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分享能够激发读者之间的交流,促进对书籍的多角度思考,读后感的写作能够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表达更加清晰有力,好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论天才读后感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论天才读后感篇1
第一次接触这类探索人类心理和精神方面的书籍,光看书名,就觉得不可思议,两种极端似的,天才与疯子,就像南极与北极,彼此都是极端。
书中介绍的是每一位精神病人情况的例子,通过作者去拜访,录音笔记录,谈话,沟通,精神病人口述,形成访谈式记录。读每一章节的文字,仿佛在看天文学,物理学,量子力学,很深奥不能更深入的理解内容。每一种思想都值得被尊重,阅读中,常常使我跳出惯常的思维,偶尔也会产生共鸣,让我觉得自己好像也偶尔是同类人。比如,有一篇印象深刻,讲述的是主人公常常把人看成动物,可能是月球引力,磁场的作用,我也有类似经验,不过,迄今为止,也就两次,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精神出问题了,哈哈,想想也是给自己思想一次造反的机会吧!
当你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看待精神病人这个群体时,“精神病人”也在审视着我们“正常人”这个群体。
花了较长时间断断续续阅读,以全新的角度审视并思考自己关心的一切—世界本身的面貌以及生命的意义。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事物更迭不息,不管是生命的尽头还是时间的尽头,其实对终究离去的我们来说是没有尽头的',因为正像纳兰容若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的美好,所有的不期而遇,都是永恒的记忆。珍惜每一段记忆,每一种想法,它有它出现的道理,只要不是有伤害性即可!
论天才读后感篇2
我不认为《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里面的人物都是精神病,作者也不这样认为。无论是从唯物还是唯心角度这些患者都提出了让人拍手叫绝的理论。我无法反驳这些理论,就像那些理论物理学家的言论一样,谁又能证明是对的呢,即然你说是这样,为什么我不能说成那样,我不能证明你是错的,同样你也不能证明我是错的。
有一些案例真是直达内心......
许多患者都对量子理论有过很深的研究,下面的理论就是一个女患者提出来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宇宙中,像是一个果冻,精神是这个宇宙的边缘,宇宙是四维的,第四维是时间,我们在连续的时间上,之所以有空间和时间,是因为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我们需要用一些概念去概括和记录说明这个宇宙。精神是在宇宙之外的,我们只有在宇宙的边缘才能理解,但也只是能理解一点。所以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存在的,没有消失过。只是此时的你在此刻。我们处在一个四维的宇宙中,所以我们自身有局限我们不可能搞清楚宇宙是什么,这大概就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还有那个研究玛雅文化的患者,我几乎可以肯定他绝不是精神病,就像作者说的那个,不算他对玛雅文化的研究成果,就算他对研究一种文明的专研精神就足以让我们这些“正常人”自愧不如了。当一个人认真做一件事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灵魂。
有一个患者,当她一个人生活时,她会让自己变成一个孩子,因为她认为那才一个人真正的本我,我们提倡人要努力工作,为什么呢?因为社会需要这样的人,社会又是什么呢?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群居生活,要想人一群人在一起和平相处就必须要定一些规则,人在履行规则的过程渐渐忘记了本我,多么清晰而又无法反驳的观念啊,我甚至觉得现在人一再的提倡简单生活不就是要找到本我嘛。
对里面所说的一些双重人格的故事,在晚上真的让我不敢照镜子,也许你会认为这些人是最像精神病人的人,但可惜我们每个身体内都藏着另外一个你,而且不只一个,当你愤怒的时候,那个暴躁的你就会出来,有时事后你都不敢相信当时你能说出那些话,做出那些事,只是这些人身体内的另外一个自己不受自己控制了,而我们可以由意愿去控制哪个自己出来而已。
论天才读后感篇3
全书以对话的方式叙述作者与一个个“精神病人”的交流故事。每翻起书本,自己就仿佛变成了作者,对面坐着“精神病人”,我们在沟通,在对话。
书中曾多次谈到角度的问题,每个人所看到的、理解的世界仅仅是自己的那个世界。更多更多的世界需要我们去看,去探索。
我在你眼中是疯子,你在我眼中也是疯子,到底谁才是疯子?
