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范文网 >工作计划

池上名师教案7篇

实用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扰,提高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和解决能力,教案的有条理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以下是好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池上名师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池上名师教案7篇

池上名师教案篇1

《一面五星红旗》

【学习目标】

1、认识“摊、奈”等5个生字,会写“窄、脖”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背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课前准备】

1、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提示课题

1、出示多媒体课件:升国旗仪式录像。

2、教师导入:同学们,在这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中,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你会想到些什么?

3、心灵对话: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感想。

4、导引课题:是呀,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它。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一面五星红旗”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本课生字及所在词语,多读几遍。(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读书时间)

2、小组合作学习:

⑴拿出小组自制的词语卡片进行认读:说说自己认识哪些字,怎么认识的。互相教读不认识的字词,并想办法快速记住。

⑵轮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⑶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⑷提出不懂的问题,交流解决: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帮助释疑解难。

3、集体交流反馈:

⑴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开火车快速认读。

为生字再找些新朋友组成词语,请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来。

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评议。

⑶提出小组内没有解决的疑问,全班讨论。

(有些需要深入读书方能解决的问题可写在黑板上,暂不讨论)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请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想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美观。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范写比较难写的生字,如“窄、摔”等字。

3、练习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细读课文,互动探究

1、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

2、小组合作: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及收获,组长带领组员把大家的收获进行整理归纳。

⑴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⑵“我”为什么不接受老板的条件?

3、集体交流: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结合学生发言相机出示描写面包店老板的语句,引导学生认真进行品读,并结合上下文弄清其态度变化的原因──被“我”的爱国行为深深打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段落。

三、动情朗读,升华感悟

1、通过认真读课文,你觉得“我”和面包店老板是怎样的人,你想对那个面包店老板或作者说些什么?请学生畅所欲言。

2、带着对作者及面包店老板的敬佩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由组合: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请一组同学朗读,全班同学共同评议。

四、研读课文,体会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

1、读了课文,同学们被“我”的爱国情感和中外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所深深感动。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先写漂流过程:出发、遇险、来到小镇面包店;再写来到小镇后的情况:向老板求助,和老板谈交换面包的条件,拒绝用五星红旗交换,被老板救助)。

五、拓展练习

1、摘抄文中感人的语句。

2、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3、写一写自己读过课文的感想。

池上名师教案篇2

?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兰、箩”等10个字,会写“桂花、木兰花”等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本内容,说说“桂花”给“我”带来哪些美好的回忆。

4.理解句子含义,感受桂花香,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出示桂花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花?——桂花(师板书:桂花)

2.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叫——桂花雨(师板书:雨齐读课题)

大家已预习过课文,谁来说说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么?(桂花雨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二、自由读文,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着重强调要读准前后鼻音:“兰”、“浸”、“缠”为前鼻韵母,而“饼”是后鼻韵母。

3.指名逐段读课文。

4.疏通课文脉络。

三、初读课文,初闻花香。

1.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桂花的喜爱,是因为桂花很美吗?请大家找出课文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想想作者喜爱桂花的原因。(课件出示描写桂花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5)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这些句子中,哪个字最能体现出桂花的香气呢?(“浸”)

3.“浸”本是指泡在液体里,在课文中也是这个意思吗?

点拨:理解词、句的意思,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4.是什么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浸泡时间有多长呢?

(“邻居”“整个村子”“全年”)

5.从这几个词语,你读出了什么?

联系上下文理解: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理解:桂花盛开时,花香弥漫四方。不开花时,人们可以把以前晒干的桂花拿出来,做各式食品,如文中所说的桂花茶、桂花糕,除此之外,还有桂花酒、桂花元宵,等等。因为有了桂花食品,人们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桂花香甜的气息。也就是说,村里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

四、品读文段,再闻花香。

1.对作者而言,她的童年又是如何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

(1)结合课文内容,我们来看看。

(摇桂花、品花茶、吃糕饼、送桂花。)

(2)再看看插图,结合我们童年的生活经历来想象一下,作者可能还会在桂花树下做些什么?

