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应当遵循学术规范和道德标准,确保研究的诚信性,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传达研究者对特定主题的深入了解和分析,下面是好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教学教育调查报告7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学教育调查报告篇1
据化材学院的安排,临汾七中实习领导小组自xx年对我校xx级教育实习工作做了调查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实习领导组到实习学校————临汾七中的xx级教育实习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听实习生讲课与实习学校领导、指导教师进行座谈及征求实习生意见等形式,了解了有关教育实习的基本情况。
1、在七中实习的xx级学生共有16人。
2、在此期间听了化材学院在高一实习几位同学的讲课,写出教学实习调查表16份,实习成绩大都是优,良。基本上如实反映了实习生的实际教学水平。
3、临汾七中的校领导对这次实习工作非常重视,由专人负责接待安排,保证了这次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意见和建议
1、七中指导教师普遍认为xx级实习生实习素质多数好于往届。主要表现在:虚心学习,工作认真,遵守纪律,对自己要求严格,能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2、多数学生热情积极参予教学工作,认真写教案,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上课时态度也很认真,知识面较广,个别实习生教学质量高,效果好,受到中学生的欢迎,实习生还积极参加所属教研室的教学活动,从中吸取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体会。
3、师大实习生普遍生活朴素,谦虚谨慎,讲课仪表端庄,能深入班级与中学生打成一片,既提高了实习生社会工作能力,又减轻了任课教师的负担。至于辅导自习、批改作业、监考等教学辅助工作,更是个个争先去做。学校领导普遍感到满意。
4、有的指导教师反映:实习时间太短,应增加实习时间,时间太短许多知识掌握不了,效果也就差了。他们建议实习最好分两段:第一阶段见习,让实习生多听多看;第二阶段实习,让学生多参与教学,这样效果自然会更好指导教师认为,应多培养“一专多能”型的教师,才能适应中学生之需要。
5、少数实习生普通话不过关,地方方言太重,有的板书不规范,字迹太了草,说明“三字一话”的训练还要认真抓紧抓好。
三、实习生自己的情况
实习生谈了前段时间的收获、体会,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教育实习工作的意见、建议。
1、所在学校对实习生都很关心,指派专任教师指导他们的教学实习工作和班主任实习工作,而且要求很严格。试讲、教案等指导教师都严格把关,不达标不通过,体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同学们深受感动,从中也学到了老教师们的治学之道。
2、经过指导教师的辛勤培养,精心指导,多数同学克服了最初的胆怯心理,积极承担辅导或讲课任务,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感到很有收获,初步尝到了甜头,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未来的教学环境打下了初步基础。
3、实习生反映:在大学所学知识,包括教学方式方法等与中学实际脱节现象较普遍,教学内容不能衔接,教学方法不尽相同,因此一开始感到很吃力,对现在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心理状态、学习方法等均不了解,增加了实习工作的难度,建议我校今后应加强对中学实际情况的研究(包括教材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用,中学生思想状态,心理状况的调查等)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4、有的学生反映,教学实践活动太少,因为学校对他们不放心,不敢将讲主课的任务交给他们,只在最后一周讲两三次课,没有更多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
5、少数实习生反映:大学所学计算机、化学等实践性知识太少,动手能力差,适应不了中学“多而杂”,“全能型”人才的需要,希望在这方面能多学些知识,以适应客观需求。
教学教育调查报告篇2
调研时间:
10月22日--28日
调研形式:
校长及教务处分管领导邀请中层以上干部、骨干教师参与调研。
调研项目:
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学习常规、作业设计与批改、备课与课堂教学的相关性。
调研结果:
总计听课24节。
课堂教学情况:
(1)老师们课前准备充分,能认真研读教材,设计出有各自特色的教案。在教案共享的情况下,大多数老师能对别人的教案作一定的修改。有的老师还认真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2)教学中能够紧扣教材,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适当进行拓展性思维训练。
(3)老师们上课的内容与备课的情况基本相符,体现了备课的有效性。
(4)老师们大都能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出发,设置各种类型的基础考核题和能力训练题。
学生学习常规:
(1)课堂听课效率和发言质量,班级之间差异比较大。三(5)班课堂气氛较浓,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三(1)、三(2)班有部分学生不能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学习效率较低,个别学生听课习惯较差,自律能力不够。
(2)教师对课堂节奏的调控,新老教师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老教师能够全面兼顾,注意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有效指导,根据教学设计调控好课堂节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督促不自觉地学生改正学习习惯,青年教师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能否完成。
(3)骨干教师和中老年教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作业情况:
教师们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与课后练习。练习批改及时。
备课:
大部分教师都能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对教案进行修改,有课后反思与改进措施,课后预设练习有针对性。备课与上课基本相符。
存在问题:
1、个别教师没有按照教案进行授课,复习课没有教案。
2、教学时对教学时间与节奏的掌控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发言面不广,课堂稍显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3、不能很好地把握发展目标的设置和达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目标的达成。
