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详细设计能让课堂更加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教案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整合和应用各种教学资源,以下是好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变向跑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变向跑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自由设计画面,创作出有生活情景的小鱼活动画。
2.尝试通过表情变化来表现心理活动,从动作和色彩中感知美、创造美。
3.培养想象力,体验快乐的情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愉快玩音乐游戏“几条鱼”(歌曲附后)
1.启发幼儿用夸张的表情体现鱼的情绪。
2.启发幼儿用优美的姿态表现鱼的活动。
游戏玩法: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一条鱼、两条鱼、许多鱼的活动,并表现出与歌词相符的造型动作。
(评析:让幼儿自由地用表情和姿态表现音乐,激发了他们对活动的兴趣。)
二、示范画表情,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1.孤单发愁时的表情该怎样表现(撅嘴、垂头、掉泪、嘴角下弯、闭眼、躲在角落……),教师示范1-2种表现形式。
2.快乐游玩时的表情怎样表现(笑、唱歌、拥抱、嘴角上翘,鱼儿间头碰头、嘴对嘴、手拉手、尾连尾……),教师示范1~2种表现形式。
(评析:教师根据孩子讲述的表情动作进行示范,如同给孩子拍照片一样具体实在,便于孩子接受。)
三、交代要求,引发作画欲望
师:小鱼儿生活的地方非常美丽,都有些什么呢?(水草、礁石、珊瑚、轮船、海带、水泡……)鼓励幼儿用这些美丽的东西做背景,把刚才的音乐 游戏用画笔表现出来。可以突出形态各异的.鱼,绚丽多彩的背景。可以只表现孤单发愁的情景,也可以表现快乐游玩的情景,还可以表现整个游戏情景。
(评析: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已有了不同的情绪体验,又从老师的示范讲解中获得了用笔表现的相关经验,教师对水中美丽背景的语言启示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为孩子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四、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表现。
五、幼儿互相介绍作品,再玩音乐游戏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自己喜爱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伴的作品。
(评析:活动首尾照应,无论是音乐动作表现还是色彩构图表现,教师都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注重了情绪情感的真实体验。整个活动活而不乱,将艺术领域中音乐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幼儿从动作和色彩中感知了美,创造了美。)
活动反思
美术活动中,多采用与多种领域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情绪感,将绘画与音乐、相结合,调动幼儿的听觉,根据听到的引起联想和想象,启动幼儿想象的翅膀。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并把所听所感画下来,幼儿展开想象,笔下的人物或动物也就千姿百态跃然于画纸上。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活跃了,自然而然他们的绘画表现就会更加积极投入,所表现的内容丰富奇妙,充满热情。
大班变向跑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歌曲教学一直被认为是比较枯燥的、最不容易出彩的教学活动,只要教师会唱,幼儿自然会跟着模仿。而今,在认真贯彻新《纲要》的过程中发现,新歌教学并非像以往单一的"老师唱一句,幼儿跟一句",只将幼儿是否能够完整地把歌词唱出来为教学目的,而应是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这便是我设计这个活动的初衷。
活动目标:
1.掌握歌曲节奏与歌词,能唱准附点音符。
2.理解歌曲中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用优美连贯、欢快跳跃的歌声表现歌曲。
3.知道秋天来临树叶的变化,理解大树和树叶之间的亲密关系。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课前结合认识秋天,观察秋风起树叶飘落的景象。
2、物质材料准备:1.图片。2.歌曲伴奏。3.图谱。
活动过程:
一、好听的.歌曲,我准备。
1.激发学习兴趣。
(1)秋天到了,秋风吹来了,瞧,小树叶一片片从大树上落下来,它飘下来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沙沙沙)好,听着音乐我们一起学小树叶来唱歌。
2.熟悉歌曲旋律。
(1)随音乐用“沙”字伴唱,熟悉旋律。
二、好听的歌曲,我来学。
1.分段学习歌曲。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歌,请你认真听一听,说说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2)秋风起来啦,小树叶离开了谁?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心里会怎么样呢?
(3)请小朋友跟老师把歌词说一说好吗?
(4)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唱,老师唱一句,小朋友跟着唱一句。
(5)你们学的可真快,现在请你跟着老师把这一段完整的唱一唱好吗?
(6)现在请小朋友再来听一听,感受小树叶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
(7)请你跟着老师把第二段歌词说一说,你就明白为什么小树叶现在是开心的了。
(8)小朋友你们可真聪明,现在请你跟着音乐把第二段唱一唱。
2.完整演唱歌曲。
3.领悟歌曲感情。
(1)第一段歌曲中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心里可害怕,我们用怎样的声音唱呢?
(2)带领幼儿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段。
(3)第二段歌曲中小树叶等到春天又能见到妈妈了,我们又能用怎样的声音唱呢?
(4)带领幼儿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第二段歌曲。
(5)多种形式演唱。
三、好听的歌曲,我来演。
表演歌曲情境。你们唱的非常好现在老师来扮演树妈妈,小朋友你们来做小树叶围着树妈妈唱起来,跳起来吧。
活动反思:
歌曲《小树叶》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的歌曲,生动地表现了小树叶积极乐观的形象。歌曲把大树比作妈妈,树叶比作孩子,充满了童趣,也洋溢着人间的温情。歌曲要求孩子唱出了树叶宝宝对大树妈妈的不舍和期盼来年春天归来的乐观。由于歌曲的两段歌词表达两种不同的情绪,因此歌曲的学习是采用分段教学的方法。第一段表现了小树叶离开妈妈后的不舍与害怕,第二段表现了小树叶春天归来时的乐观情绪,为了让孩子们体验这种情感,我采用到方法配合曲调进行肢体动作表演和歌曲内容展现丰富的表情,在我的带动下,幼儿表现积极,以热情饱满的情绪表演“小树叶”。本节课是学唱歌曲,我并没有刻意以教唱为主,而是在幼儿亲身体验,直观感知、创设情境中去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爱 ,让孩子们在表演唱中获得了最直观的知识。歌曲中有一个难点:“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这句话孩子们不好理解,我没有特意去解释,而是以一种欢快的情绪带动幼儿情绪,来促使孩子对歌曲的理解。这首歌曲唱起来很美,孩子们很喜欢,只要一吹风,孩子们听到树叶在响,就会情不自禁的唱起《小树叶》这首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百科: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叶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
大班变向跑教案篇3
活动目标
⒈学唱歌曲、唱准切分音。
⒉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感受新年的热闹与欢乐。
活动准备
切分音节奏卡;图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什么是新年的笑声。
⒈过新年了、你们开心吗?你听到新年里有哪些开心的声音呢?