书读一半,里面介绍的大部分“精神病人”其实都是在某一方面有着异于常人的'偏执和痴迷,类似于“走火入魔”。他们都有着一堵属于自己的完整的且不可攻破的墙。
花了两天空闲时间急切地将这本书看完了,好像有很多感觉,也不知从何表达。世界上存在着许多未知,我们都无法理解、相信,就像古代的人无法理解现代的生活。
类似一个没有边际的容器囊括着所有,我们称之为世界,我们也在这个容器里以某种方式一直存在着。人类幻想着永生,永生之后呢,可能就是毁灭。
人生总要有点乐趣或执着,不然,人生不就太没有意义了吗?
偶尔一个人的时候,或许是在夜晚躺在床上的时候,会突然想到死亡,会想到死了之后。没有感觉、没有记忆、什么都没有,一切都是虚无的。那个时候会感到极度的恐惧与悲哀,会怀疑人生的意义和追求,从死亡那一刻起,世界上的一切对你来说都没有关系,反正你也感觉不到。
幸好,这种恐惧和虚无只是暂时的,我依然会想到我的亲友、类似我的每一个人、会感受到世界给予的美好。
每一个人都会死去,或许每个人都会害怕,但是又怎样,我们的存在只限于当下的一刻,过去的你不存在,未来的你也不存在,你的思维,想象,一切也只存在于此刻。活在当下或许就是人生哲理,隐忍和低调或许就应该是人生的处事原则。
论天才读后感篇4
每个人看待这个世界都不一样,倘若能尝试从别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本书是通过与“精神病人”的对话,让读者了解到,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与普世的看法不一样,也正是因为特立独行的看法,那些所谓“疯癫”的话语,才真正会触发读者对世界观的思考,这是一个多姿多彩世界,不是因为看到了多姿多彩,而是因为有多姿多彩的思考和想象才多姿多彩。
在阅读本书时,有个感触,到底谁才是精神病?他们逻辑清晰、严谨,思维自洽,又能自圆其说,倒是没有精神异常的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有精神方面的问题,怀疑从始至终都存在,有一章给予了解释和说明,但怀疑变没有减轻,解释其实也是正确的,是这样的:只要不伤害别人的执著,都是不算精神病人,比如说,人有自己的爱好这是好事,当爱好上升到洁癖,大家也能忍受,也无伤大雅,但当洁癖上升到暴力的话,这肯定就是精神病患者,需要治疗了。
其实,不管是爱好、洁癖或者患者,是因为他们有深深的执念,过度的追求,也许正是因为有了执念,才让他们做出了非普通人认同的处理方式,他们往往很优秀,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天才和疯子仅仅一念之隔,而普通人为什么无法做到如此优秀,是因为普通人学会了变通,学了原谅自己的`不足,说白了,是放弃了追求,这到底是对,还是错。
不管对与错,当我们以正常人的角度来看这个群体,而这个群体也在审核着我们,他们对世界的见解,让我觉得,世界大而不同,要允许有不同的世界观,还要有接受和包容的心态,君子和而不同吧。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有了一个思想上的造反、改过、完善的机会,也提升对世界观的认知,感谢作者的努力和付出。
论天才读后感篇5
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这本书,我便试着读了,读后才发现这确实是一本不错的书,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读者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其内容的真实性我并不知道,但我愿意相信是真的,我觉得他们是早出生的天才。(出生的时间合适的是普通人,早一点的是天才,再早的是精神病,我认为。)
我不认为他们说的都是子虚乌有,只是大部分人都不能理解,但我们不知道的就不代表没有或不正确,只是我们的见识达不到而已,就像书中说的:蜡烛照不到的地方不是什么都没有,只是我们看不到罢了,
当看完几个关于物理科幻的章节时,我感觉他们所说的内容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解释一些科学谜题,不管正确与否,思路很新颖。我总是边看边想,仿佛看到了世界真相。对蚂蚁,石头是另一种生命形态的说法让我惊呆了,想法新奇,但逻辑却无懈可击,我们过去的`观念太循规蹈矩了,就像我们一直坚定地认为生命必须要有水,总是用自己来做标准,难免有些狭隘。另外一些哲学的东西也使我欣喜不已。而这书中的好多东西都是我闻所未闻的,一边看一边笑一边醒悟,感觉很好。其中有些做法我真是想尽快尝试(是不是我也有精神病啊)。
这本书不是每个人都有兴趣,毕竟不是谁都想听这些怪人在想些什么又说了什么,但或许只有这些人才能摆脱常规思考吧。即便书中内容不是真的,当本科幻小说看也是不错的啊!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论君子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