4、作业设计的形式不够丰富,分层练习体现不够,学生的作业雷同的多,缺少创新。
5、部分教师要注意课堂用语的规范性训练,教学语言要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水平。
改进意见:
1、要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提高课堂教学预设的质量,抓住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面。
2、要加强课堂纪律的调控和课堂教学常规的训练。要端正部分整堂课都在开小差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不良学习行为及早加以干预。训练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的习惯和准确表达自己意见的方法。
3、要注意掌控教学的时间与节奏。防止由于时间安排不当而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4、要加强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实施分层练习和分层指导,关注学困生在课堂活动与课后练习上的表现,及时指导。
5、技艺类学科教师要抓住学科基本技能和应知应会内容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6、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减少不带学习工具学生的数量。提高技艺类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尽可能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或作品,不留回家作业。
教学教育调查报告篇3
幼儿教育是为一个人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组织方式与策略及教育环境的认识不仅影响幼儿园教育实践,同时也隐含着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
一、 调查项目及范围
调查项目主要包括: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幼儿的教学课程结构内容。幼儿的教学目标与评价几个方面。其中观察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的转变程度为首要之重,因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理论决定实践。调查的对象范围是我区16所学校的学前班,我区属白塔幼儿园,部队蓝天幼儿园及慧枫幼儿园、水塔幼儿园等几所大型的私立幼儿园。开学以来共听了10节幼儿教师的课,同时为作好幼小衔接工作,加强学科间的交流,提高整合课程的技能,我听了小学英语、语文、数学、音乐、美术43节。由于这次是先听小学课,历时一个月,接着听幼儿园课,后来由于非典原因,很大一部分私幼儿园没有走到,这将作为我今后的工作量。作为新教研员,刚刚从事这项工作,谈不上调研报告,只是自己在幼教方面的一些看法,供领导们参考
二 、 调查目的意义
为进一步了解我区幼儿教育教学情况,为更好地实施幼教新《纲要》而服务。
三 、 过程分析
幼教教学状况:
1、教学内容分为生活、学习、游戏、环境、运动,贯穿在小班、中班、大班、学前班四个幼儿教育阶段。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和个性幼儿探究的特点和规律在共性当中也有其个性。
2、教学结构:活动课程,研究性课程
3、目标:转变观念,加强幼儿园科学管理力度,探索在新型师幼关系中,如何创设幼儿主动学习的良好教育环境与适于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制度。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观察,我区幼儿教师积极性比较高,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吸取精华,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技能,教师与幼儿之间是一种对话与分享的关系,在活动中让幼儿尝试在先,教师指导在后,理解幼儿的探索愿望和探索行为,推动幼儿按他们的逻辑与方式进行适当的探索。如在蓝天幼儿园卫敏教师“能干的小手”这节幼儿活动课中,教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的限制,充分考虑到幼儿的生活学习经验,使幼儿对自己的小手有更具体、更深刻的认识,并培养了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会做的自豪感,围绕小手这一知识点,通过儿歌、游戏、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孩子在有趣的活动中认识到小手的作用。通过让幼儿动手制作,教师适时鼓励、及时评价、增强了孩子爱劳动的意识,从而使幼儿更加爱护小手,通过让幼儿欣赏手印画,感受手印画的美丽,激发起动手印画的兴趣,展示作品时,让幼儿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价,由此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大胆发言的好习惯,整个教学活动里,得到的是快乐和成功。随着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在我区幼儿园得到实施的同时,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新型关系较为突出,在这种关系中,教师身上所承载的文化、经验不是居高临下的倾斜,而是平等的对话,不是灌输,而是分享,活动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和互相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自然与和
谐,充满了创造和快乐。如在白塔幼儿园金洋“我爱洗澡”这节幼儿活动课中,教师与幼儿是一种对话与平等的关系,教师引导幼儿熟悉身体的不同部位,并能用身体的不同部位随音乐舞蹈,让幼儿充分的享受自由舞蹈的乐趣,同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探索用双手有节奏地搓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并使动作具有美感,从中培养幼儿爱洗澡,爱清洁的好习惯,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时间证实了幼教新《纲要》中的幼儿“探究性、学习”确实是幼儿教育中的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活动。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也看到一些问题,目前我区幼儿园部分教师观念还没有转变,原因我个人认为是教师的惰性。因为幼教新《纲要》阐述的特别明白,而且他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去展示、去创造。