(在桂花树下读书、玩游戏、喂小鸡,清晨迎着花香去上学,晚上坐在门前数星星、听长辈讲故事……)

2.小结

由此可见,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人的一生中,童年快乐的时光是最难忘的,难怪每见到桂花,每提起桂花,作者就会想起故乡童年时代对桂花的记忆,这份记忆是香香的、甜甜的。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温故知新。

二、创设情境,感受摇花乐。

⒈体验摇花乐

(1)师:年少的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望着星星点点的桂花,闻着迷人的花香,她是多么想快点摇桂花啊!默读第五自然段,找一找,划一划那些句子,从中可以感受到“我”当时的迫不及待。

(2)课件出示: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情境对话,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想想我会在什么时候缠着母亲问呢?(早晨睁开眼睛,吃饭的时候,睡觉前,放学一回家)体会迫不及待的心情

(4)带着这种迫不及待的心情齐读这段话

出示课件: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2.师生对话体验情感: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着纷纷扬扬的桂花轻轻地落在了你的头发上,落在了你的脸颊上,落在你的眼睛上,你的脖子里,你的手心里,你的全身都是金黄的、散发着迷人的清香的桂花,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预设:(桂花轻轻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多幸福啊!)(桂花落在我的颈间,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多舒服啊!多快乐啊!)

师:此时此刻,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

课件出示:我()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快乐、激动,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闭着眼睛、陶醉)

3.快乐齐读“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多么美丽、温馨的画面,难怪多年以后作者还总是想起这阵阵桂花雨,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板书:摇花乐)

三、品读句子,感悟思乡情。

1.师:“桂花雨”,是迷人的雨,是快乐的雨;如今,桂花雨,是回忆之雨,更是思乡之雨!难怪母亲会说——(课件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师:同学们,请想一想,母亲会怎样说这句话?(压低声音,放慢速度来说。)

3.师:试着轻轻地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想:离开家乡二十几年的母亲,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除了桂花,母亲还会想起故乡的什么呢?(板书:思桂花)

预设:生:想起家乡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

生:想起家乡的田野。

生:想起家乡的老宅子。

生:想起家乡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

生:想起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

生:想起家乡的桂花茶。

生:想起家乡的桂花糕。

4.出示“这里的环境再好,也比不上()。”

“这里的邻居再热情,也比不上(家乡的左邻右舍好呀!”)

5.师:同学们,能自己模仿这个句式说几句话吗?

生交流。

6.师:同学们,虽然母亲嘴上说的是桂花,其实心里想的是家乡,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怎样的情感呀?(板书:思乡情)

7.总结:

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乡情难忘,童年难忘,千般情,万般情,化成了一场美丽的桂花雨,永远地萦绕在作者的心中,也飘落在我们的心间。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板书:片片桂花雨,浓浓故乡情)

四、拓展阅读,加深感悟(课件出示琦君背景资料)

1.师:琦君为什么对故乡有这么深的感情呢?听了老师介绍她的生平以后,你就会明白了。

2.师:琦君: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11岁来到杭州,32岁移居台湾,60岁移居美国,84岁回故乡探亲,86岁定居台湾。

3.师:就是这样一位背井离乡的老人,一生都在用笔写童年,写母亲,写故乡。咱们来读一读课后“阅读链接”。

(1)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选自琦君的《t;烟愁>后记》

(2)恋乡的人,终于忍不住喊出:“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选自琦君的《家乡味》

五、拓展延伸,抒写童年。

1.学习本文写法,写一写自己的童年。(你的童年又是什么味道的呢?请以“儿时的味道”为主题,写写你的童年记忆吧。)

2.荐读琦君的作品:《一对金手镯》和《下雨天真好》,让学生在浓浓的书香中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池上名师教案篇3

