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详尽的教案能帮助教师有效管理课堂时间,提升效率,教案的准备工作能够增强教师的专业性,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更高的信任感,下面是好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爱运动的教案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爱运动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谊。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体会课文重点内容在表达上的效果。
教学重点:
体会“我”对运动衫的喜爱和购买过程的描写,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 :
设想事情发生的结局。
教学过程 :
一、启发谈话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检查预习,指名朗读课文。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自学
(一)思考:
1.“我”看到了一件什么样的运动衫会让“我”喜爱?
2.“我”是怎样购买运动衫的?
3.事情的结局与你想的有什么不同?你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料到故事的结局了吗?
(二)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三)自由讨论后,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四)评价学生自学情况。
三、反馈自学内容
1.“我”喜欢上了一件什么样的运动衫?(读第三自然段回答)
2.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体现出“我”对运动衫的喜爱?
3.“我”的运动衫为什么会得而复失呢?
4.“我”的运动衫为什么会失而复得呢?
5.从“我”的'运动衫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6.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的真情。
四、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感情。
附:板书设计
21x 一件运动衫
喜爱→买到 (得)
买鞋→退掉 (失)
康威→用狗换 (得)
教案点评:
通过学习这篇略读课文,继续培养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的能力,了解课文大意,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谊,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为了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重难点,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师生互动活动:
1、教师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课文;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对于教学的难点,设计了这样的提问:事情的结局与你想的有什么不同?你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料到故事的结局了吗?思考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增强文章对学生的冲击力,让学生从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中不仅产生新奇感,而且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谊而深感震撼。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的真情,目的是进一步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心中有他人,关爱他人的品格是高尚的,也是美的。
爱运动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掌握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及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1、分析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
2、分析曲线运动的条件及分析方法。
教学手段及方法:
多媒体,启发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曲线运动
1、现象分析:
(1)演示自由落体运动。(实际做与动画演示)
提问并讨论:该运动的特征是什么?
结论:轨迹是直线
(2)演示平抛运动(实际做与动画演示)
提问并讨论:该运动的特征是什么?
结论:轨迹是曲线
2、结论:
(1)概念: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2)范围:曲线运动是普遍的运动情形。小到微观世界(如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大到宏观世界(如天体运行)都存在。生活中如投标枪、铁饼、跳高、跳远等均为曲线运动。
(说明)为什么有些物体做直线运动,有些物体做曲线运动呢?那我们必须掌握曲线运动的性质及产生的条件。二、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
1、三个演示实验
(1)演示在旋转的砂轮上磨刀具。
观察并思考问题:磨出的火星如何运动?为什么?
分析:磨出的火星是砂轮与刀具磨擦出的微粒,由于惯性,以脱离砂
轮时的速度沿切线方向飞出,切线方向即为火星飞出时的速度方向。
(2)演示撑开带有雨滴的雨伞绕柄旋转,伞边缘上的水滴如何运动?
观察并思考:水滴为什么会沿脱离时的轨迹的切线飞出?
分析:同上
(3)演示链球运动员运动到最快时突然松手,在脱手处小球如何飞出?
观察并思考:链球为什么会沿脱手处的切线飞出?
分析:同上
2、理论分析:
思考并讨论:
(1)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何确定某点心瞬时速度?
分析:如要求直线上的某处a点的瞬时速度,可在离a不远处取一b点,求ab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a点的瞬时速度,如果时间取得更短,这种近似更精确,如时间趋近于零,那么ab间的平均速度即为a点的瞬时速度。
(2)在曲线运动中如何求某点的瞬时速度?
分析:用与直线运动相同的思维方法来解决。
先求ab的平均速度,据式:可知:的方向与的方向一致,越小,越接近a点的瞬时速度,当时,ab曲线即为切线,a点的瞬时速度为该点的切线方向。可见,速度的方向为质点在该处的切线方向,且方向是时刻改变的。因此,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3、结论:
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上。
四、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观察与思考三个对比实验
说明:以下三个实验是在实物展示台面上做的,由于展示台是玻璃面,而运动的物体是小钢球,摩擦力很小,可看成光滑的平面。初速度是从一斜槽上滑到台面上实现。
(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不受外力时将如何运动?
讨论结果:由于小球在运动方向上不受外力,合外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动画演示受力分析)
(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运动方向的正前方向或正后方向放一条形磁铁将如何运动?
讨论结果:由于小球在运动方向受磁铁作用,会使小球加速或减速,但仍做直线运动。(动画演示受力分析)
(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具有某一初速度的小球在运动方向一侧放一条形磁铁时小球将如何运动?
