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工作一段时间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工作心得,心得体会是记录内心情感以及对待事情看法的文章,好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老子读老子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老子读老子心得体会篇1
“我”是谁?这是个千古之问,标准的答案也许永远都不会有,因为每个人都有对自我不一样的认知。
说到认知,我们不妨从“认知”的角度来寻找一个比较简单的答案:所谓“我”,就是认知世界的出发点,是认知主体的角色扮演者。这个认知主体是相对于认知对象而存在的。世界是万物混成的综合体,其实“我”也是“万物”的其中之一,当“我”作为认知主体把万物除“我”之外的部分作为认知对象时,就有了“我”。
哲学上有主体、客体的概念。“我”就是主体,“我”的认知对象就是客体。“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当一个婴儿还没有“我”的意识时,他的认知是“沌沌兮”即混沌的,混沌的世界没有所谓主体和客体的划分,是“有物混成”,是“混而为一”。
“混沌”
自然赋予了一个人扮演和充当“认知主体”的角色,当一个人把“自我”和认知对象区别开来的时候,“我”就诞生了。我在学习《道德经》的时候,曾经把“道生一”的“一”理解为“我”,因为只有有了“我”,才有了“我”与“你”、与“他(它)”、与“万物”的延展和派生。当然,这样理解是不符合主流的,所以一直没有写出来。但这个理解却是非常合乎实际的,所以这个理解我到现在还没有放弃,因为这是比较合理的解释之一,比什么阴阳二气要合理得多。
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并牢牢记住以上这句话所表达的事实和原理,这句话包含两个要点:一是“我”的认知总是从自己的主观思维出发,哪怕你说我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那这个客观的立场也是你从主观出发的客观立场;二是“我”的认知对象对于“我”来说就是客观存在,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哪怕这个认知对象多么的主观和不合实际。
我们拿《道德经》研究作为例子。某甲认为“道就是一块石头”,我们都知道这种理解就是胡说八道,但某甲既然这样认为并且讲出来了,而且出了一本书,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道就是一块石头”,那么“某甲认为道就是一块石头”这件事,对其它的读者(认知主体)来说就是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是相对认知主体来说的,是不以认知主体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以自己的方式呈现,这就是万物的“呈现之道”。所以“呈现之道”不包含一切概念,没有对错,没有善恶。
庄子说“道在屎溺”,如果说道是一个上帝一般的存在物,那是不是可说“上+帝在屎溺”?
认知主体对客观存在进行主观认知,这就是“发现之道”,然后再进行主观加工,这就是“表达之道”。
提示:认知主体还可以将自己即“我”作为认知对象,这种自我认知在《道德经》中的表述是“自知者明”,佛学称之为“观”或者“观心”。认知主体是以个人为基本单位,但可以扩展到一个集体和整个人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沿着这个思路扩展思考。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中的三个“道”就依次对应客体万物之“呈现之道”和认知主体的“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万物以自己的方式展示“呈现之道”,认知主体(人类、集体、个人)以自己的“发现之道”进行认知,并将认知的结果以“表达之道”进行动态发布。我们结合人类的发展史以及个人的成长历程来看,是不是一直在进行着“道可道,非常道”这项工作?