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部分教师不注重整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对幼儿的反映作出灵活的设计和处理,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如一位教师在教授“关节”这一课中,教师只注重教材,一节课从头到脚把所有的关节都教授出来,结果幼儿消化不了,把膝关节指成了肩关节,闹出了笑话。对这节课我进行反思,觉得对幼儿来说一节课所要教的知识多少要根据幼儿的课堂反映效果进行适当灵活的调整。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知识性而无趣味性,其实幼儿在做各种各样游戏活动时要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你身体哪一部位在动,幼儿会很容易找出来,但要如果让他把名称说出来就比较难了。所以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把各个关节名称谱于幼儿熟悉的优美乐曲中或编成顺口的儿歌,如:“腕关节,腕关节动动你的手;肩关节肩关节,晃晃你的肩”,并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把知识渗透在各种游戏活动和
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加以巩固和创新,这样使幼儿缩短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激起幼儿的求知欲的浪花,使他们爱学,会学和富于创造力。
2、幼儿园教育要注重科学性,避免赶热闹的现象。
如训练幼儿进行珠心算,这种集中时间训练出来的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不大,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靠牺牲幼儿大量游戏、活动时间换来的去渐渐被遗忘了,而且在幼教《新纲要》中已经明确提出,把珠心算视为幼教中的邪教,所以我觉得在对幼儿教育中,一定要注重科学性、有效性,把儿童的头脑用到该用的地方去,用到需要智慧的而且能增加智慧的地方去。
3、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充分地把家长调动起来,成立如“母亲沙龙”等形式的家长组织,由幼儿园主办,面向家长,以座谈、讲座、娱乐游戏等多种形式,定期举办各种活动,不定期发行小刊物,内容可以是交流各种有关育儿知识、信息、营养、生活常识,探讨家庭教育的内容等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让教师与家庭彼此沟通,互相了解孩子在家、在园时的情况,力求对孩子的教育观点,理念及方法建立共识,这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和幼儿园相比,我区学前班相对要差一些。
我区16所学校,共20个学前班,部分在职幼儿教师平均年龄为40岁左右,部分教师是外聘教师,从整体上来看,学校对学前教育还不够重视,管理不够规范,教学内容单一,忽视能力的培养,没有把创造性作为整体素质教育中的核心要素。在幼小衔接上出现了断轨现象。因此很多家长认为学前教育是浪费时间,因为教的很多是重复知识,上一年之后,教师还要重新教,这样再学时,孩子就无兴趣、无新鲜感了,或者觉得知识简单,就会养成骄傲,上课不注意听讲的习惯,这与当前幼儿教育《新纲要》和小学基础教育中提倡的探索型、
研究型学习大相径庭,而且很多一年级孩子在个人行为习惯养成、个人事物管理以及与人交流合作方面能力都非成差,不会扫地、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等等。因此,我觉得需要改善学前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学前教育这一阶段,应该注重加强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自理自立,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他们进入小学一年级打好基础;
2、 加强学前班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通过继续教育加强自身学习,同时我也会随时深入课堂进行听课指导;
3、 内容要有计划性,根据《新纲要》把该开的课程开齐,开全,开足,达到学前教育的目标;
4、 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开设英语课,研究表明6岁左右正是学前教育这一阶段儿童学习外语的敏感期。如果在这阶段时间里,适当加大外语信息输入量,加强儿童学习外语实践活动,会大大地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也会大力支持、拥护。
总之,新课程带来了新教育,同时也向我们每一个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会随时对自己的工作以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相信,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体教师齐心协力,我区幼教工作一定会再上新台阶。
教学教育调查报告篇4
近年来,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全面贯彻实施,农村中小学校的经费管理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已愈来愈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完善教育经费管理模式,管好用好教育经费?xx市各级财政部门为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
20xx—20xx学年度,xx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农村中小学校1671所,其中:农村小学1461所(含389个教学点,220所中心学校),初中学校210所。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383831名。在职农村中小学教职工25505名。
20xx年,xx市在1区9县进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贯彻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这项政策惠泽了全市80万农村中小学生。各级财政部门以实施新机制为契机,优先保证并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保障力度,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以20xx年为例,全市10个县区全年预算内教育支出56179万元,加上中、省、市安排的“两免一补”资金9160万元、危房改造资金7051万元、教育专款2963万元、县区配套20xx万元,教育资金投入总量达77967万元,比20xx年增加了18898万元,增长32%。全市农村中小学校公用运转经费4778万元,教职工人均年公用经费达1873元,比以前年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确保了农村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和学校的正常运转,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以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学校资金量增加,管好用好教育资金已成为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市为切实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于20xx年在全市初步建立起“预算到校,专户到校,拨款到校”的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管理方式。各县区按新的管理方式,设立了教育资金专户,以初中学校、中心学校为基本预算单位,逐校编制并汇总农村中小学校预算,按预算进度拨付资金。新的管理方式运行后,对规范农村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方式对比分析