《长江之歌》

教材分析: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没有实写长江的景象,而是用第二人称,将长江作为一个抒情的对象,赞美她的“风采”“气概”“情怀”。其中既涉及她的发源和流向,又关注她的历史和未来,概括了长江的丰富内涵,表达了对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学习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乳、哺、涤、赞”等子的字音,自觉地积累“风采、气概、哺育、源泉、依恋、荡涤、磅礴”等词语。

2.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有关资料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3.能体会诗歌表达的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发学习兴趣,观看《话说长江》视频,导入新课。

1.板书“长江”,今天,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我们来学习一下。(板书:之歌)

2.简单介绍《长江之歌》。随机出示学习目标

二、出示词语,检查预习。

三、快速浏览诗歌,说说自己的`发现。

1.个别交流,你的发现是什么?

2.问题导读:诗歌采用了第几人称的写法,把长江比作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个别交流)

三、品读诗歌,理解诗意。

1.出示在文中作者的话——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你想了解什么?

(一) 精读第一节

(1)自由读,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 指导朗读:先柔和,后有气概

(3) 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 指导朗读: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二)精读第二节

(1)默读第二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指导朗读第一句: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3)指导朗读

(4)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五、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哪些词语来赞美长江呢?

2.朗读展示,读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读出赞美、自豪的情感 。

六、课堂检测。

七、知识拓展,感受古代诗人笔下的长江。

八、总结,聆听歌曲结束课堂。

池上名师教案篇4

【教材阅读】

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和州,行经洞庭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写洞庭湖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

古诗先以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水月澄洁,一片和谐。湖面无风,如月下铜镜铺展于大地。镜未磨写出了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呈现出迷蒙之美。放眼远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如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如一种工艺珍品,使人爱不忍释。全诗构想新奇,化大为小,色调淡雅。

【教学理念】

1、把握好两点:

⑴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⑵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新课标》)

2、诗歌教学从三方面抓:

⑴ 抓字眼:旨在明确诗的意思。

⑵ 抓想象:旨在领悟诗的意境。

⑶ 抓吟诵:旨在进一步升华情感,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正确认读1个多音字磨。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思路】

1、以学过的古诗导入。

2、组织教学,每一首诗大体步骤:

了解诗人,理解诗题;抓住字眼,明白诗意;想象意境,领悟诗情;积累内化,拓展迁移。

3、大致分二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课前背诵一些古诗,最后背《望洞庭》:

1、解题,了解诗人:

⑴ 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

(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

⑵ 介绍诗人:

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2、初读:

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读,正音:潭、磨、螺。

齐读。

3、精读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

⑴ 湖光秋月两相和:

感受和──和谐、协调。

你读出时间了吗?

(秋天的夜晚:秋月)

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

两相和这两谁与谁?

(湖光与秋月)

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

⑵ 潭面无风镜未磨:

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

(未:没有)

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

(把潭面比作铜镜)

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

(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

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迷蒙之美!

⑶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

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

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

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

4、积累内化,迁移运用:

⑴ 朗读、背诵。

(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

⑵ 延伸: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他们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读读比较一下。

⑶ 课后5:想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课上说课后写)

【作业设计】

抄写第3题词语,并抄古诗;写写《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

池上名师教案篇5

复习的总目标:

1.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生字,重点在于通过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

2.认识406个汉字,能正确书写276个汉字。

3.掌握所教汉字中的笔画和偏旁,知道汉字书写的一般笔顺。

4.初步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能够正确地说出汉字的结构特点。

5.继续巩固正确的读写姿势,把字写正确、规范、端正,保持书面整洁。

6.培养学生大胆说话,并且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能用指定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7.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吐字清晰,声音响亮,不指读,不唱读。

8.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一些名句名段。

9.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熟练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不同的语气。

10.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找汉字。

11.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12.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复习课时安排:

本学期复习时间共两周:

1. 第一周,以分类为主,重点是字词及要背诵的知识。

2. 第二周,以测试为主,进一步查漏补缺。复习重点:

拼音(复习汉语拼音,能做到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和音节)

字词(看拼音写词语;比一比,再组词;填上合适的词;换部首组词;写出同部首的字;查字典等)

句子(用规定的词准确地造句;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连词成句等)

段(排序;阅读短文;围绕主题写几句通顺的话等)

篇(按课文内容填空;默写古诗)

复习措施:

1.生字认读的措施: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让学生说,多找找易忘易错易混淆的字词,互相检查、背诵、听写。

2.识字巩固,配合一定量的`强化书写。

3.阅读写话复习。

a 注意解题方法的指导,学会答题。

b 进行写话指导。

4.其他综合性复习思路:

a 针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注意学生接受能力的层次性。

b争取家长配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家校联手展开学习。

c 组织“一帮一”互助对子,让学生互相帮助,假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d利用好复习练习卷,在晨间和家庭作业时让学生练习。

复习内容:

1.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加强生字词的书写、理解及运用的训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明确课文的大意,联系语言环境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3.加强句子的表达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句子的概念。并能围绕主题,按顺序写几句话。

4.以归类的形式突破复习重点和难点,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1)汉语拼音: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字:看拼音写字词,形近字辨析组词,多音字(组词,在句子中选择字音),总结易错的字,写出相同偏旁的字(独体字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复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合一合等)。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音近字。引导学生根据生字的偏旁,来判断它们的用法,重在引导学生在运用和积累的过程中,发现和总结出它们各自的用法。结合具体的语境,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句子中找出反义词,或者进行一些口答或者书面的填空。

(3) 词语:反义词、近义词、填合适的词(数量词、词语搭配)出现形式有:直接填空、连线、在句子中填写。拓展积累词语:你能写出这样的词语吗?(四字词语、aabb式,abac式,abb式)

(4)句子:加标点、造句、被字句和把字句、比喻句。通过把句子写完整的训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完整的一句话,以达到让他们写一句完整话的目的。

(5)古诗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能填空或会默写。

(6)阅读:数句子和自然段。按要求画有关的句子。(注意画准、画全。)根据短文内容填空。(要找到有关句子注意标画,写正确。)选择文中的多音字的正确读音或正确的字,选择恰当的词。词语搭配、找近义词、反义词。(连线、填空)加标点符号。拓展(如:你想对文中的某某说点什么?)注意抓住主要人物说,句子要通顺。

(7)看图写话:重点指导学生如何看图。单幅图看图写话:抓住图上都有什么,是什么样的。最重要的是抓住谁在干什么,怎么干的?干得怎么样?当时会说什么,神态怎样。(由图展开想象。)[本册的写话复习,重点要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仔细观察画面,弄懂图意。积累一些句式,如:谁干什么。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并能运用指定的句式来写话。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认真检查写好的句子,发现错别字及时改正。立足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练习巩固。

期末复习要以课本为基本出发点,重视课本内容和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扩宽知识面,要加强各种句式的训练,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掌握把句子补充完整的方法。注重词语、句子、古诗的积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且要经常设计一些语言迁移的训练,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课文语言的能力。加强阅读写话的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扩大阅读量和阅读面,努力在教学中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

还应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注意培养学生先仔细读题目,弄清题目的意思后再做题的习惯。学生卷面的整洁性。

总之,在语文复习中教师要把基础、阅读、写话同时作为复习重点,让学生多做多练,并且还要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分析、阅读、写作能力,还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池上名师教案篇6

?槐乡的孩子》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朗读课文;

2、 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陪阿姨能够自读能力,并是学生感到劳动是快乐的。

学习时间:1~2课时

学习准备:

1、 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并提出疑问;

2、 教师准备学习网站;学习过程:

一、引导认识略读课文,略知学习方法;

1、 从“_”认识略读课文

2、 略知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质疑、思考、讨论,读懂课文。

二、引导自己读懂课文

1、 默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了解重点词语意思;

2、 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哪些描写重体会到的?

