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是我反思自己的行为,提升自我修养的有效方式,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反思和总结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进步,下面是好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屈原》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屈原》心得体会篇1
千百年来,屈原伟大的爱国情怀,不朽的传世楚辞和永恒的求索精神一直为后人所景仰。读着世人为屈原所作的颂歌,吟着流传千古的屈子诗篇,一个胸襟如海,才思如江,品德如星的屈原形象在我脑海中愈发清晰了。
读屈原,我感受到他海一般博大的胸怀。海之博大,包容涓滴。即使才能得不到认可,他也从未自弃过。黑暗当道下,屈原身为国臣,心系人民,可悲的是楚怀王不识他一片赤胆忠心,听信谗言将他流放。但屈原以超人的胸怀容纳了这一切不公,将悲愤苦楚深埋于心,继续反抗着黑暗势力。当楚国灭亡的消息传来后,他绝望地抱石自投汩罗江,以满腔赤诚来祭奠那沦丧的故土。他死了,但他的精神不灭,他的死即是他的永生!他抱石投江的那一刻,江水一定是滚烫的,它因屈原滚烫的赤子之心而沸腾!
读屈原,我感受到他江一般奔涌的才思。江之奔腾,诗情不息。在流放途中,屈原将忧国忧民的情怀化为创作的源泉,吟出了震古烁今的伟大诗篇。《离骚》、《天问》、《九歌》、《九章》,字字珠玑,篇篇精华,代代传唱。中华文明的大江大河中,屈原的诗篇永远是熠熠生辉的经典,世代吟诵,传承不息。一字一句,无不凝聚着他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担忧,无不彰示着他高洁不屈的气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艰。”“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句句隽永,发人深省,励人奋进。
读屈原,我感受到他星一般闪耀的品德。星之璀璨,光耀寰宇。小人满朝,黑暗当道中,屈原勇敢地与奸臣作斗争,宁死不屈,他那伟大的爱国精神和忠贞无二的气节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一如灿烂的星辉,照亮了漆黑的夜空,照耀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在过去的黑暗岁月里,中华民族正是凭着这伟大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一步一步走向光明。敌人的铁蹄下我们没有屈服,布满硝烟的大地上,正悄悄绽放着复兴之花,屈子精神就是那高悬的明星,成为华夏儿女在黑夜中前行的指引。
“诗人浩气,报国凌云志。朝政乱权倾欲第,虽死犹荣青史。离骚煜世名诗,满腔血世人知世代后人祭奠,年年端午圆时。”读着这颂歌,我的心有如被汨罗江水涤净了,只是对屈原的怀念和景仰,却愈加深了。读屈子高山景行,仰屈子诗魂风采,吟屈子煜世名诗,传屈子爱国精神,扬屈子高洁品行。我读着屈原,感受着屈原,景仰着屈原,并将一直读下去,感受下去,景仰下去。
《屈原》心得体会篇2
又是一年端午到。包粽子、赛龙舟、饮黄酒……中国各地都在以大致相同的方式纪念这个传统节日。但直到现在,对于端午节的起源民间有着不同说法:楚人纪念屈原,越人纪念勾践,吴人纪念伍子胥和曹娥……最被普遍接受的一种说法是“纪念屈原”说。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流放汨罗江畔的爱国诗人屈原闻讯楚都被攻陷后,悲愤交加,自沉汨罗江。沿岸百姓纷纷引舟抢救,并抛洒食物防止鱼虾伤了屈原的遗体。此后每年的这一天,当地群众都要举行这样的活动,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从此,划龙舟、包粽子成为端午习俗的主要内容,这一习俗也逐渐被人称为端午节的来由。
满怀爱国主义精神和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执着追求真理的理想主义精神及忧患精神的屈原是一位跨越时空、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典范。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伟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屈原在执著追求人生的永恒、价值、理想的时候,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兴衰。然而,屈原的下场却是个悲剧。假如忧国忧民的屈原身在今天,看到今天的中国是如此强大,看到中国人民正在为奥运加油,看到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屈原还有时间去投江吗?
今天的我们是何其幸运,身为中国人,我们既继承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追求真理的光荣传统,我们又与四川的小朋友们共同地流着泪,分担着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今天的我们更懂得了珍惜,爱老师、爱家人、爱身边的朋友!
今年的端午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我们切身体会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意义。今天,我们赞美屈原的爱国主义,弘扬屈原精神,但我们不会忧虑,因为我们相信明天的中国将会更加强大、更加繁荣富强!