讨论结果:由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一个侧力,小球将改变轨迹而做曲线运动。(动画演示受力分析)
2、从以上实验得出三个启示:
启示一:物体有初速度但不受外力时,将做什么运动?(提问)
答:匀速直线运动(如实验一)
启示二:物体没有初速度但受外力时,将做什么运动?(提问)
答:做加速直线运动(如自由落体运动等)
启示三:物体既有初速度又有外力时,将做什么运动?
答:a、当初速度方向与外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或相反)时将做直线运动。(如竖直上抛、实验二等)
b、当初速度与外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做曲线运动。(如实验三、水平抛物体等)
提问:根据以上实验及启示,分析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3、结论:
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
(1)要有初速度(2)要有合外力(3)初速度与合外力有一个角度
三、思考与讨论练习:
1、飞机扔炸弹,分析为什么炸弹做曲线运动?
分析:炸弹离开飞机后由于惯性,具有飞机同样的水平初速度,且受重力,初速度与重力方向有角,所以做曲线运动。(动画演示受力分析与初速度的关系)
引申:
(1)、我们骑摩托车或自行车通过弯道时,我们侧身骑,为什么?讨论后动画演示受力分析与初速度的关系。
(2)山公路路面有何特点?火车铁轨在弯道有何特点?(回家思考)
f2
f1
f3
2、物体在光滑水平桌面受三个水平恒力(不共线)处于平衡状态,当把其中一个水平恒力撤去时,物体将:
a、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物体有可能做曲线运动
d、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
讨论:
1、物体的初始状态如何?
答: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说明:题目没有明确)
2、合外力情况如何?
答:开始合外力为零,当撤去一个力时,物体将受到与撤去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合外力。((动画演示受力分析过程)
3、物体将如何运动?
答:a、当初速度为零时,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当初速度不为零时,当初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或相反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初速度与合外力方向有角度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因此本题答案是:c。
爱运动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一些运动项目,培养幼儿对参加运动的喜爱。
2.能用较完整的句子较连贯地讲述“我最喜欢的运动”,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知道参加体育运动要坚持不懈,有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看着我,跟我做
2.ppt课件:运动项目知多少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启发幼儿谈论运动项目
小朋友,你们观看过运动会比赛吗?你看到了什么比赛项目?
你最喜欢哪一个运动项目?
(让幼儿自由讲述,激发谈论的兴趣)
二、展开ppt课件:运动项目知多少
1.了解运动项目
让幼儿逐项看这些体育项目,并讨论发??
武术
羽毛球
篮球
排球
足球
乒乓球
水上排球
跳水
游泳
花样游泳
田径
击剑
马术
体操
射击
拳击
举重
2.分组讨论
引导幼儿讲一讲自己知道哪一个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是怎样了解他们的,最喜欢哪一个运动员,为什么细化他?
小结: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非常的不容易,这成功的背后付出了许多辛勤的汗水。
3.运动员故事
(1)教师有选择的将一两个运动员艰苦训练的小故事,让幼儿知道参加体育运动要坚持不懈,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
(2)教育幼儿为他们的胜利感到骄傲,同时从现在起就要好好学习,坚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夏天不怕热,冬天不怕冷,练出好本领,争取长大后也为祖国做出贡献!
三、结束观看动画片:《看着我,跟我做》
让幼儿跟随动画片的表演,在愉快的的热身运动中自然结束活动
爱运动的教案篇4
【设计思路】
球类运动以其种类繁多,灵活简便的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通过电视,图片,报纸,传媒等多种途径,对各种球类运动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本活动,就是根据孩子自身的需要和兴趣,通过家园互动,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足够的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探索欲望,并将常识、语言、品德意志内容等整合在一起,使他们对球类运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发展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活动要求】
1.通过说说、议议等活动,对各种常见的球类运动有一定的认识。
2.知道球类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激发幼儿对球类运动的兴趣。
3.初步引导幼儿学习运动员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1、家园共同收集大小不一、种类不同的球若干,如皮球、乒乓球、排球、网球、篮球、足球、保龄球、羽毛球等。
2、师生共同收集的球类运动图片资料,版面.
3、球类运动vcd,磁带,
4、事先让幼儿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一些球类运动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球类
1、(进行曲)师与幼儿手持球入场
2、引导幼儿从同伴那里认识自己不知道的球
3、说说同伴带的球
4、引导幼儿说说不同球之间的区别
二、观看球类运动vcd,了解各种球类运动的运动方式
1、观看vcd
2、互相说说看到了哪些球类运动?模仿运动员的动作
3、引导幼儿尝试模仿运动员的动作,让幼儿猜猜是什么运动?
