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范文网 >心得体会

部队19大精神心得体会7篇

无论在生活积累了什么样的感受,都是要写入心得体会中的,在我们学习之后,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自己的感悟,以下是好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部队19大精神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部队19大精神心得体会7篇

部队19大精神心得体会篇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行动纲领和政治宣示,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坚定的制度自信。2019年11月23日,中共云南省委、求是杂志社在昆明联合举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陈豪、求是杂志社社长夏伟东参加研讨会并致辞,来自全国各地10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广泛交流,为推动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凝聚思想共识、夯实学理支撑、贡献智慧力量。

一、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一件具有标志性的大事,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为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制度保证。与会同志指出,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制度稳则国家稳,治理强则国家强。全会深刻把握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方位,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充分发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提出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工作要求,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牢靠而持久的制度保证。

为更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重要安排。与会同志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临的历史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也前所未有。全会强调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对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保持战略定力、战胜艰难险阻、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为中国之治成功经验上升为系统性制度成果提供根本遵循。与会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制度自觉和卓越治理能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开拓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建设有效制度有机统一起来,及时把治国理政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实践经验转化为成熟、系统、定型的制度成果。新中国成立7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重大命题,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开创了中国之治崭新图景。全会通过的《决定》,为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国家制度、开辟国家治理新境界擘画了蓝图,规划了路径,指明了方向。

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好制度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与会同志指出,全会通过的《决定》,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制度学说的新发展。中国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为人类开启了制度选择的多元化时代,为人类制度文明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与会同志认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集中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13个显著优势,深刻揭示了中国发展奇迹背后的制度密码,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一重大问题,更加坚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与会同志指出,一个国家的制度和治理体系管不管用、有没有效,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用了数百年时间,其制度才慢慢成熟和定型下来,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制度体系。中国仅仅用了70年时间,就构建起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辅相成的全面、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制度体系,推动我国取得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与会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闭门设计、凭空想象出来的,更不是照抄照搬别国的制度体系得来的,而是从党领导人民历经艰辛曲折创造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成就中得来的,尤其是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得来的。这一制度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传承了5000多年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又吸收借鉴了近代以来各国政治文明成果特别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更凝结着近10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是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的科学总结和提炼升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国家治理各个方面。与会同志指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实现的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有利于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能够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能够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能够把我国军事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等等。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需要推动制度创新。与会同志指出,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建设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把握守正与创新的辩证法,既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又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既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把握党和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走过的道路、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能脱离世界文明发展的轨道,要尊重制度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学习借鉴各民族创造的优秀制度文明成果。

三、更好地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与会同志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制度是否优越和成熟,是否成型和先进,归根到底要用治理的效能来说话。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狠抓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特别是深入学习好、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挥出治国安邦的巨大效能。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与会同志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科学制度体系中,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而居于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这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一条根本经验就是,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的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切实提升制度执行能力。与会同志指出,制度执行能力的强弱、制度执行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制度优势能否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决定》对加强各项制度的执行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释放了着力加强制度执行的强烈信号。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强化制度意识,着力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发挥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要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要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让严格执行制度、善于在制度轨道上推进事业者上,让违背制度、破坏制度者下,树立鲜明用人导向。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与会同志指出,国家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尤其重要。加强四个治理是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方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不行,顾此失彼也不行,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依法行事,努力做到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注重实效。

部队19大精神心得体会篇2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根据办机关党委的统一安排和自我学习,紧扣邓保生主任在省台办处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所作辅导报告,拓展了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化这两个重大政治论断的认识,深化了对新时代我们党的历史使命的认识,也深化了推动全省对台工作创新发展和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对过去五年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作出了准确判断分析,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旗帜鲜明、思想深刻、求真务实、部署全面,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历史贡献就是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并通过党章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总结过去五年对台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重要理念、目标任务、原则方针和主要措施,内涵丰富,思想深遂,体现了我党对台大政方针一以贯之的坚定性、与时俱进的开创性,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新理念新主张新要求,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做好新时期对台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新时期对台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形势下,全省对台工作系统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和中央对台决策部署,积极作为,为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一名对台一线工作者,就应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豪情和动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具体要做到:

一是思想要坚定清醒。通过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兴旺发达关键在党,民族的全面振兴关键在党。坚定,就是要旗帜鲜明,坚定理想信念和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种意识,自觉增强政治觉悟、把牢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就是要强化定力,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清醒,首先要对工作中面临的困难、挑战和不足有充分的估计,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其次要有理性,讲科学、有章法,会统筹、能兼顾;第三要望得远,顺利的时候不掉以轻心、沾沾自喜,遇到难事的时候不惊慌失措、手足无措。

二是学习要孜孜以求。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结合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首先要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着力在掌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学深学透上下功夫、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各项工作。同时,要适应时代进步和形势发展的要求,自觉加强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学习,既读有字之书、向书本学,又读无字之书、向实践学,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把改进作风、优化服务、促进发展作为学习的落脚点,在推动重点工作的落实上下功夫,激发全处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三是工作要积极有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关键在行动,归根结底要落到一个干字上来。秘书处作为全办综合协调部门,在今后工作中要始终把综合协调工作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对本办重大工作部署、重要会议、重大活动,认真组织,积极协调,抓好落实,使各方面工作相互衔接。对工作中重大的、敏感的、政策性强的问题和事情,主动向领导汇报,提出合理建议,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中想问题、办事情要着眼于大局,着眼于事业,着眼于团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多向领导汇报、多与同事们沟通,多商量,多尊重,形成工作合力。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求真务实、苦干实干,以一流的精神状态干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部队19大精神心得体会篇3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这几天,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反复研读、深刻领悟,在心情振奋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要切实增强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引导党员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迅速兴起学习贯彻的热潮。在此,结合当前企业工作实际,谈谈自己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

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放在首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我们之所以能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

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定制度自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我们要深入领会这一重要论述精神,始终坚定制度自信,在党xx坚强领导下,确保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执政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要求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要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基层党组织,更应该要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积极作用等,实际上就是要求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的执政理念,这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方法和要求。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的论断,不仅是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立场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体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遵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是要着力践行、落地生根,成为活生生的发展现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只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在发展实践中的贯彻落实。因此,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依靠、动员和组织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另一方面,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要的价值理念,结合企业实际工作,着重解决好身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此而不懈努力工作。

四、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作为基层一线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健全完善学习机制,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坚决贯彻落实党xx重大决策部署,确保党xx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把政治问题作为修身立德、做人做事的根本问题。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筑牢思想之堤,增强拒腐自觉,厚植不想腐的土壤。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坚定理想信念宗旨,加强党性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开创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新局面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部队19大精神心得体会篇4

2019年11月15日下午,中信所党委组织召开所领导班子中心组集体(扩大)学习,集体交流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体会。所党委书记赵志耘主持会议。

在会前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t;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基础上,各位所领导分别就学习《公报》《决定》《说明》交流了心得体会。

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党站在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际国内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的重大发展,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

大家一致认为,认真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并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推动科技创新领域治理的制度化科学化法制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对于推动中信所增强发展信心、坚定不移推进世界一流科技信息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大重点业务的巩固提升和新兴业务的开拓创新具有保驾护航的战略保障价值。

大家一致认为,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工作者都提出了更加迫切、更高的要求。中信所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参与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公益性支撑服务机构之一,必须进一步强化政治机关意识、重拾斗争精神,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不断提升全所干部职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向心力、战斗力,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认真做好中信所各项改革发展工作,不负国家赋予的重要使命。

部队19大精神心得体会篇5

“有片大海叫青海,有座大山叫高原,有支队伍叫红军,孕育精神是老高原……”10月中旬以来,青海省黄南军分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开展“弘扬新时代老高原精神,立足本职做贡献开新局”系列活动,引导官兵常固精神之钙、持续激发工作热情,为军分区转型建设蓄势助力。