目前,从全市情况看,各县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已全部实行银行代发,对学校公用运转经费和专项资金的管理方式各有不同,大体来看,有以下五种管理方式:
第一种是中心学校集中核算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将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核算与管理集中在中心学校。如旬阳县,对于学校公用运转经费,由县财政部门年初预算到县教育部门,教育部门根据二级预算分期拨付到校,以中心学校为独立核算单位,村组小学经费支出向中心学校报帐。对于专项资金实行财政、教育部门两家联合下达资金分配文件,教育部门负责项目实施,财政部门负责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工程完工后,由县财政、教育部门对工程支出票据进行审核报帐。财政部门不直接对学校公用运转经费实施监督,由教育部门、中心学校实施内部监管,以学校自行管理财务为主。
第二种是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方式。这种方式是由乡镇会计核算中心对农村中小学校经费实施集中核算与业务管理。如平利、岚皋县,对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实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对专项资金实行报帐制,即:学校将项目建设支出票据报送县财政部门审核后,按工程进度直接将资金拨付到校。
第三种是会计委派制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县财政部门委派会计驻乡镇对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实施支出审核管理。如白河县,对于学校公用运转经费由县财政部门驻乡镇委派会计审核把关后支付。对于专项资金直接拨付到校,由县教育部门负责项目组织实施,财政部门按项目进度拨付资金,支出票据由委派会计和财务总监审核后支付。
第四种是县教育部门集中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在县教育部门内部设立核算机构,对乡镇初中学校、中心学校财务集中核算。如石泉县今年在县教育局内成立了教育经费支出中心,负责管理全县农村中小学校财务核算与监管,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校核算,报帐制管理”的办法,财政部门负责按预算拨付资金,资金监管由教育部门教育经费支出中心负责。
第五种是县财政部门集中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将农村中小学校的财务核算与财务管理上收到县级集中管理。如汉阴县,在县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设立教育经费核算股,负责管理全县农村中小学校的财务核算与管理业务,直接管理到初中及中心学校。对学校公用运转经费、专项资金由教育经费核算股集中核算,实行报帐制管理,从收支源头上监控财务活动,增强了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xx市对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的管理方式不统一,有的管理方式停留在旧的“以乡镇为主”的办学体制下,有的管理方式已与“以县为主”的新体制相适应,还有的管理方式处在新、旧体制的交叉运行中。从各县区的实际情况看,存在着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财政监管缺位。实行学校集中核算、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及会计委派管理方式,县区财政部门实际上只管了经费的预算与拨付,面对量大面宽的教育经费监管没有到位,由学校、乡镇或委派会计实施监管,一些学校财务管理出现了漏洞。
二是管理关系不顺。实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学校独立核算或会计委派管理,县区财政部门未对学校经费进行核算和监管,乡镇领导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会计核算环节中经费支出的审签,影响和制约了学校的财务主体地位。教育部门认为只参与资金初级分配,对学校资金监管中间隔着乡镇政府,想管而又不便于去管,使本系统财务监管难以实施。
三是运作程序繁杂。实行乡镇集中核算,学校整个资金的审批,除工资外,学校领导先签字,送乡镇会计核算中心报帐员审核,之后总会计把关,送财政所长签字,重大支出需送乡镇分管领导,甚至乡镇长审批后报帐,造成审批环节多,工作效率低,学校对此意见较大。
四是管理效果不同。实行县级财政部门集中核算,有利于加强对教育资金、资产及债权债务的全程监管,规范学校的财务管理,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而其它几种管理方式在这方面明显存在缺欠。
通过对比分析,结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来源于省、市、县各级财政资金,农村中小学校财务一般不与乡镇财政发生核拨关系的实际,实行县级财政部门集中核算管理的方式比较完善、规范。这种方式体现了“校财县管”集中核算,统一管理的特点,适应“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最大的优点是融会计核算、财务监督、资金管理为一体,能把财政的基本职能贯穿于资金的预算、拨付、核算、监管之中,有机地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有利于加强对教育资金的监督,尤其是财政部门对资金监督由过去的事后监督、结果监督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监督,这样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育资金拨付后,单位随意开支,财政部门“亡羊补牢”的现象,进一步规范了教育资金的管理和核算。因此,统一实行“校财县管”模式是规范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管理,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完善农村中小学校经费管理模式的对策