⒉:新年里的锣鼓的声音、鞭炮的声音、他们都是新年的笑声。
⒊有一首歌就叫作《新年的笑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里新年是怎么笑的?
二、理解歌曲内容、并演唱歌曲。
⒈教师范唱第一遍:理解并初步掌握切分音。
⑴提问:你听到歌曲里他们是怎么笑的?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节奏卡)
⑵幼儿有节奏的说说新年的'笑声。
⒉教师范唱第二遍:理解歌词内容、出示图谱。
提问:
⑴歌曲里笑得谁走远了、笑得谁走来了呢?我们再来听一遍。
⑵为什么冬爷爷走了春姑娘就来了?(简单理解大自然的规律)
⒊教师范唱第三遍:梳理歌曲内容。
现在你们知道新年的笑声在哪里了吗?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
⒋幼儿看图谱集体演唱歌曲第一遍、解决难点句。
提问:你们喜欢哪一句?哪一句有困难?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三、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⒈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过新年很快乐、我们要用什么样的表情、声音进行演唱呢?
⒉幼儿有感情的集体演唱第二遍。
⒊分角色演唱
大班变向跑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钓鱼、分鱼的活动,练习将三个数按组成关系排四道题,发展心算能力。
2、培养积极思维及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鱼若干(鱼上面数字1~8)、猫头饰若干。
2、学具:每组若干只盆子及鱼(也有数字)。
活动过程:
一、钓鱼出示池塘,你们看有什么?
(鱼)今天老师做猫妈妈,你们做小猫,一起来玩游戏好吗?
(好)今天猫妈妈要带小猫去钓鱼,这些鱼上都有1个数字宝宝,请小猫钓三条鱼,要求三条鱼上的三个数能排出四个算式。
1、老师先钓数字为1和8的两条鱼,请幼儿再钓一条(数字为7),可排出四个算式。
引导幼儿说出四道算式:1+7=8,7+1=8,8-1=7,8-7=12.刚才那么多小猫只吃这么点鱼,太少了,我们再来钓两条,多吃一点。
老师再钓数字为6和2的两条鱼,请他们补钓一条鱼(数字为8),三个数也能排四个算式。
引导幼儿说出四道算式:2+6=8,6+2=8,8-2=6,8-6=23.请幼儿独自钓三条鱼(鱼的数字分别为3、5、8或4、4、8),分别请幼儿进行三个数排四个算式的口算练习。
二、分鱼
每组桌上有若干只盆子,若干条鱼1.要求各组的幼儿协作分鱼,每只盆里放三条鱼,这三条鱼上的数能排四个算式。
2、幼儿动手分鱼鼓励幼儿很好地配合,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如在分鱼过程中,有一只盆里的.鱼不成功,就应想办法将不同盆里的鱼进行调换,使五只盆里的三个数都能排四道题。
三、奖鱼(活动延伸)
今天小猫真能干,钓了许多小鱼,猫妈妈也钓了许多大鱼,这些鱼要奖励给猫宝宝,猫妈妈有要求,要求把鱼后面的题目做对,才奖给你。(到区域角去练习)
大班变向跑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观察与体验活动,让幼儿对怀孕这一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学习表达爱的技能,激发幼儿对他人的爱。
2、为幼儿创设多项交流活动,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在分组活动中,巩固幼儿有规律的排序,同时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四维彩超录象、图片。
2、袋子若干,材料纸、笔、珠子等。
活动过程:
一、 感受爱。
1、情景设置:我来帮助你。
老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出示想的图画)我为什么要帮助朱老师呢?”
老师:“你们还没有出生之前也是在妈妈的肚子里的,那么想知道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吗?”
2、看四维彩超录像,让幼儿了解胎儿在母亲怀里的生长过程。
幼儿看完后向朱老师提问,朱老师解答,同时请幼儿触摸、听她的肚子。
老师提问:(1)朱老师,你吃饭和睡觉还和以前一样吗?
(2)你的宝宝什么时候出生?
(3)你为她准备了什么?
二、 体验爱。
1、体验母亲怀孕的感受,幼儿分别做不同的事。
老师:“朱老师的肚子,她走路和做事时什么样的感觉呢?那我们把袋子系在腰间来体验一下吧。”
幼儿分成四组体验:
(1)小朋友在座位上脱鞋、穿鞋。
(2)请幼儿到楼下去取东西。
(3)请幼儿帮助整理衣物、图书、玩具。
(4)请幼儿 扫地。
2、引导幼儿进行多项交流活动。
(1)老师:“那么有什么感觉?做事方便吗?朱老师你怀孕有多久了?体重增加了多少?”教师与朱老师、幼儿交流体验后的感受。
(2)幼儿与周围的老师进行交流,问她们怀孕时的感受。
(3)引导幼儿与“自己的宝宝”对话。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蛋大班教案5篇
★ 大班花灯教案5篇
★ 测量大班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