以上事实和原理告诉我们:
第一,“呈现之道”是不以认知主体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
“我”在生活中的认知对象有物、有人,物是死的,我们只要按照物的习性和规律与其相处就可以了,麻烦的是“你”和“他”。“我”的认知对象“你”和“他”,本来也是作为认知主体而存在的,大家的认知都是从主观自我为出发点的。“你”和“他”如何呈现(或者说如何表达),是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二,所以认知主体所能主观改变的,只有“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
认知对象的“呈现之道”虽然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但“我”的“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却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就得出一个结论:世界因自我而改变。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你的“发现之道”不同了,就会看到不同的世界;你的“表达之道”不同了,就会向世界呈现一个不同的自我。
比如有个人说了你的坏话,或者还没有说出来,而是心里在想着你如何如何不好,这是此人的表达和呈现之道,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个事实被你发现了,你最终的表达结果是什么呢?这取决于你的主观意志,你的主观意志才是改变事情走向的唯一因素。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世界就是你的镜子”等等,其原理就在此,一个人有怎样的“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就有怎样的“呈现之道”,所谓因果,就是这样的一个闭环。“我”处于万物环壁之间,“我”之外的“万物”是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首先承认自己是一个无知的“弱者”,像水一样无形无心,随方就圆。你自觉地融入并熔化于这个世界,世界才不可能将你粉碎。
忘了是哪位学者说过: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自毁倾向。这话虽然偏激却是极有道理,隐含的道理就是:每个人从主观出发的认知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的倾向,而主观的倾向总是使自我的“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偏离正确的方向。所以,自然赋予“我”的认知能力是一把双刃剑:当自己有稍许成功时,大多数人误认为是“我”的聪明;而当自己失败时,却将责任归咎于“我”以外的环境。孰不知,成功与失败,其实是自己的纠偏能力在起作用,而不是聪明或者愚笨。为学日益还要为道日损,没有为道日损,学到的东西越多越是添加更多“自毁”的和炸药和催化剂。
那么应该有怎样的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呢?一是无为和不言,二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无为、不言”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两句话其实表达的是同一个含义。
“无为”和“反者道之动”是针对“发现之道”的方法论:既然认知对象的客观存在对于认知主体来说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那么“我”在认知它们的时候,就不能我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是要站在认知对象的立场上(即客观的立场)来认知事物的本质。所谓“反”就是换一个视角,将从主观出发的视角换成从客观出发、从认知对象出发。
“不言”和“弱者道之用”是针对“表达之道”的方法论:既然“我”对事物的认知总是不可避免地从主观出发,那么我在向外呈现自己的表达时,就要淡化自己的主观意志。“不言”并非不说,而是说出来的话不要太主观;“弱”也不是示弱,而是弱化自己的主观意志。
无为和不言、反者道之动和弱者道之用,是《道德经》的主干,整部《道德经》就是围绕这个主干展开的。理解了这个主干,其它概念和章节即可迎刃而解。所以,我们说《道德经》重点是“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反者道之动的“道”就是发现之道;弱者道之用的“道”就是表达之道。至于万物的“呈现之道”是作为认知对象而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多数解读者皓首穷经想去探秘“呈现之道”的本质和真理,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搞清楚探秘是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发现之道”和“表达之道”,这才是“道”的要义。而不是去寻找“道”到底是一个什么存在。
敢问道在何方?就在脚下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道”真的是一个存在物,是一个标准或者尺度,是一盏明灯,是某个真相,是一个如同上地一般的存在……那我们人类其实不需要苦苦去努力干其它的事情,大家只要行动一致地去找到这个“道”就可以了,这样不就一劳永逸了吗?因此,所谓“道”,我认为,其实是认知的一个遵循,思维的一个方向,行为的一个导航,就像我们在暗夜里行走,只能根据星空给我们的指引,根据微风给我们的提示,根据山峦兽鸣给我们的引导,从而作出向东南西北行进的选择。这时你能说北斗七星就是“道”吗?风雨山川就是“道”吗?可以说是,但也不是!其实,道就在脚下,你的选择才是“道”。
读老子读老子心得体会篇2
道德经是一部言仅5000字的中国古代哲学巨著,它虽是老子所著,但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由老子从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道是道理,德是品德。道德经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道德经既有社会科学,也有自然科学的道理。明白了道德经,个人、家庭、国家、世界都能够少走一些弯路。保护地球,长治久安。
