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范文网 >作文

郑德荣事迹心得体会200精选6篇

在职场生活中,我们都会碰到过事迹,对各类事迹都比较熟悉,我们如何书写事迹材料呢,我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肯定要注意态度端正,好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郑德荣事迹心得体会200精选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郑德荣事迹心得体会200精选6篇

郑德荣事迹心得体会200篇1

生命很重,因为每人只有一次;生命又很轻,因为共产党人为了使命可以抛却一切!近日,党中央决定,追授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郑德荣毕生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67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他曾说过“我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是:科研成果启人心智、服务人民、资政育人。”,这位“红色基因”传播者,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坚持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研究方向,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人民奉献给党。钟扬生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他援藏16年,足迹遍布xz每个偏僻角落,将生命最宝贵的时光献给了藏区人民、藏区学术研究。张超牺牲的时候年仅29岁,他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祖国强军梦想。

前有董存瑞、戚继光,后有郑德荣等七名优秀党员,他们前仆后继,为了共产党人的使命看轻了自己的生命。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用毕生作为谱写了一曲激荡壮烈的共产党员之歌!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而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郑德荣等七名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激励着我们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身先士卒,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郑德荣事迹心得体会200篇2

一个93岁的老人,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工作,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作为一名守卫真理的“红色理论家”,他坚定地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作为一名勤奋创新的学者,他是中共党史学科的一面旗帜,他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作为一名默默耕耘的园丁,他坚守在教学一线,为人师表,甘当人梯,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想、所研、所得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他就是郑德荣,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名字,但每一个听过他故事、读过他生平的人,无不因郑德荣这个名字潸然泪下。

1926年,郑德荣出生于吉林延边,那正是列强入侵、战乱四起的年代。目睹了日本人的残暴统治,这让郑德荣体会到了亡国奴的耻辱和痛苦,一颗年轻的心灵总在拷问自我:“到底怎样才能救积贫积弱的中国?”在东北大学,年轻的郑德荣接触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接触到了共产党的理论,他就牢牢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细数郑德荣的一生,他用毕生的实践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伟大,彰显了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尚情操。斯人已去,他留下的不只是宝贵的真理和知识,更有不竭的精神财富!

学郑德荣精神,做爱岗敬业的标杆。他鞠躬尽瘁,忠于职守。“人生的最大欣慰和快乐,一是科研成果给人以启迪,服务于社会;二是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郑德荣看来,著书撰文和培养青年学生教师,都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乐以终身治学科研,悦以毕生授业解惑”就是郑德荣为工作、为祖国事业奉献一生的真是写照,也正是有了他这种拼搏精神,“中国梦”而不断加速。因此,我们无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一名普通的工作者,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争做爱岗敬业的新标杆。

学郑德荣精神,做甘于奉献的标杆。“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通过努力奋斗,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郑德荣以身体力行的实践诠释了生命意义的更多可能。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成为众人眼中的“拼命三郎”,直至生命最后一息。很多曾与郑德荣共事过的老师还清楚地记得郑德荣60岁时给自己立下的“宏愿”:“我退下来后,要用10年时间,也就是到我70岁的时候,培养出10个博士,出版10部专著。”弹指一挥间,30多年过去了,郑德荣已经超额完成了这些当年看似不可能的“规划”。

培养博士生的数量是计划数的5倍,出版专著的数量是计划数的4倍,此外还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仅仅是在80岁到90岁的10年间,郑德荣的个人专著就达5部之多,而且还承担国家项目3项,发表论文70余篇。老而好学,耄耋勃发,年岁的增长非但没有让郑德荣的学术科研节奏放缓,反而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新见迭出,成就斐然。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其学而坚其守,存一息而不堕志。郑德荣信念坚定,追求执着,学识广博,治学严谨,为人谦逊,人格高尚,把个人融入时代,把研究融入生命,把创新融入学术,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这就是一个学者的一生,这就是一名党员的追求,这就是一种精神的光芒!

郑德荣事迹心得体会200篇3

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勇于肩负当代使命和社会责任。

郑德荣同志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他坚持“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扎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在学术上不断进取,探索创新,为党的理论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学生。

做好老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理想信念,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体现了思想育人的导向。郑德荣同志的一生,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事业无限忠诚。用信仰的光芒,照耀前进道路上坎坷;把对信念的追求,落实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具体工作中,通过不懈的勤奋努力,绽放出信念的力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教师,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把这种观念传递给每一位农民学员。才能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培养造就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术的新一代新型职业农民。

做好老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郑德荣教授常说:“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对教师本身提出了严格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要求。古人常说:“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宋代学者李觏也曾经提出:“师者虽非人君之位,心有人君之德。”可见,有德且德高方能为师。当代农业发展,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就要学习他从教六十七年来,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为人梯,以大爱情怀,传学生理想信念之“道”的高尚道德情怀。

