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范文网 >作文

2024工匠精神人物事迹6篇

一份精彩的事迹材料能够凸显弘扬正气,评选先进用用意,用真实的情感写好事迹材料,让人物的付出和牺牲感动每一个读者,引发共鸣,好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工匠精神人物事迹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工匠精神人物事迹6篇

2024工匠精神人物事迹篇1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特种熔融焊接高级技师,全国十大能工巧匠,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技工学校毕业生。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大胆创新,实现技术革新近百项。提出和创造多层快速连续堆焊加机械导热等多项新工艺方法,攻克运载火箭发动机大喷管焊接难关,高标准地完成多种运载火箭重要部件的焊接任务。

高凤林的工作经历

高凤林1980年技校毕业分配到发动机制造车间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至今,他热爱航天、勤奋实践、立足本岗、刻苦钻研,在焊接方面怀揣超人的独特技能,是年轻技术工人中理论与实践实现最佳结合的典范。在型号生产的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方法等大型攻关项目,特别是在新型大推力发动机的研制生产、科技攻关中,他多次想人所未想,做人所未做,以非凡的胆识,严谨的推理,娴熟的技艺攻克难关,并结合自己对焊接过程的特殊感悟,深刻理解,灵活而又创造性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动化生产、智能控制等柔式加工中,为国防和航天科技现代化,为型号的更新换代做出了杰出贡献,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多次受到李鹏、尉健行、刘华清、宋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高凤林的个人贡献

贡献1

在长二捆运载火箭研制生产中,高达80多米的全箭振动试验塔是“长二捆”研制中的关键,而塔中用于支撑火箭振动大梁的焊接是关键的关键,该材料特殊,要求一级焊缝。高凤林经过反复试验,提出了多层快速连续堆焊加机械导热等一系列保证工艺性能的工艺方法,出色地完成了振动大梁的焊接攻关,保证了振动塔的按时竣工和长二捆火箭的如期试验,保证了澳星的成功发射,该工程获得部级项目一等奖。日前,在载人航天工程升级测试中振动大梁焊接质量依然良好,承力从360吨提高到420吨,大梁安然无恙。

为长三甲、长三乙、长三丙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由于使用了新技术新材料给焊接加工带来诸多难题,尤其在发动机大喷管的大、小端焊接中,超厚与超薄材质在复杂结构下的对接焊,多次泄漏,高凤林经过反复分析和摸索,终于找出了以高强脉冲焊,配以打眼补焊的最佳工艺措施,攻克了难关。在首台发动机大喷管将被判死刑的关键时刻,高凤林化险为夷,将第一台大喷管推上了试车台,保证了长三甲等型号火箭的研制进度。后连续生产多台,气密试验均一次通过,作为主要完成人,该喷管的制造工艺荣获航天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长三甲、长三乙已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三号,菲律宾马部海等大型通讯卫星,并即将成为探月工程的主力火箭。

贡献2

在国家某重点型号任务研制中,高凤林同志多次受命攻克难关,保证了我国重点型号武器的顺利研制;在国家某特种车的研制中,高凤林同志充分运用焊接系统控制理论,出色的攻克了一系列部组件的生产工艺难关,保证了国防急需,其中后梁和起竖臂分获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阶段成果二等奖。某型号发动机试车多次失败,头部生产试验中断,生产无法继续进行,高凤林同志应邀参加,以气保护双面成型和局部自由收缩焊接等措施终于解决了难关,将试验压力由130个压力提高到180个压力,满足了使用要求,试车得以成功。某型号发动机隔板焊接后易出现裂缝、堵塞等缺陷,有时100%返修。针对这种情况,高凤林大胆提出工艺改进措施,焊出的产品1994至1996三年x光透视合格率连续达到100%,该技术获厂、院科技进步奖,特别是在某型号引射筒的焊接攻关中,在公司总经理的亲自授命下大胆改进,突破难关,使有关单位近一年没有解决的难题得以解决,且大幅度提高了效率和质量,仅三天就生产出6件一次合格率100%的工艺试件,156件产品的生产也只用了一个半月,100%一次合格,保证了近一亿产值的产品交付。

