活动中,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到磁铁有磁性,可以吸住铁制品。在操作中,幼儿自由探索出了怎样用磁铁吸住非铁制品。如用曲别针别住纸张,纸就能被附带吸起来。在用磁铁吸铁过程中,让幼儿感受到了磁化现象,在动手实验中感知到磁铁正负极相吸相斥的想象。用磁铁一个连一个吸铁钉,幼儿感受到磁化现象。
大班科学油和水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自然界中一些具有特殊特征的植物。
2、知道植物跟人类的密切关系,能把收集到的有趣的信息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3、积极的参与科学活动,乐于探索。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收集奇特植物的图片、照片及相关资料。
玩过音乐游戏《蝴蝶找花》。
物质准备:含羞草一盆、防盗草一盆、猪笼草四盆,课件(有配音的各类花草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激发孩子兴趣。
1、教师:“智慧树节目又开始啦,我们的口号是:‘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前做游戏,欢乐多又多。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智慧树乐园。耶!’(师幼一起说)今天的.节目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引起幼儿的兴趣。
2、播放有关课件,描述植物的特性。
3、提问:你认识它们吗?知道它们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它一般生长在什么地方?
二、自由尝试探索。
1、出示含羞草、防盗草。幼儿去看一看、摸一摸,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受植物的奇异特性。
2、围绕问题,交流发现。幼儿四人一组,以含羞草、防盗草为例,用语言讲述植物的外部特征。
4、引导幼儿说说:含羞草是怎么变化的?接触防盗草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
含羞草:又名感应草,轻轻触碰这种植物的叶片会立刻紧闭下垂,呈含羞状。
防盗草又称植物猫,当人及猪、羊、禽、牛、马等动物触碰时,接触处就会像被电击火烧般的奇疼怪痒。将干草放在粮仓周围,老鼠碰到就立即逃之夭夭,所以也有“植物猫”之称。
5、拓展幼儿对奇异花草的认识。
※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奇特植物的图片、照片或相关资料向本组同伴介绍。引导幼儿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植物的名称是什么?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生长在哪里?
※每组推选1-2名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带来的最奇特的植物。
三、操作感受
1、每组一盆猪笼草、瓶装小虫若干。
2、要求:将瓶中的小虫倒入捕虫囊,感受猪笼草的奇异特性。
3、操作指导:引导幼儿边观察边用图示记录猪笼草的捕食过程。
4、各小组代表介绍。
教师小结:猪笼草象一个彩色的瓶子,瓶里有又香又甜的蜜,苍蝇飞来了,掉进了瓶底,瓶子很滑,苍蝇爬不上来就被猪龙草吃掉了。
四、游戏:蝴蝶找花。
播放《化蝶》音乐,在蝴蝶静止时可以轻轻地触碰植物叶片,用身体语言的亲密接触,进一步感受花草的奇特。(教师根据情况暂停音乐。)
五、活动延伸。
※探索区放有捕蝇草、半支莲、大花草等图片,让幼儿观察交流,进一步产生对植物的兴趣。
※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搜索资料,拓展对植物的认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