道德经中的道与无为提到的比较多。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运行变化的发展规律。无为,就是事物在循着它的规律发展的时候,不要人为地干涉它。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管,无为就是把握规律,顺势而为。
对于个人来说,道德经的内涵就是带着一颗爱的心,随性而为。不刻意去追求什么,尽量怀着善良的心去做事。一个人学会做人了,有爱的心,而且能够认清事物发展的规律,认真去做事,想不成功都难。
人必须有信仰,才会不容易偏离方向。有信仰,懂科学,就不会偏离方向。关于做人,一个小孩长为一个大人,它应该秉着什么信念来成长,我从我同学的博客中找到了答案,我认为非常经典。
小宝,妈妈相信随着你的成长你会懂得很多待人处事的道理,你会接触到这个纷繁的世界,你会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你会有自己对世事的判断和鉴别能力,你也会有自己逐渐清晰的人生观,妈妈不会过多地要求你和束缚你,何况妈妈至今也对很多事情感到迷茫和模糊,妈妈也在不断的阅历和成长,也还在逐渐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但妈妈知道一点,人内心要有自己的信仰,那就是做一个正直、善良、有爱心的人,妈妈也希望你如此,只有这样你才能拥有内心的坚强和力量,妈妈现在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对你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强大你内心的力量,妈妈相信拥有了内心的坚强和力量,你就可以是一个快乐的人,这也是妈妈唯一的诉求。虽然妈妈今天对你说这些还为时过早,但妈妈希望有一天你能读懂的时候,别忘了妈妈的话。
对于一个家庭,那就是大家都怀着善心做事,而且不要把自己周围的人往坏的想,你是一个好人,别人也没你想的那么坏。互相理解,互相沟通,这样就避免了很多矛盾和冲突。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要怀着爱的心,把握规律,顺势而为。举几个例子,比如龙泽站很多摆地摊的,有卖吃的的,有卖小玩意的,搞得周边环境是不太好,所以,过一段时间,城管会过来清理一下,过一段时间又出来了。那么这件事情城管要不要管?我认为不应该这样来管,那些人也都是靠劳动吃饭,辛辛苦苦出来赚点钱不容易,有的年龄也比较大了,整天被城管驱逐,不能乐业,他们也是要生存没有办法,如果有更好的环境又好又体面的工作,他们难道非要在那摆地摊?而且地摊摆在那是有它存在的价值,有人买啊。如果不让他们摆地摊,难道让他们去偷,去抢,去犯罪?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让他们摆整齐点,别影响交通,完了让环卫工人打扫干净。对了,最近好像龙泽站又有摆地摊的了,国家也许已经不限制了。劳动人民都是光荣的,尊重每一位劳动人民。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自己要尊重自己,人与人之间也要相互尊重。
关于淘宝网,淘宝网有利有弊,淘宝网上有卖名牌假货的,有买到假货识别出来的,很生气,恨淘宝啊,那这个假货店应不应该关闭啊?不应该,因为有市场啊,很多人想少花点钱买名牌,那么买到了没有识别出来他穿着用着很开心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淘宝里也有很多又便宜又好的东西,就看你会淘不会淘。淘宝门槛低,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为维护社会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动车这东西,它也是顺势而生的,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阶段,为什么要修动车,村里挣不到钱啊,人都往城里挤,交通就拥挤了,就得修动车,动车架那么高,跑那么快,出事的几率还是相对比较高的。现在动车不修了,国家开始发展中小城市了,保持平衡。
一个国家也是要怀着爱心,循着规律,顺势而为。
关于地球,科技发展与环境恶化似乎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难道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人类,地球生物,甚至地球都要走向灭亡吗?
其实地球这个星球上生物的存亡,关键就看地球上的现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人类中善人与恶人的博弈,善人多了,爱护这个地球,那还有救,否则平衡一旦被打破,地球不行了,大家一起玩完。
但是,善人恶人都是相对的,善人也有做错事的时候,恶人也有好的一面,他们有时也会变化,恶人变好一点,善人又坏了一点,或者更坏更好。
宗教这个东西是个好东西,它教人心向善,虽然被崇拜对象的样子不同,精神内涵都差不多。但是宗教有它的局限性,宗教把被崇拜对象物化了,其实那个佛也好,耶稣也好,都不客观,其实就是地球和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土地,水,空气养育了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就像一张巨大的错综复杂的网。其实凡事都有因果,只不过果出现的早晚而已,有的我们一眼就看到了,有的只看到了果,要追踪不止一个物,跨越很久的时间,才能找到那个因。
平天下,并不是谁来统治天下,其实就是大家都懂得道德经的精髓,那就是爱,爱所有的人,所有的动物,所有的植物,爱东西,珍惜东西,懂得分享,不浪费。爱地球。物尽其用,人尽其材。大家都做一个有爱心懂道理讲道理的世界好公民,安居乐业,没有战争,团结和谐,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大家共同爱护这个地球,把握规律,顺其自然,地球也就保住了。珍惜地球,别到火星上去了,别把地球破坏了就一拍屁股走了。火星上有合适的水和空气吗,它那小小的地心引力在上面站的住么。珍惜你所拥有的,爱护地球,感恩地球。
读老子读老子心得体会篇3
老子,春秋末期人,又叫李耳。在神话里面,人称太上老君。老子名下有一本书,以前叫《周书》,后来叫《道德经》,这本书从产生出来,就被视为奇书。然而人们一直弄不清里面都说了些什么,到后来就众说纷纭,基本上是千人千面了。到现在,各种译文已经称不上是老子的原意了,叫做读后感也许更恰当。
我接受到的那些观点,有许多非议《道德经》的地方,把老先生评议的很不地道。就感到很困惑,也想去亲自体会一下老先生的话。以下是我通读经-文后的一点感悟。
老子说:道理都是可以遵循的,但我的道理和以前的那些理论不一样。
我这些理论叫个啥名呢?也确实有个名字,但不是一般的名字。
我用‘无’这个词,来解释天地万物的开始,我用‘有’这个词,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来源。
所以,我经常提到‘无’,那是想观察万物生成的奥妙,本来没有,为啥却又产生?