“铁心向党、热爱青海、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建功高原”是新时代老高原精神的深刻内涵。谈及开展活动的初衷,该军分区政委余华勇深有感触地说:“一代代高原官兵不惜舍小家顾大家,甘于吃苦吃亏、甘于牺牲奉献,先后有3000多人将生命永远留在高原,不少同志还患上终身难于治愈的高原疾病,这种精神是宝贵的财富,更是广大高原官兵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

这个军分区所辖区域平均海拔3300多米,自然环境艰苦恶劣,他们坚持用老高原精神教育和激励官兵,不断坚定广大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利用官兵调入报到、文职人员上岗等时机,组织大家参观军史馆、荣誉室,把党史、军史和老高原精神知识编印成册,作为党课团课教育资料,举办“老高原精神在我心中”读书演讲比赛,强化官兵对新时代老高原精神的理解认同和日常践行。

该军分区充分利用驻地周边红色资源,组织官兵赴黄南州党群服务中心、尖扎县昂拉千户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循化县红光村西路军纪念馆等地参观见学,聆听西路军被俘战士与马匪进行殊死抗争的故事,引导官兵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汲取营养,增进对党和军队的真情真爱。

“节假日派出机关干部上高原代职,为官兵集体过生日互送祝福,对家庭困难人员进行组织帮扶和爱心捐款……”说起军分区制定的暖心举措,年初刚从外单位交流来的干事金严海向笔者娓娓道来。为进一步激发官兵和文职人员扎根高原、爱岗敬业的热情干劲,他们还常态开展“送温暖、促备战”活动,下大力为官兵减负帮困。

行动是最好的表率,更是无言的命令。该军分区党委立起“高原苦不死、苦干战高寒”“看我的、跟我来”示范导向,坚持新官理旧账,硬起手腕强力推动12起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先后投入380余万元,解决了基层武装工作体系、战备训练基础设施等11个练兵备战方面的重难点问题。广大官兵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投身主责主业信心更足、干事创业氛围更浓。

“像熔炉燃烧,凝聚蓬勃力量,如鸽哨声声,吹响强军梦想……”,铿锵豪迈的歌声,唱出了高原官兵的心声,是高原军人最真实的写照。近年来,该军分区按照“把握主动、聚焦主业、担当主责、发动主体”的转型建设思路,在举旗铸魂、练兵备战、试点建设和抓基层打基础等工作中成绩斐然。特别是在前不久省军区组织的军事考核中,军分区官兵有的不惜推迟婚期,有的主动提前结束休假参加考核,表现出了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李国章 张泽众)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拾奇

编审:姜雨亭

通联: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

部队19大精神心得体会篇6

写在前面

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

在高寒缺氧的青海,有一种精神,历经风雨磨砺,以百折不挠的姿态屹立时代潮头;有一种精神,撼人心魄,以生生不息的力量扎根雪域高原;有一种精神,砥砺前行,以锐不可当的朝气引领官兵踏上强军征程。

这种精神叫老高原精神。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一代代高原官兵用忠诚、奉献、创业的豪迈气概诠释着“热爱青海、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建功高原”的老高原精神,高擎起这熊熊燃烧的精神火炬,烛照前进征程上的信仰高地。

在改革强军的时代大考面前,青海省军区党委始终牢记习主席关于“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谆谆教诲,组织官兵广泛开展弘扬老高原精神系列活动,用好传家宝,提振精气神,积极投身强军实践,用行动回答好一系列现实思想拷问。

从容面对得与失——

越是迎接大考,越需要“老高原”的大局意识

前不久,青海某军分区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高原环境艰苦,一些职务低的年轻干部认为自身发展受限,身体吃不消,总想趁年轻早点转业;而部分年纪大、职务高的干部也抱着“缓一下、提一职、混一阵”的想法。