贡献3

在国家863攻关项目50吨大氢氧发动机系统研制中,高凤林同志大胆采用新的工艺措施,突破了理论禁区,创造性的运用b值、s值在多种高低温合金混合焊接接头结构中的应用,解决了有关科技人员久攻不下的难关,多次获奖,为部、院确定的"三转一把火"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为某型号任务国家立项奠定了基础。不断地改进工艺措施,不断地创造新工艺方法,不断地攻克一个个难关,锻炼了高凤林,他练就出一手卓尔不群的焊接技艺,积累了系统解决实际焊接问题的经验与方法。他在型号攻关中的事例不胜枚举。他多次在关键时刻为型号总师、厂、院领导提供技术依据,使长三乙遥二箭(故障处理方案被刘纪原总经理亲率的总公司专家组采纳)、某产品得以顺利发射,也被传为佳话。他运用精湛技艺还修复多台长三甲大喷管,多种型号的焊接工艺改进,及长三、长三甲发动机生产工艺的革新,修复苏制图154飞机发动机,共计节约或避免经济损失一千五百多万元。

贡献4

在公司民用产品真空炉的`生产中,高凤林提出的新焊接工艺比原方法提高工效5倍多,节约原材料50%,实现系统批量化生产。仅此一项(节约原材料和提高效率),多年来就为国家节约资金400多万元(该产品也是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已销往美国、波兰、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

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厂大型机车换热器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索,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经试验换热率达75%,达到了设计要求,为我国新型节能机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钛合金自行车架焊接是国内一项技术空白,兄弟单位组织技术攻关仍未找到解决办法。临时授命的高凤林经过大量实验,按期焊出了样车,振动实验达20多万次,大大超过了设计振动2万次的要求,填补了该技术国内空白(前航天总公司副总经理夏国洪亲临视察并在航天报头版登载)。

此产品多次参加法国、意大利、德国、美国、中国上海、马来西亚等自行车博览会,受到好评,目前该产品已全部销往欧美、东南亚各国,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协助某研究所攻克了长三甲模盒及大型超薄波纹管的焊接制造难关,使该项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在这之前只有美国等国家生产)。

高凤林个人荣誉

多年来高凤林同志共攻克难关96项之多,1994年以最佳焊缝成型第一个完成美国abs焊接取证认可,受到美国船检官员的称赞并被首推该试件为工艺评定试件。并多次作为厂、院、北京市焊接教练、集团公司命题组长、参加全国比赛,并取得好成绩。著有论文多篇分别发表于《航天制造技术》、《航天产品应用焊接技术》等刊物。

由于贡献突出,其事迹多次被收入《中华名人录》、《当代人才》、《国际人才》等期刊和中央台《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等节目。授课260课时以上,带徒17名。在钻研业务的同时,高凤林注意提高文化素质,进修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他还积极参与党、团、工会等工作,先后担任过团支部书记、党支部青年委员、组织委员、工会分会主席等职,并以自身的表率带动影响青年团员和广大职工群众。自参加工作以来,安心一线工作,多次谢绝了外界高薪聘请,工作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刻苦钻研、技术精益求精,是公司青年尤其是青年工人的楷模。

1991年高凤林以精湛的技术和突出贡献被破格评聘为国家技师,1997年被评聘为高级技师,2015年又评聘为特级技师。

1983年以来,高凤林同志连年获得厂、院优秀团员、党员、新长征突击手、先进生产者、十佳青年等称号共二十多项。此外,他还在1986年获北京市国防工业工会优秀积极分子;1991年获部青工技术比赛实际第一、理论第二;1995年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获航天百优"十杰"青年、航天部劳动模范、航天技术能手、中央国家机关“十杰”青年;1997年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十大能工巧匠等称号、1999年获中国航天基金奖。

2024工匠精神人物事迹篇2

洪家光始终秉持航发人“国家利益至上”价值观,以实干践行初心,在生产一线创新进取、勇攀高峰。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性能、寿命和安全性取决于叶片的精度,他潜心研究叶片磨削加工的各个环节,自主研发出解决叶片磨削专用的高精度金刚石滚轮工具制造技术,经生产单位应用后,叶片加工质量和合格率得到了提升,助推了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技术进步。凭借该项技术,他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工作岗位上,他先后完成了200多项技术革新,解决了300多个生产难题,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飞机打造出了强劲的“中国心”。

他以国家级“洪家光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级“洪家光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先后为行业内外2000余人(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亲授的13名徒弟均成为生产骨干,其中1人获“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他先后完成工具技术创新和攻关项目84项,个人拥有8项国家专利,团队拥有30多项国家专利,助推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水平提升,积极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动力梦”贡献力量。

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楷模,他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洪家光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宣读倡议书。