《屈原》心得体会篇3
你从几千年前汨罗江中的浪花里走来,与我相视一笑。那深邃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辛酸。捧读你的故事,我仿佛正与你在弥漫着艾草芬芳的小屋里对酒当歌,酒不醉人人自醉。
少年的你,谦虚朴实。
你凭着一纸《橘颂》而红遍大江南北,年纪轻轻便面见怀王,且一见如故,相见恨晚。面对着莫大的荣誉,你不春风得意,反而更发奋图强。怀着一腔热血,你满怀期冀地描绘着你未来的蓝图。
中年的你,正直清廉。
你虽身居高位,却两袖清风。宁愿流放塞外,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你忧国忧民,想改变日益衰落的国家,但无奈,你束手无策。
暮年的你,心如止水。
你被流放到南方,清贫困苦。然而,这小小流放之地当然束缚不了你那不羁的灵魂。你遥望着远方一座座被攻陷的城池,眺望着敌国染血的.铁蹄,聆听着战马的嘶鸣与百姓的哭喊。殊不知,郢都的刀光剑影映衬出你脸上滑落的两行清泪。汨罗江溅起的水花吞没了你的躯体,留下的只有一曲《怀沙》与一江涟漪。
屈原啊,你为何不与奸佞小人站在一旁以获得荣华富贵?为何不默不作声以保全自己的生命?为何不顺从君意更甚溜须拍马?“只因我生下来就是一个铁铮铮的男子汉,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好男儿!虽不跨马提刀,但却字字铿锵;容不得卑躬屈膝,容不得奴颜媚骨!”屈原啊,你是我心中一颗永不落的明星,是一树永不败的繁花。
只见他仰天长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遂策马扬长而去。
尘土纷飞后,只剩一地辛酸的秋叶。
《屈原》心得体会篇4
在中华民族悠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他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星空,是他们支撑起民族的大厦,传承着人类的文明,屈原就是其中的一颗。
屈原,出身楚国贵族,一生忠君爱国、廉洁奉公,是我国古代士大夫与文人精神的写照。他热爱祖国,同情人民,“恐皇舆之败绩”,“哀民生之多艰”。他廉洁无私,忠贞不渝,以香草为伴,以圣贤为师,重“内美”,重“才能”,重“修名”。他敢于斗争,勇于求索,不畏权贵,一心为人民谋福祉。当他年轻的时候,秦国侵扰楚国疆界,他当机立断组织当地青年反抗秦军。遭受谗言而被流放,还是心怀故国,赤胆忠心。他写《橘颂》,赞扬“受命不移,独立不迁”的高风亮节;他写下《招魂》《国殇》,表达他矢志不渝的爱国忧民之情;他写下《离骚》,洁身自爱,一片赤子之心可昭日月,奠基浪漫主义文学诗篇;他知难而进,奋不顾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秦国攻占郢都,顷襄王携带一帮奸臣避难陈城时,62岁的屈原见故国沉沦,一腔爱国热情无法释怀,终于怀石投身汨罗江,给他的悲壮人生画上了一个巨大的惊叹号!他的人格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如今,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屈原精神无疑是一面不朽的旗帜。在当下新肺疫情肆虐的时期,我国大地上也涌现了一大批带有屈原精神的杰出人物,他们果断抗击疫情,不顾生命安危,不畏病魔攻击,誓死保护病患脆弱的生命,谱写出壮烈的抗疫史诗。你看,一批批支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正值青春年少,却剪下了乌黑的秀发,穿上沉重又臃肿的防护服,带上沉闷的口罩,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却仍然要在各病房间来回穿梭,有的累倒在岗位上,还有的'付出了生命。这些可敬的医务工作者们,明知道可怕的后果,但毅然与病毒做对抗。这些受屈原精神激励的炎黄子孙,就像白纸黑字上一枚枚鲜红的指纹,染红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抗疫前线随风飘扬。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屈原,不仅是荆楚大地上的一个精神符号,更是神州大地上闪耀的星光!
《屈原》心得体会篇5
屈原,千百年来,人们用包粽子,赛龙舟,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纪念他。可是,我却并不觉得他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完美,可以说,我对他很不满意。人们,正是因为他的才学,他的许多对国家有益的意见而纪念他,可我,却不能忘记他的一个致命的缺点。
当年,屈原被放逐,因整日郁郁寡欢,才去跳江,使得他郁郁而终。虽说,他是为自己抱憾,为自己的才华无人应答而自尽,但是,我想问一句,他这种 行为正确吗?“跳江”,这是一种正确的反抗方法吗?纵使他一心为国,才华横溢,可唯一的缺陷便是--他懦怯!也许你会说,既然他那么一心一意为了国家,大 胆地提出了那么多建议以致被放逐,如何能说他无胆量?可是,懦怯,不在于他对于国家兴旺的勇敢,而在于他对于种.种打击后的'放弃。跳江代表着他对一切都放弃 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已抛入九霄云外,他面对这个世界,只有逃避,那么,他的头脑、才华、忠诚,又有何用?他的这一举动,真是让人失望无比,一个人,如果 对待事情只有绝望,没有任何的崛起之心,那他如何成就伟业?跌倒1次要从第2次爬来,跌倒2次要从第3次爬起来……跌倒100次要从101次爬起来。屈原 虽然“跌倒”了很多次,也“爬起”了很多次,但他始终没能坚持下来,他没有坚信着自己总有一天不会再“跌倒”,会如山一般屹立,他干脆不再“爬起”了,就 是这样,他失败了。仅仅留下了那样一篇《离骚》,绝唱千古,书写着他一生的遗憾。