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承和弘扬老高原精神面临的现实困难到底有哪些?直面现实,这位军分区领导道出了心中的忧虑。

一份上报给省军区党委的专题调研报告显示,当前在部分高原官兵思想中存在着4种“怪论”:

过时论,认为老高原精神是过去式,是老一代官兵的追求。

消极论,认为当今是讲利益、讲实惠的时代,再提奉献没有多大意义。

失落论,认为付出越多,未必收获越多,老实人往往吃亏。

怀疑论,认为精神高地看不清摸不着,是思想封闭的表现。

“面对改革强军的时代考题,面对驻地环境艰苦的客观事实,高原军人不树起精神和信仰的旗帜,又怎么能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看着调研结果,省军区党委班子成员人人扪心自问。

消除这些错误观点的影响,必须用接地气、入脑入心的道理来统一官兵思想。省军区党委紧紧抓住大力弘扬“老高原精神”这个主题,在充分调查、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按照“深入挖掘、深刻认识、深化实践”的思路,在全区推行传承红色基因“八个一”工程,在红色文化熏陶、多维教育深化、对照历史感悟中不断破除思想迷雾。

31年前,百万大裁军,人武部移交地方,当时的高原军人,面对的不仅仅是脱下军装,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扎根高原与返回家乡之间的艰难抉择。

当时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宁向东走一千米,不向西挪一块砖”。最终,青海省军区500多名高原官兵不计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自愿移交地方,成为武装战线上一支不穿军装的队伍。他们中70%以上的人老家在内地,让他们毅然放弃都市繁华而选择荒芜与寂寞的,正是老高原精神。

省军区政委李宁动情地说,老一辈高原官兵用行动告诉我们,精神和信仰就是一种淳朴实在的情怀,是根植于内心的奉献意识,是关键时刻为党分忧的责任担当。

“如今,进退走留等现实问题再一次摆在眼前,我们能否像老高原那样,依令而行,不打折扣呢?”省军区党委向全区官兵发出这样的拷问。

“越是困难时期,越能考验一个人。”省军区政治部主任郭建军说:“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能不能自觉坚定信仰,做到在深化改革中讲党性、敢担当,是考验每一名官兵忠诚度的试金石。”

若以小利计,何以披征衣。今年转业工作开始后,青海省军区共有29名师团职领导干部主动写下决心书,大家纷纷表示,改革是强军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如果组织需要我们继续献身国防,哪怕去条件更艰苦的地方,我们都会义无反顾。如果组织需要我们脱下军装,我们也会做到去留听指挥、退伍不褪色,永葆高原军人本色,积极投身地方建设。

清明节前夕,记者在海拔4300米的玛沁县采访时,恰逢该县人武部部长任启荣正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条令月”学习活动,他们学理论、练队列、严考核,活动氛围十分浓厚。

任启荣忙里偷闲,与记者攀谈了几句:“做好新一代国防动员人,就要有新气象,以严要求确保开局良好!”记者得知,任启荣因为年龄到杠,已被确定为转业对象,但他仍坚守岗位、履职尽责,给大家树立了榜样。

据悉,今年青海省军区确定转业的干部全都做到了在位一分钟、干好60秒。

积极筹划谋发展——

越是面临改革,越需要“老高原”的创业精神

记者在“老高原”微信公众号留言板上看到一些这样的言论:有的人认为“在高原躺着就是奉献,有没有业绩都一样。”有的认为“高原边远艰苦,经济欠发达,做好国防动员事业心有余而力不足。”

改革强军大幕拉开后,省军区担负的任务有了新变化,而此时出现这样的消极情绪,怎么能适应新体制、完成新使命?

青海自然环境艰苦,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占到60.9%,全区43个人武部有22个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域,如果没有一种精神支撑,如何安心工作?