完善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管理模式,强化学校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直接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关系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新机制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体现。要按照“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在坚持单位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支出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上收县级统一管理,在县财政部门或会计核算中心内部设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核算管理机构,负责县域内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的集中核算与管理。切实建立“校财县管”的管理模式,实行“预算到校、拨付到校、核算到校、监管到校”的管理方式。
首先是预算到校。
一是把所有农村中小学校纳入县级一级预算单位,建立以初中学校、中心学校为基本预算单位。把单设的初中、九年制学校从中心学校剥离出来,以回避中心学校权力过度集中。
二是统一预算编制口径,收入统一按省、市明确的经费标准纳入预算,学校所有收入(指辅助事业收入,包括勤工俭学等)纳入专户管理。支出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全额预算。
三是对学校公用经费部分作出规定,合理核定各项支出标准,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学校公用运转支出,突发事件处置和学校正常维修支出,教学如教研活动、设置购置及教师培训支出。学校根据县区指导意见和原则要求,编制预算,细化到具体项目,经县财政、教育部门审核,分校编制并汇总农村中小学校预算。
其次是拨付到校。按预算进度拨付资金,由县财政部门预算下达指标,国库直接将资金(除工资外)拨入教育经费核算机构各校帐户。对“两免一补”资金按月拨付。对学校支出实行“报帐制”管理,由初中、中心学校报帐员向县区教育经费核算机构报帐,支出票据由分管财务校长一枝笔审签。小额支出以现金支付,大额支出以转帐支付。同时,对学校区分情况,核定备用金,提前借支,用于学校日常运转。
再次是核算到校。由县教育经费核算机构承担县区农村中小学校的会计核算业务和履行财务监管职能,负责管理所有预算单位。对核算机构人员实行“分校负责制”,明确每个人管理的学校。对学校的财务核算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撤销各学校原有帐户,只保留工资专户,将所有预算单位在县区教育经费核算机构统一开设教育经费帐户,实施一校一户,分户核算。
最后是监管到校。
一是县教育经费核算机构每月向学校提供财务报表,向财政、教育部门报送学校财务分析报告,使其及时掌握财务活动情况。
二是强化制度约束,县财政部门、教育经费核算机构要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业务运行。
三是对学校的资产、债权债务进行清理登记,纳入县教育资金核算机构业务管理范围,实行动态管理。
四是对学校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票据统管”约束,确保收入及时足额缴入财政专户。
五是对项目实施,如危房改造、校建、大型购置等实行招、投标,由县教育部门组织实施,相关学校参与配合,财政部门拨付资金,形管钱与管事相结合的机制。
六是学校采购业务,全部进入政府采购管理,按采购程序办理。
七是实行民主理财制度,由教职工推选产生学校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对学校每月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初审,学校对本单位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实行学校财务公开制度,坚持每学期公开一次本单位的财务活动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四、实施“校财县管”模式应注重的工作及措施
一是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如:中小学预算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票据审批及管理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等。特别要强化实行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阳光采购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突出把好“收、支、购、建、拨”五个关键环节,真正使学校财务管理做到收有据,支有度,购有章,建有规,拨有法。同时,要加强财政部门与教育部门与中小学校的工作衔接配合,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定期通报、研究教育经费管理情况,为“校财县管”模式规范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要积极探索教育支出标准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预算到校编制工作,增强预算约束力。农村中心学校编制预算,要按照县区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支出项目,促进县区财政部门对学校预算的编制和控管由总额控制转变为定额控制。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根据各学校的情况,对川道、山区、边远学校分类别核定支出项目、支出标准,如学校招待费、购置费等,通过实施项目标准控制,节约资金,用于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水平。第三,要强化支出控制,坚持用一种模式,一套审核标准,一个支出口径对农村中小学校的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将各项支出控制在年度预算指标以内,并对资金支出和使用效果进行检查验收,以控制和减少不合理的开支,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三是要加强学校资产、债权债务管理。对学校的资产要进行清理、登记,实行动态管理。对学校的债务要逐校进行核实登记、锁定基数、控制新债、制定化解旧债的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措施,促进学校债务化解。要把资产、债权债务体现到学校财务上来,融入财务管理之中。
四是要重视财务分析和结果应用。教育经费核算机构要定期向财政、教育部门报送学校财务活动情况,提供财务分析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促进教育资金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县区财政部门资金拨出后,要以学校预算为核心,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以集中核算为手段,对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做好跟踪问效,及时发现和解决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乡镇财政所要积极配合上级财政部门做好资金监管工作。