虽然人们一直赞扬着他,但是,我赞扬他的忠心为国,也鄙夷他的放弃懦怯。
《屈原》心得体会篇6
读完《屈原投江》这篇文章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用自己的生命报效祖国。
当屈原得知朝中的几位大臣贪得无厌,便想向楚王揭发他们的真面目。那几位大臣得知屈原此举之后,怀恨在心,就在楚王面前尽说屈原的坏话,来个恶人先告状。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楚王居然信以为真,革了屈原的职,从此不在重用他。
屈原被革职后,依然不忘祖国,千方百计地去劝说楚王,可他那时什么也不是,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他的朋友也曾多次劝说他到别国去求职,以他的才华,还怕别人不重用他吗?可屈原一根筋,什么也听不进去,一心想着怎样才能不让国家一天一天衰落下去。
公元前278年,秦国打下了楚国的国都,屈原伤心得放声大哭。五月初五那一天,他抱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了。渔民得知后,便去打捞他的尸体,却什么也没找着。
屈原为了保持自己的'高洁,给后代留下了一个忠贞爱国的典范。在抗日时期,也有许多伟人令我敬佩。
杨靖宇被几个日本人逼进了深山,没有食物,只好吃棉絮、啃树皮。当他被活活饿死时,那几个日本人解剖了他的肚子,他们惊呆了,里面全是棉絮和树皮。
还有一位英雄的母亲。日本人一次次地盘问村民谁是马本斋的老母亲,若是再不说,就让他们统统死掉。村民依然没有反应,日本人急了,一下子杀了好几个人。马本斋的母亲想去承认,被村民拦住了。老太太忍无可忍,叫了起来。老太太被他们“请”走了,村民也脱险了。
日本人盘问了老太太无数次,可她什么也没说。经过几天几夜的不吃不喝,老太太躺下了。她临死前告诉村民转告本斋,对待日本人不要手软,不能让他们再作威作福了。
为了祖国,古人能视死如归,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也不是吃闲饭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地一点儿也不错。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祖国真像一个大家庭呀!这个大家庭需要我们一起去维护它,共创造美好的未来。
《屈原》心得体会篇7
“屈原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题记遥望历史那双深邃的眼睛,我看见了你-屈原。你站在汨罗江边,面容憔悴,形容枯槁。你心里所想,只有我知道:对楚王的恨,对楚国的爱。
你所写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万人敬仰你可知道?天有不测风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没想到,你也没想到,你凄凉的爱竟换不回一丝回报,他们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你受尽了屈辱,你受尽了不公,你受尽了诽谤!于是你被排挤了。你的心在滴血!最终你还是选择了与日月同辉。你在风中行走,你赋《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众女疾余之峨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没想到你输得一败涂地。但,你依然直道前行,你竭忠尽智,你心里怎能无怨无恨呢?你最终选择了与汨罗江共存亡。你在江边徘徊,面容枯槁。
你终于想汨罗江道出了心中的不快:“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你宁可与那你那日月争光,宁可藏身海底,也不愿蒙世俗之红尘。你的愤怒,掩埋了汨罗江;你的不朽与日月同辉!于是你纵身一跃。。。。。。我相信你的选择是正确的,你已经看破红尘,匆匆的来,为何不匆匆地走?一生几多轮回,你锁眉,坠落。看那江底,万丈金光的,就是你屈老夫子,你宁死也要和楚国在一起,永不分离!蓦然回首,回想那些抹不去的记忆,屈原,我懂你!
《屈原》心得体会篇8
翻开泛着油墨香的书卷,静静地看,细细的想,似穿越了两千年的阳光,阳光下有你。
你一袭白衣,任乌发垂在胸前,似有无尽哀怨。你抬眼,望了望依旧清澈如洗的天,纯净的眼眸无法承担太多的悲戚,只好化作两行清泪。
他们不懂呵,不懂你为何如此执着,不懂你为何不肯去沾染酒污。而你,也只好空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我想,那一刻,你是否在想朝堂上,你那高高在上的王,为何不肯听你言?你本该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三闾大夫不该是你。
抱着一块冷石,你毅然决然走到汨罗江畔。他们说你极端,他们说你消极避世,他们说你心胸狭隘。他们不懂呵,不懂,你只是不忍让家园变成荒芜,你只是不忍看到那个败迹,你只是不忍走向注定了的结局。
那为何,不随波追流呢?
我似乎看到你用哀怜的目光看我,是啊,该怎么让凡人们懂得呢。你不是不懂那官场生存之道,只是不愿看那宿命风干美好。
近似疯癫的伪装,只是不忍清醒着看这世界。
你笑,甘心沉于汨罗。早已分不出你的泪,只因爱得太过深沉。你也知道,只要你回头,有那么多的选择:做一个隐士也好,周游列国也罢,没有人非要你死。但,你又怎肯呢。
你叹,你恨,你泣。叹他们不肯挺起脊梁,恨自己已无力回天,泣国破之日已可待。楚,你一个人的楚,已风雨满楼。仿佛,只要轻轻一推,便已化为废墟。
就这么沉沉的安睡吧,屈原。历经沧海桑田,你已得到永恒。历史,会一直记得你。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支部心得体会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