门源县人武部政委马晓峰在改革专题教育中站在台前敞开心扉说:“作为高原军人,不能因为环境艰苦而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大家应该想想,以前扎根在高原的老前辈们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我们军分区成立之初,官兵住的是地窝子,喝的是雪山水,但他们自力更生,靠着捡牛粪、拉石头、采蘑菇筹集资金,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果洛军分区政委申国杰在老高原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引起官兵的共鸣。

果洛在哪里?

这需要在地图上寻找许久,才能在辽阔的大西北找到玛沁县,这里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海拔3700米以上为“生命禁区”,不适宜人类生存、生活,而果洛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

这里是老高原精神的发祥地。果洛军分区历任军政主官中,许多患过肺心肿、红细胞增多、心律异常、头发牙齿脱落等高原性疾病。就在这片青海最缺氧、最艰苦、最严寒的地方,果洛军人种活了第一块成片林带,建起了第一座高原蔬菜大棚,盎然的绿色成为这里的生命奇迹。

“抚心自问,环境艰苦就要因循守旧吗?条件恶劣就该无所作为吗?地域偏远就能思想僵化吗?不!我们要靠意志战胜艰苦,靠创新谋求发展,这是老高原精神的生机所在,也是高原军人必须坚持的操守!”省军区政委李宁代表全体高原官兵发出铿锵之声:身在高原,更要有一种干事创业的精神信念,身在极地,挑战极限,打造极品,创造极致。

祁连县人武部部长张世红,当兵26年,其中24年驻守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军营。面对新的使命,他只有一句话:“高原氧气稀薄,那我们就少说话多干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做出不一样的成绩来。”

针对民兵基层建设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张世红先后协调地方政府为2个偏远乡镇武装部投入建设资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了,专武干部干工作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他还狠抓经费结余投向,着眼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压减不合理和不必要的开支,投入13余万元用于补充完善战备物资器材。

组织“民兵好样子”大讨论、开展“我是一名高原兵”演讲、印发高原英模故事集、建立民兵微信朋友圈……记者看到,祁连县人武部的民兵政治教育课上得是红红火火,这些点子大都是张世红出谋划策的。

在老高原精神的引领下,消极的声音很快淡去。省军区党委趁热打铁,弘扬老高原精神座谈会、老高原精神先进人物颁奖晚会等活动纷至沓来。3月底,由省军区牵头,人防、经济动员、交通战备、信息动员等军地10余个部门负责人聚集在一起,深入讨论交流工作,现场总结梳理出4个在青海省国防动员和军民融合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家一致感到,军委国防动员部的成立为基层工作赋予新课题,同时也注入了强大的工作动力,唯有加强军地协作,集中智慧攻关,才能跑好“第一棒”。

如何适应新形势,创新开展国防动员工作?如何结合高原民族地区特点,有针对性地搞好军民融合……记者看到,高原军营处处充满着创新的活力,谋事干事的人越来越多。

树好样子立标杆——

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老高原”的担当情怀

3月本是春风徐来,可青海却迎来了一场大面积降雪,一夜之间,高原披上了银装,气温骤降。在西宁,天还没亮,一群身着迷彩服的人就开始在主干道上清理积雪,疏导交通。在路灯的照映下,记者隐约看到他们肩上的民兵标志。

记者想起,今年初,一篇题为《该说说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的那些事了》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疯传,不少跟帖充斥着负能量。

为什么在战争年代发挥生力军作用的后备力量,现在却引起大家的质疑?

一位省军区领导告诉记者,针对地方群众的误解,我们要主动从自身找原因。“现在一些干部身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人身上虎气不足,素养不高;有的人拿着高工资,岗位上却不见人;再加上人武系统的地方化,民兵队伍的兵味有了淡化,这能不引起大家的议论吗?”