做好老师,要有广博扎实的学识。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但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这个要求已经远远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还要是一潭活水。伟大的思想家朱熹曾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扎实知识,这是对教师的起码要求,如果自身一知半解,那是教不好学员的。扎实的知识,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因此,作为农广校教师要甘当小学生,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深入基层、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加强实践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只有具备渊博的学识,贮备一潭活水,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农业发展需要。

郑德荣事迹心得体会200篇4

郑德荣同志是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党的教育事业。

各级党组织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对照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见贤思齐、检身正己,深入查找自身在理想信念、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经常以自我革命的精神认清差距、改进提高,及时对照查找出来的差距不足,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实行销号整改,努力在问题整改中完善自己,争做郑德荣式共产党员。

把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与开展的“做表率、当先锋”行动紧密结合,着力加强正向引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担当作为,通过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工作中实际困难,着力解决好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充分运用“设岗定责”“依岗亮责”“双向承诺”等实践载体,切实把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的精神实质体现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上,体现在推动发展、争先进位的实践中,在持续深入开展“做表率、当先锋”行动中彰显共产党人本色,勇当时代先锋。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先进典型为镜、见贤思齐,带头学、带头改、带头做,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交流座谈会、专题学习会等,主动参加所在党支部或基层党组织开展的主题党日,与其他党员交流心得、畅谈体会,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引领学习活动深入开展。

郑德荣事迹心得体会200篇5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党同志正满怀豪情、意气风发,奋力书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为大力表彰宣传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新时代典型,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贤思齐、锐意进取,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6月27日,党中央决定,追授郑德荣、钟扬、李泉新、许帅、姜仕坤、张进、张超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姜仕坤等7名党员身上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全体共产党员去深入学习去发扬。他们有的扎根偏远地区始终把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体现在脱贫攻坚的使命担当中。在晴隆县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他以坚忍不拔的劲头,探索出经济、生态、扶贫三效同步精准脱贫的“晴隆模式”。他把群众疾苦挂在心上,足迹遍布晴隆县所有乡镇、村居,和老百姓细算经济账、共谋脱贫策,发动群众种草养羊,发展山地特色经济,被群众称为“农民书记”、“算账书记”。他严于律己,生活简朴,从不利用权力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从不干涉建设工程招投标等经济活动,以自身勤政清廉之气感染着身边人。他就是精准扶贫模范党员姜仕坤。

目前我国正处于脱贫的攻坚克难时期,我们要学习姜仕坤身上这种坚韧不拔的韧劲,在工作上发挥不怕苦,不怕难的艰苦作风精神,这样才能够完成好精准扶贫工作,真正地为老百姓谋福利,带领当地老百姓脱贫,过上小康生活。在生活中要做有一个廉洁奉公,坚守自身干净的行为底线的合格的党员干部。在学习中要自觉做到“两学一做”坚定信念,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清风正气,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再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像他们那样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郑德荣事迹心得体会200篇6

2018年5月3日郑德荣同志,这位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国中共党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热爱的事业。郑老走的时候留下最后一句完整的句子是“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最后一个完整的词是“不忘初心”。

花甲之年的郑老在人生的后半程一次又一次勇攀学术高峰,走进东北师范大学zd学院,并给自己立下“宏愿”:“我退下来后,要用10年时间,也就是到我70岁的时候,培养出10个博士,出版10部专著。”弹指一挥间,30多年过去了,90岁的郑老已超额完成了这些当年看似不可能的“规划”,培养博士生的数量是计划数的5倍,出版专著的数量是计划数的4倍,此外还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

郑老曾说:“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和国家。”他做到了!他把党史研究这份事业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2012年末,郑老患病住院做了一次手术,87岁的他只休息了三四个月,就又回归到学术科研工作中;2013年郑老被确诊为结肠癌,但就算如此,他依然忍着病痛每天凌晨4点多就起来为学生们备课;2018年3月,学校要准备一份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论文,那时候郑老刚出院,强忍着肺部的疼痛,却坚持手写了9页论文;2018年4月,这时的他已经处于癌症末期了,癌细胞已转移到全身,那种巨大的痛苦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但他心中却还惦记党的事业。那个时候的他已经在吸氧了,但仍然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论文提出修改意见;2018年5月1日,也就是他临终前两天,他还在听取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一生是短暂的,但是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却不会终止。郑老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行。在他的一生中,始终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光芒,把个人融入时代,把研究融入生命,把创新融入学术,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这就是一个学者的一生,这就是一名党员的追求,这就是一种精神的光芒!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迎新生心得体会200字5篇

高中军训的心得体会200字5篇

户外活动的心得体会200参考5篇

重阳节活动心得体会200参考7篇

中国的笔作文200字5篇

过春节的作文200字5篇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200字5篇

户外活动的心得体会200推荐8篇

环保演讲稿200字7篇

行政工作心得体会200模板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45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