4、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的乒乓球最厉害,经常得到世界冠军等)
4、延伸:你还知道其它的球吗?
三、游戏:配配对
引导幼儿分组看球找图片,并贴在版面上
四、我做宣传员。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爱运动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相应的动作。
2、运用做动作和念儿歌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体会运动的快乐。
3、让幼儿通过学儿歌掌握相应词语。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能简单复述儿歌。
活动准备
1、 儿歌《大家来运动》及相应字卡
2、 学生课本《一起来运动》(一)及相应静电贴
活动过程:
1、导入:
(1)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是什么?
如:教师手指着膝盖,请幼儿说出名称。
(2)身体该部位可以做些什么动作?(如果幼儿能说出儿歌内容之外的动作,教师也应予以肯定)
2、欣赏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念儿歌中的句子,并学习关键词。
3、 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4、 在学生课本上的相应地方贴上静电贴
[附] 儿歌:大家来运动
手腕摇一摇,颈部转一转;
肩膀耸一耸,手臂来伸展;
手肘抬一抬,臀部撅一撅;
小腿踢一踢,腰部扭一扭;
膝盖弯一弯,脚踝转一转;
脚趾动一动,再来个大跳跃。
大家来运动,宝宝更健康!
大家来运动反思:
“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是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在新课标指导下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觉得美术教材的内容广博,课程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美术教育教学注重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特别是低年级强调游戏性、体验性的活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尝试着“游戏性”的方式开展美术活动,给孩子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自己去发现美、体验美、评价美。
如何让学生在“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呢?兴趣是每个人学习最好的源动力,浓厚的兴趣必然会与快乐的体验相连。所以,在教学中我往往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针对低年级小朋友好动的天性,如何让学生活动的有张有弛,是我在设计教学时思考的重点。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随着《大家来做广播操》mtv尽情舞动,感受运动,激发兴趣。让学生做一做运动的动作,欣赏运动员精彩的运动姿态图片,让学生感受运动中的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想象力,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
小百科:运动,一种涉及体力和技巧的由一套规则或习惯所约束的活动,通常具有竞争性。没有不运动的物件,也没有能离开物件的运动。
爱运动的教案篇6
教材分析
落体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自古以来许多人都研究过,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意义巨大。本节教材通过演示、实验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对于物体的运动快慢,教材通过演示牛顿管实验进行证实,进而最后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运动模型。这样的编写层次分明,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学生不难建立自由落体运动这一模型。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否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教材中通过实验方法:利用打点计时器分析纸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探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知道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不一样。
3.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 掌握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科学方法。
2. 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思路和方法,学习其科学探索精神。
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实际问题中分析规律。
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
v t= v 0+at
s= v 0 t+ at2
vt 2- v 02 =2as
新课导入:
实验一:一手拿小纸片,另一手拿粉笔,双手举高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时松手,看看纸片与粉笔,谁先落地?
实验二:把实验一中的纸片捏成团,结果又如何呢?
实验三:毛钱管中的纸片和粉笔的下落情况。
那么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得到一条结论: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我们实验一中的纸片比粉笔晚着地。在没有空气的阻力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条件: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为零。
3.特点: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例】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b、c
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c.在空气阻力远小于物体的重力时,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d.只要有空气阻力的存在,所有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1.重力加速度:
(1)大小:9.8m/s2, 方向:竖直向下
(2)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即在赤道最小,两极最大),并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例】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b.北京地面的g值比上海地面的g值略大
c.g值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都一样
d.g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南北两极处
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由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加速直线运的规律均适用。
3.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将a=g,v0=0代入)
推导: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vt =g t h= g t2 vt 2=2gh
?例】雨滴通常从490m 左右的高度落下,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问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
解: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雨滴下落的运动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由公式 h= g t2
得雨滴落地时的速度为
讨论:实际上雨滴落到地面的速度不超过8 m/s,说明物体从很高的地方下落时,空气阻力是不可忽略的,有时空气阻力可以大到等于物体的重力。
4.应用:
(1):测量反应时间
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所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
由h= g t2 得 t=
(2):测量高度
h= g t2
三、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索的回眸
1.亚里士多德:物体越重下落越快
2.伽利略:
(1)利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大石头的下落速度要比小石头的下落速度大的错误论断.
(2)科学假说与理想斜面实验: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
四、作业:课本本节课后作业2.3.4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爱家乡的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