春节前夕,青海省军区党委向全区官兵发出号召,要适应改革大势,扎根高原奉献,树好军人形象。一场“高原军人好样子标准大讨论”在雪域军营如火如荼地开展。

3月12日,玉树军分区的大讨论现场,“三江源讲坛”正式开讲。记者看到,官兵们围绕“高原军人好样子标准”畅所欲言,一波又一波的讨论热潮,就像摇晃的筛子,过滤了附着在官兵思想上的尘土。

“有的同志认为民兵尤其是高原地区民兵,人员分散,保障条件有限,作用难以发挥……”台上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台下官兵就争相举手。

“玉树地震刚发生,玉树市的民兵队伍就在人武干部的带领下冲向了抗灾一线。当时,军分区、人武部的干部就是群众的主心骨,民兵队伍就是救援力量的生力军。”军分区政治部干事谢鹏的这番话,有力回击了这个问题。

一切质疑只能用行动来回应。“高原环境艰苦,自然灾害频繁,作为建在身边、用在手边的后备力量,如果不能勇于担当,抓好主业,发挥作用,树好形象,就会在时代大考中败下阵来。”省军区司令员李松山如是说。

今年1月21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6.4级地震,得知消息后,海北州第一时间集结4个县的民兵应急分队,启封车辆,装载物资,参与救援……海北军分区司令员王宝平对记者说,关键时刻,民兵是能够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的一支重要力量。

“人武部地处军地结合部,民兵更是寓兵于民,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实际行动树立军人好样子是我们的使命,更是践行老高原精神的具体体现。”弘扬老高原精神先进个人、黄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张海春对记者说。

张海春是一名从地方入伍的藏族大学生干部,扎根高原22年,始终胸怀一颗热爱雪域藏乡、服务各族群众的赤诚之心。全州34个乡镇的边边角角、沟沟壑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为群众送去党的暖心政策,帮扶困难群众,援建希望小学……记者得知,张海春个人还资助了6名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圆了大学梦。记者去采访张海春时,他正忙着收拾行装,准备去南部的泽库县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和民族团结政策。这样的宣讲,张海春已组织了100多场。

一些接触过张海春的群众深有感触地说:“从张海春身上就能看到高原军人的好样子。”

部队19大精神心得体会篇7

伟大精神中蕴含崇高理想、信念和追求,在实践中催生巨大力量。由数代青海高原官兵接力创造的老高原精神,是一种蕴含着我军优良传统、凝练代代官兵青春热血的革命精神,是红色基因在青海高原的生动写照。长期以来武警青海总队官兵从中获取精神动力,也在实践磨砺中赋予了老高原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编 者

在平均海拔高达3500米的青海高原,有一个群体曾风餐露宿,爬冰卧雪,“献了青春献终身”,接续谱写着一曲曲为各族人民谋幸福的壮丽赞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老高原,传承一种共同的精神——老高原精神。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的将军楼主题公园内,有座半身将军雕像,他就是慕生忠。1954年5月,在他的带领下,上千名筑路官兵开启一项壮举——建设青藏公路。

众所周知,青海高原不仅艰苦,而且是大面积艰苦。高原冻土、高寒缺氧、补给困难……在高原筑路,可谓难上加难。在雪水河两岸、五道梁上下,筑路官兵发起一场又一场鏖战;在昆仑山口、楚玛尔河岸,他们抡起膀子每天要苦干十多个小时。

7个月零4天后,从格尔木到拉萨的1283公里的公路打通了!这支筑路大军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大无畏气概,在“生命禁区”的“世界屋脊”上修起一条海拔最高的“天路”。当时,国外有评论说:“青藏公路令人难以置信,共产党的汽车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时间走到1964年春。彼时,试验大军云集青海,帐篷连营千里。中国第一次核试验的准备工作全面展开。庞大的队伍中,既有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还有千千万万用冰化水、口嚼野菜,却乐观向上、热情高涨的普通官兵、无名英雄……

在这茫茫雪域,一代代高原官兵创造着震惊世人的奇迹,用青春和奉献铸就一篇篇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有统计显示,六十几年来,在开发、建设和保卫青海的征程中,先后有近3000名官兵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遥想当年,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愈坚。”当他们在青海果洛草原上留下“红军沟”的时候,就已经播撒下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种子。渐渐地,在一代代高原军人的热血浇灌下,这颗神奇的种子在“生命禁区”生根发芽,在“永冻层”生长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高原精神。