我经常提起‘有’,那是想观察万物为啥这么不一样,本来存在的东西,为啥却又消失?
‘有’和‘无’,这两种现象,有一个共同根源,只是名字不一样。这个共同的根源就是‘变化’,变化又变化,这是事物产生和消亡的原因。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美,就去弄得美一点,虽然也好看了,但不是真美。都知道善能得人心,就去做几件善事,虽然也是善行,却不是真善。自然界的事物,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转换。长和短互相呈现,高和低有比较才显明。音和声互相配合,前与后总是相随。
圣人治理天下,采取的政策,都是不和民争利益政策。
从来不口口声声的强调仁义,闭绝空谈,只是实实在在把最仁义的事做出来给天下人。
万物刚刚兴起的时候,不会表示占有的意图’,万物产生出来了,也不认为有自己的一份。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勤勤恳恳地辅助万物的生长,认为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不求回报。收获的时候,更不据为己有。
他不据为己有,但谁能把他的功劳给忘了呢?在人民的心中,他的功劳最大,因此他的收获也最多
君王不贪恋钱财,百姓也不用为钱财犯愁,就不去争夺财产。君王不爱珍宝物,就不会去搜刮民财,民众就不必去偷窃。君王不为所欲为,天下民心就不会大乱。
所以,圣人治理的天下,民众都没有什么负担,一心一意的务农做工,每天都能吃饱喝好,没有其他的闲心杂念,只希望把身体养好,多活几年。
因为经常都是让民众没有其他的闲心杂念,也没有更高的欲望,即使有几个狡诈的人想作乱,也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采用不扰民的政策,天下没有不太平的。
不争的表现,无处不在,但使用的时候并不显得多余。它蕴藏深厚呀,好像是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它十分隐蔽,没有
锋芒,没有纠纷,没有光辉,如同微尘。但很明显,在各个领域都存在。我可不明白它从哪里来,应该是比天帝产生的更早。
如果天地不仁义,就把万物当作草编的狗,随便折腾,天下一片萧条。
如果圣人如果不仁义,就把民众当作草编的狗,任意奴役,折腾的死去活来,天下一片衰败。
天地之间的事,是不是有点象风箱呢?虽然空虚,却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越是合理的使用,产出的效益也越多。采取了那么多的建议,国家还是这么穷,为什么不采取修养生息的政策,让民众好好生产呢?天地之间,养育五谷的元气是不会灭的,元气是变化产粮的源泉。元气产生的地方,是天地的根源地,那里能连续不断的产生,好像储存了许多许多,永远也用不完。
只要用来生产粮食,粮食那里会能用完呢。粮多则国富。
天长地久。天地为什么能存在这么长久?因为它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能长生。
所以,圣人总是先想着别人,收获反而比别人多,总是不顾自己,反而身无损伤。不是因为他无私吗,反而成就了他自己。
最上等的善行好像水一样:水能让万物都得到好处,却啥也不争,反而处在大家都不喜欢的地方,这样的品行和‘道’很接近。
住处,选在大家都不争的地方;心胸,象深渊一样有涵养;和人来往,处处友爱宽厚;说过的话,必定保持信誉;品行端正,善于治理;做事情,能发挥大家的长处;
准备行动时,能看准时机。
只因为从来不和谁争,所以没有怨恨。
想把财物聚敛到十足有余的程度,不如适可而止。
财物太多了,掩藏不住,竟然露了出来,就不可以长久保持着。金玉堆满屋子,没有谁能守祝富贵了又骄傲奢侈,就给自己种下灾祸。
一件功业成功了,赶快从功名里面脱身,默默做下一件事,这是符合自然界的规律的。
让迷惑的本性回归到真理上来,能不再离开真理吗?一身正气,能达到婴儿那样的至柔程度吗?清除内心的杂念,能做到一尘不染吗?爱民治国,能不和民众争利益吗?制定的各项措施,能温和一点吗?明白许多道理,能不用来欺诈民众吗?