2024工匠精神人物事迹篇3

施品芳在加工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气密试验接头。这一个零件他足足做了两个多小时。背靠车床,一身工装。凝神专一,技近乎道。任何一个工业时代的故事中,都少不了工匠的身影。新华社记者裴鑫摄

工匠精神并不是个新词,在德国、日本、瑞士等发达国家,正是因为工匠的坚持专注,正是因为对产品完美形态的不断追求,才最终生产出举世闻名的精品。无论瑞士手表、军刀,还是日本的家用电器,德国的汽车,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长寿企业的出现绝非偶然,工匠精神在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日本,工匠被称作“职人”,而“职人精神”也贯穿到各行各业。最近几年,大卫·贾柏所拍摄的纪录片《寿司之神》风靡网络,讲的就是东京银座一家看上去很普通的寿司店主小野二郎的故事。这位全球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终其一生都在捏寿司,始终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学徒们。

“你必须爱你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片中,在小野二郎的店里做学徒,必须首先学会拧毛巾,直到完全学会了拧毛巾,才能碰鱼,然后才是用刀。十年之后,才开始学煎蛋。正是这看上去极其严苛的标准,才让这家店誉满天下,“米其林指南”为其打了三颗星,意味着这个餐厅“值得特别安排一趟旅行”去造访。

在欧洲,德国的学徒传统,确保了这个国家始终有着最优秀的工匠。作为制造业强国,德国始终坚持“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小学生小学4年毕业之后进行一次所有人才的“分流”,许多学生进入通往职业教育方向的中学,最后经过职业培训后就业,或者进入高等院校——应用科学大学深造。德国政府还规定,德国企业有义务提供职业教育的培训岗位,这确保了学生可以有机会跟着有经验的技师学习一手实用知识和技术。

与此同时,在德国工程师是非常受尊敬的职业,也有着不菲的收入,这激励了更多人选择这样的职业。工匠精神贯穿在大企业和各类中小企业中,以质量为生命,以质量赢得声誉,不断打造质量最高的产品,而不是追求所谓的“物美价廉”。

在瑞士,制表商对每个零件、每道工序、每块手表都以一丝不苟的完美主义精神打造。这个没有独特资源的国家,如今成为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观察者认为,工匠精神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对机械表精密度的高要求,几乎使得瑞士手表霸占了全球市场。据了解,有一些手表,其中零件可达七八百个,即使是顶级表匠,一年也只能造出一个。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有过对“工匠精神”的绝佳比喻。

?庄子》中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一个叫丁的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都合乎乐曲的节拍。

传说当然只是传说,但这背后对于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却是中国历史上绵延不绝的一笔精神财富。在璀璨的中国文明中,无数巧夺天工的珍品,正是工匠们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的产物。这样的追求,曾一度在对量的追求和低成本的追求过程中,被人们忽视过。如今,这精神正在重新焕发生机。

沈凤斌同志自2001年退役后被安置到嘉荫县神州恐龙博物馆工作。见证了博物馆由建址到发展为今天将自然科学和人文景观紧密结合的综合博物馆的发展过程。

一、精益求精,用行动履行工匠精神实现自身价值。

沈凤斌同志刚到恐龙馆工作时,恐龙博物馆还在建设当中,化石也是嘉荫的文化部门转交的,仅仅有40余块。为了扩大馆藏,2004年县恐龙馆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恐龙化石抢救性挖掘工作。沈凤斌同志克服了选址困难、工具不足、道路不通等种种不利因素,挖到了一对连在一起的尾椎骨化石,这是他第一次亲手挖掘出来的完整的恐龙化石。自此以后沈凤斌就和恐龙结下了不解之缘。精益求精,一以贯之十年如一日,沈凤斌同志把工匠精神融入到工作中,自工作后参加了多次古生物化石发掘工作,发掘面积共计千余平方米,出土化石千余块并出土了很多研究价值较高的古生物化石。沈凤斌同志还在魏正一教授带领下,学习了翻模、制模组架等技术,组成了嘉荫县神州恐龙博物馆第一座恐龙化石骨架(子母龙骨架)的修复组架工作。弥补了恐龙馆内没有恐龙骨架只有恐龙化石的遗憾,让游客更加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地球霸主的感觉。增加了游玩的趣味性,也坐实了中国第一龙乡的`名号。目前县恐龙馆展出的鸭嘴龙母子二龙,伊春市地质博物馆的恐龙化石骨架、披毛犀、猛犸象都是沈凤斌同志的作品。