武警青海总队的史馆里,“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集体一等功”两面奖牌显得格外耀眼。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一场突如其来的7.1级强烈地震降临玉树藏乡。房屋夷为废墟,到处烟尘滚滚,几千人遇难,数万人受伤……

当地不少百姓现在依然记得,总队官兵如何在频发的余震中,冒着流血牺牲的危险,争分夺秒地展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营救。这是有史以来,我国首次在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地区大规模抗震抢险。在这场艰苦卓绝的大救援中,“五个特别”的老高原精神在新一代高原军人身上绽放出耀眼光芒。

精神的薪火相传总是充满着感动和力量。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武警青海总队的官兵从此担负起守护天路安全畅通的重任。军校毕业生杨富祥也是这一年选择来到青藏线。“向有限的生命打张借条,把无限的忠诚献给祖国。”从海拔4050米的三岔河,到4533米的沱沱河,再到4868米的昆仑山,12年来杨富祥一路越走越高,把美好青春都献给了雪域天路。2017年,他被评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昆仑的雪飘不尽,感人的事说不完。1974年初,国家决定对青藏公路进行整治改造,罗生芳艰苦筑路11年;2001年初,青藏铁路二期开建,他的儿子罗正廷全程参与。2014年10月1日,74岁的老兵罗生芳又一次来到了青藏线。站在海拔4868米的昆仑山隧道口,老人拍着孙子罗昌强的肩膀,鼓励他在这里继续建功立业。

越是在高寒缺氧的艰苦环境,人们越需要精神力量的激励鼓舞。“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标准更高。”自组建以来,该总队官兵面对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等现实考验,不求回报,矢志奉献,让老高原精神这棵“精神绿树”越发繁密茂盛。

昆仑山隧道守护中队驻地海拔近5000米,环境艰苦、生活单调,中队组织的“昆仑说吧”畅谈会深受官兵欢迎。“修路伊始,他就在自己的铁锨把上刻了‘慕生忠之墓’5个字……”大家热火朝天地说起老高原的故事。

时空流转,变换的是沧海桑田,不变的是血脉基因。“艰苦因奋斗而光荣,无私因奉献而高尚”,武警青海总队官兵穿越时空与老高原们进行精神交流的同时,也在实践磨砺中赋予了老高原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杀!杀!杀!”驻地海拔4300多米的玛多中队官兵正在开展严寒天气耐寒训练。呵气成冰,出汗成霜,官兵的眉毛、睫毛很快挂上了白色。“高原军人,要能吃苦,更要能战斗!”中队长史国靖大声给战士们鼓劲。

在相距400多公里的祁连山下,海东支队机动中队将部队拉至陌生雪域摔打锤炼。官兵背负25公斤重的战斗装具,要在10公里的急行军途中先后完成多个战斗课目的考核。“老高原,老高原,万水千山不怕难,流血流汗作奉献,雪域高原美名传……”休息期间,宣传小分队打起快板,不少疲惫的官兵也跟着哼唱起来。

首长带机关训练、“魔鬼周”极限训练、红蓝对抗演练、高原炊事员比武……一项项训练紧贴实战,一次次突击砥砺血性虎气,一个个高原练兵难题被依次破解。在总队官兵苦练本领、战天斗地的强军征程上,《老高原精神之歌》那雄壮的旋律始终激荡回响——“谁说高原山险路远,谁说前方风雨迷茫,弦歌化作豪情万丈,忠诚续写盛世荣光……”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雷锋精神学习心得体会最新7篇

新冠疫情讲话精神心得体会7篇

要学习牛的精神心得体会通用7篇

红色革命精神心得体会7篇

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7篇

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7篇

保安19年工作计划8篇

人事19年工作计划6篇

部队入党申请书1500字7篇

入党申请书部队600字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477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