有所生就要有所养,生出来的东西不去占有,做的事情也不求回报,长成了也不去参与分配。这是具备了明白事物变化奥秘的品行。
读老子读老子心得体会篇4
今天偶然读《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后有感颇深,便与之分享!
善为何物?难于言说,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说。
水乃平常之物,举目所及,比比皆是。水虽平凡,却蕴含非凡智慧和品性,远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为也,地球,亦水所为也,万物生长,皆赖于水。水有如此之功,然并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馈。水,恩泽万物而不事张扬,惠及众生而德行谦卑,总往低处流,总往底下钻。
水,不与万物争,不与人计较,你进,她退,你挤,她溢,能屈能伸,看开,大气,超脱,逍遥,故无诟病,少非议。
水,形易变而性难变。倒杯里而成杯之形状,倒碗里而成碗之形状,倒锅里而成锅之形状,外形虽成了别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弃该放弃的,坚守该坚守的,外圆内方,灵活自如。
水,看似无力,实则有力,表面软弱,内心坚强。坚硬易折,柔软耐久。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以柔克刚,以软胜硬。
低调,不争,适应,柔韧,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谓道,水即是。
附老子《道德经》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何谓道,水即是。
读老子读老子心得体会篇5
今天终于把道德经读了100遍,终于摆脱了被债主催的感觉。让我们尽全力写一篇博客。
但是刚看的时候看多了晕倒了;越读越经文,感觉每天的失落。被古老师逼着写博客让我想起了读研时的趣事。
当时我们戏剧专业一共3个导师,每个导师有1~2个研究生,一共4个人。所以所有的课都直接去老师家。有时候上课讨论名剧的课文,有时候老师放cd。看碟片当然很开心。没想到,老师拿遥控器的时候,愣了一下。“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段!”顿时懵了。毕竟看碟的时候,看剧是感性的,需要的是共鸣效果;突然大脑要切换到理论分析和逻辑思维,处于空白状态,就要搜索大脑的每一个角落去回忆可用的情节,寻找可用的理论框架。再看完碟片,感觉有点抖索。我时不时用眼角看看老师要不要拿遥控器。我看剧的时候也尝试调动一些脑细胞做一些分析,但是后者基本上很难做到。老师停顿的时候,我们四个人总是不知所措,不喜欢看。
读《道德经》写博也很难。读圣经的时候,随着次数的增加,越来越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漫不经心。按照照顾老师的理论,不需要动脑,总结事情写博一定要动脑。当你在两者之间切换时,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到失落。
我们挤一点“牙膏”:
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因为我们的身体和生活条件在“不断增加”,我们的精力会更多甚至完全投入到外在的东西上,比如“为了学习”,比如追求名利。在那个阶段,我们满怀雄心壮志,意气风发,痛斥方遒,相信人定胜天,相信人定胜天,相信“我能行”。但是当我们的身体、事业、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在慢慢衰退,也就是“日薄西山”的时候,大家就会转向内心,也就是“求道”。具体的道虽然多种多样,但可能是儒、道、佛、基督、心理学、瑜伽、其他灵魂的鸡汤,也可能是大法。看到我不行,人的终结就是神的开始,道的开始。
读老子读老子心得体会篇6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高额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当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杰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终其一生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靡不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当下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越来越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盛气凌人、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消极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点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合意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生活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过,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