二、宣扬恐龙文化,助力嘉荫旅游发展。

沈凤斌同志曾多次配合中央电视台、香港翡翠台等录制节目为打造中国第一龙乡这个品牌贡献自己的力量。2018年有幸以“化石修复师”的身份参加了央视《魅力中国城》节目录制,节目一经播出,就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响和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打响了嘉荫的知名度,让全国的人们知道了在祖国的最北边有一个边陲小镇它出土了中国第一具恐龙骨架。节目的播出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探寻神秘的恐龙遗迹带动了我县的旅游发展。2020年沈凤斌同志在县政府和工会的帮助下成立了沈凤斌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新浪微博、嘉荫县委宣传部举办的“穿越白垩纪·奇幻恐龙乡——2020年嘉荫县夏日研学营”中为来自省内的31名青少年讲解恐龙文化。让孩子们感受了亿万年前封存的远古奇观,了解形态各异、属种不同的恐龙雕塑,一起走进神秘的侏罗纪世界。一个多小时的科普之旅,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了恐龙的种类、习性等知识,感受到了“中国第一龙乡”的别样魅力。

三、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沈凤斌同志一转眼已经做了20年的化石“工匠”,他的努力被大家看在眼里。沈凤斌同志先后入选了拔尖人才和专门人才,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获得了龙乡工匠、古生物化石发掘和修复及保护领域“伊春第一人”、省龙江工匠、市五一劳动奖章、市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荣誉加身,他却坚持砥砺前行,无时无刻都在用“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指引自己,明确志向,安心学习,增长才干,坚定不移地走一条符合当地特色的恐龙化石保护规划之路,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当地的旅游、文化产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践行工匠精神让化石发掘和修复在伊春大放异彩、再创辉煌!

边道林同志2003年进入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研究所工作,2014年1月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多年来,该同志始终坚定自身政治信仰、明确奋斗目标、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具有良好的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党纪党规和院内各项规章制度。他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始终奋斗在科研管理工作第一线。由于岗位性质,工作中需要接触大量保密文件、掌握院党组会议核心内容,他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忠诚和担当,严格遵守各项政治纪律,保守各项工作秘密,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并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常态下政务工作的各项新要求,不断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边道林同志始终怀揣匠心,坚持匠风,打磨匠艺,在工作中勤奋钻研、精益求精、守正创新。在公文运转、督查督办、档案保密、印信使用和会议服务等管理工作上,多年如一日,始终做到工作程序严谨,效率高效,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获得了广大同事及其他处室的一致好评。他一直以勤奋、团结、协作、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以院名义发出的行政公文,严把办文程序、格式、文字等环节,确保了全院公文的准确、规范和严谨。建立健全了督查督办制度,并结合工作实际,对全院重点工作进行了跟踪督办。进一步规范了审批、登记等印章使用流程,有效杜绝了“空头章”“未批用章”等现象的出现。认真贯彻执行上级保密部门各项工作部署,加强宣传学习教育。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制机制,对全院办公一体化系统中的档案管理系统进一步进行了完善,在全院开展了清查追收可能遗落或沉积的应归档文件工作。

边道林同志始终将“做好每一个细节”作为自己工作的标准。主动挑重担、做难事,凡事冲锋在前,勇于在事上磨、苦中练。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做好各项工作,经常加班加点,随叫随到。在处理日常繁杂工作中,认真思考,抓大事不放,抓小事不忘,做到上情下达、内外有别,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024工匠精神人物事迹篇4

刘湘宾常常告诉自己的徒弟们,干航天工业不比做手机、做电脑。手机、电脑坏了,可以拿去修,有试错的成本,但航天的精密零件出现了问题,将会给国家带来更大的损失。

说起奉献,刘湘宾不忘的是自己的团队。刘湘宾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以精密加工技术攻关研究为依托,为企业精密、超精密加工制造保驾护航。现在,他所在团队的轴圆柱度、半球球面度等加工精度在整个西北片区独占鳌头。

据刘湘宾介绍,在某型号球阀的加工中,通过自创抛光轮,打破传统硬对硬的加工模式,改变为软对硬的加工方法,保证了毡垫在高速旋转时定位准确。同时,采用工装压表的方法控制机床坐标的位移精度,使球体圆度达到了0.002毫米、光洁度达到13级的设计要求,使产品合格率达到98%以上。