(3)自己还有什么不动的地方?记下来,和同桌讨论一下;

三、利用网站,交流反馈:

1、 打开网站:

(1)积累词语;

(2)在网站提示下理解:满载而归、耷拉

(3)利用网站学习解疑,然后组内交流;

2、 反馈学习情况:

从课文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槐乡孩子的可爱体现在:勤劳懂事、吃苦耐劳、以苦为乐;

3、 读出劳动的欢快、轻松、活泼。

四、巩固练习

1、 完成网上练习:交流学习体会。

2、 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3、 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

池上名师教案篇7

?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通过诵读,品会诗歌中描绘的意境,学会把握诗歌意象的方法。

3、激发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

重难点:

1、《观沧海》中“大海”这一意向的准确把握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的理解

3、《次北固山下》中重点分析颈联蕴含的自然理趣

4、《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结合

第一课时《观沧海》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诗中描绘的宏伟壮丽景象。

4、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代枭雄曹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这一切都缘于河南省文物局的高调宣布--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阴险狡诈的白脸奸雄;在读书人眼里,他是文才卓异的文坛巨擘;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在历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伟略的盖世英豪,真实的曹操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二、简介曹操及写作背景

1、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2、背景: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攸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疾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三、解题:

?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步出夏门行》是乐府旧题,又名《陇西行》。夏门,是洛阳的一个城门。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龟虽寿》四章。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四、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心情自然是豪情万丈,激动万分。此时登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更是触景生情,坚定了他建功立业,统一中国,要做一番大事的人生信念。所以,要用“激动、豪迈、乐观、激昂”的语气,读出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五、理解诗歌大意

1、学生根据注释及老师提供的资料,分组合作,疏通文意。

2、交流学习成果。

参考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六、研读课文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诗人在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海上的日月。

3、哪些是作者真正“观”到的?

明确:浩荡的海水、耸立的山岛、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

4、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

海水荡漾是动景,山岛耸立是静景,相互映衬之中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草木丛生是静景,洪波涌起是动景,动静之间展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5、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作者想象的景色及景物)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6、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所以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想像,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小结:

这首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七、拓展阅读

?浪淘沙北戴河》

八、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曹操的其他诗歌。

第二课时《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读、背诵

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三、教学过程

(一)标题解说

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二)背景简介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2.学生齐读,体会文中蕴含的作者感情。

(四)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青年时曾漫游全国各地,后应诏入京,三年后离开,长期游历,安史之乱时,因参加王璘幕府,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晚年漂泊。李白思想教复杂,总有报国之志,但一生遭遇坎坷曲折。他是继屈原之后的最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本诗是李白听到王昌龄遭贬远调时写给他的,表达了对他的同情。

(五)讲解诗意: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景物描写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泣血悲啼之鸟子规,渲染一种哀愁气氛,融情于景,既有漂泊之感,又有离别之恨。“杨花落尽”正是春天季节,诗人没有选取明媚春光,而是用杨花描写此时景物,可见独具匠心。“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凉,道路之遥远、艰难,诗人虽无悲痛之语,悲痛之意自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此句为抒情:抒发了对好友的不幸遭遇担心与关怀之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随好友到龙标。诗人驰骋丰富的想象,用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作信史,代转自己的一片情意。如此寄愁心与明月常相随,不仅表现牵挂友人命运之心无时不在,而且有此情此心明月可以做证的意味,感情真挚,脍炙人口。

(六)名句欣赏: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共有三层意思:一是自己充满愁思,而相隔两地,只有托之于明月;二是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三是只有依靠他才能寄予,别无他法。后人常用来表达对远方挚友的慰问。

(七)板书设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代诗人

我————月————君

(寄)(随)

愁心相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5篇

名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6篇

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总结6篇

英语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5篇

听数学名师课心得体会8篇

语文名师工作室个人总结范文5篇

名师优课堂培训心得体会6篇

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5篇

名师工作室个人研修计划6篇

名师讲座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745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