2017年,刘湘宾主动请缨,带领团队在班组建立了半球、球碗生产单元,全力配合进行技术攻关。对比刃具参数、优化加工工序,进行工装设计和改制。攻关后的半球、球碗两种零件的合格率由原来的55%提高到90%,单件成本降低50%,生产效率提升了近3倍。

2018年5月,刘湘宾带领团队开展了以某型产品零件加工为代表的航天硬脆材料零件超声振动低应力精密加工技术研究。经过9个月反复试验,使加工精度达到了壁厚0.5毫米至0.8毫米、内外球面同轴度1微米,首次在国内行业实现了球型薄壁石英玻璃的加工需求。

2024工匠精神人物事迹篇5

袁媛,女,1982年出生,于2005年进入农业科学院信息中心工作,2013年任职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办公室。15年来,袁媛同志始终怀揣一颗热忱的“匠心”,一步一个脚印的勤恳奋斗在每一个岗位上。多年来,她始终把思想政治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吃苦耐劳、勤勤恳恳、敢说实话的精神和能办实事的优良品质,工作作风严谨,能够严守党的纪律,自觉遵守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在工作中严格按规矩办事,积极乐观、踏实肯干,对待工作尽心尽力。

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要保证政令畅通,面面俱到,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袁媛同志始终将“勤、慎”作为自己工作的标准牢记心中。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做好各项工作,加班加点,随叫随到是办公室文件工作的常态,只要工作需要,她一定在第一时间赶到单位。在处理日常繁杂工作中,她认真思考,在文件管理方面,她精益求精、以心“护文”的职责使命,严把办文环节,确保全院公文的准确、规范、严谨;接收各级来文数十万余件,发送各类通知近万余件,将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贯穿于文件保密、签收、登记、签发、传阅、归档、督办、落实等环节,使我院公文运作工作多年来无延误、无遗漏。多年来,严把文件运转“时”“度”“效”三要素,对全院重点工作事项,尤其是对省领导批示、院领导批示,把握闻令而动求“时”、通权答变求“度”、走深走时求“效”,进行了“点对点”“一对一”式督办落实,累计开展督办事项千余次,真正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在服务管理方面,坚持“严谨、高效、规范”的原则,始终坚持规范化,坚持“小事不小”的原则,有序开展网络信访疏导工作;加强统筹协调,保障处里常态化工作有条不紊。

袁媛同志除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对待同事热心帮忙,多次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并获得“三个好把式”的荣誉称号。获得了领导的认可与广大同事们的好评,面对大家给予的认可,她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勤奋钻研。始终以归零的心态认真学习,用心琢磨、悉心对待“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三服务”工作。坚持匠风,精益求精。把高标准要求自己,用力用心做好每一项服务工作。力争办文办成精品、办会办成样板、办事办得圆满,为全院科研管理工作做好最有利的保障!

2024工匠精神人物事迹篇6

张冬伟是个80后,但手里的活儿却让老师傅们竖起大拇指。他是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装二部围护系统车间电焊二组班组长、高级技师,主要从事lng(液化天然气)船围护系统的焊接工作。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个明星工人,所获奖励无数:2005年度中央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焊工比赛铜奖、2006年第二十届中国焊接博览会优秀焊工表演赛一等奖,是当今世界最先进、建造难度最大的45000吨集装箱滚装船的建造骨干工人。

lng船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作为lng船核心的围护系统,焊接是重中之重。围护系统使用的殷瓦大部分为0.7mm厚,殷瓦焊接犹如在钢板上“绣花”,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耐心和责任心要求非常高。面对肩上的重担,张冬伟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心性,培养专注度,潜心研究焊接工艺。为了攻破技术难关,他与技术人员放弃休息时间,日夜埋头图纸堆中,潜心钻研技术突破。最终,他主持的实验取得成功,得到专利方的认可,并用于lng船实船生产,收到良好成效。

张冬伟特别注意经验的积累总结,国内没有现成的作业标准,他就不断摸索完善各类焊接工艺,先后参与编写了多部作业指导书,为提高lng船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冬伟,是中国广大“造船工匠”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执着于国家海洋装备建设的奉献之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铸工匠精神的演讲稿8篇

工匠精神演讲稿范文通用8篇

大国工匠精神的心得体会7篇

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演讲稿5篇

正能量人物事迹7篇

教师先进人物事迹心得体会5篇

2023感动人物事迹心得体会8篇

感动中国人物黄大年事迹观后感8篇

2024年弘扬建党精神心得体会5篇

2024感人事迹精选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321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