五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搞好培训是强化财务管理的基础,而夯实这一基础的重要手段是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要对学校校长、分管财务的校长和报帐员进行业务培训,要加强对财务人员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要加强财经政策法规的学习,增强守法意识,尤其是加强《会计法》、《审计法》、《中小学财务制度》以及预算内外资金管理和新机制相关制度的学习,使财务人员严格按制度办理支出,真正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逐步增强法制意识和责任心,提高理财水平,适应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六是要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农村中小学校经费的监督检查工作,将财政监督职能延伸到校。要坚持每年组织专项检查,把检查的重点应放在学校预算与执行,资金使用与效果,日常监督与管理等方面,确保农村中小学校教育资金落实到位,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
教学教育调查报告篇5
20xx年8月24日至9月11日,笔者在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学实习。实习期间,笔者对两水中学的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并以初三级学生为例采用访谈调查、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对学校进行了分析与调查,现将有关现状、问题及相应的改善措施如下:
一、素质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
两水中学是乡镇中学,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所以从学生角度来调查来看素质教育实施的成果,看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是否真的起到作用。调查显示,初三级的学生99.5%都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式各样课外活动,有体育、艺术、竞赛等,但是只有4.55%的学生认为自身素质确实得到了很大提高,22.73%的学生认为有一定提高,而超过一半54.55%的学生认为收获不大,18.18%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学校组织的活动兴趣不大,从中得不到提高。素质教育还包括全面提高每个学生思想品德素质、道德素质。经过调查发现,45.45%的学生并不认为自身的道德思想素质有提高,甚至有18.18%的学生认为与上一辈相比,思想道德素质有所降低。笔者了解到,有些教师认为现在的初三学生缺乏远大理想,缺乏吃苦精神、缺乏甚至根本没有信仰。过去说为祖国学习、为人民服务,而现在由于社会经济的转轨,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把学习与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
二、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素质教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但归根到底是一个实践问题。所以两水中学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综合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凸现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是充分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但现实中,农村家长们的观念常常是"读书--考大学--当官"的思想,所以把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考试与素质、智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分割开来。错误的观念不转变,素质教育就不可能走上正途。
二是教师队伍。素质教育不只是对学生的要求,它首先是对教师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一个素质不高、缺乏创新意识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而教师状况的根本改变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
三是课程建设。且不说课程的内容改革是个难题,单就课程的形式而言,要实现由教师的"教材"向学生的"学材"转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是考试制度。中考作为选拔初中学生能否到高中学习的一种比较公正的手段是不能取消的,只要考试存在,应该就具有合理性。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样的考试能把学生真正的素质考出来,减少偶然性和片面性,这又是一个难题。
五是教育评价。评价是检验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属于情感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内容能否评价出来?用什么方法来评价?谁来评价,是社会还是学校?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手段,素质教育的尴尬局面就很难改变。
三、针对以上问题及制约因素在可采取以下措施: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是要通过努力使学生学得"自由",学得"主动",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以保证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通过本次调查笔者认为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而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强化责任感教育力度,道德理论知识教育与道德责任行为教育的结合。
重视道德责任行为教育就是要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把整个社会倡导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主体的道德义务,并自觉履行这些义务。可以通过教学、共青团、课外活动、活动、班会、班主任工作等多种活动形式来开展教育。
第二、强化责任感教育力度,应注重养成教育。
责行是责任感的外化,是责任感的最终归缩。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开始,如互助学习活动、参加家务劳动等。学校可建立家务劳动制度,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要求学生承担相应的家务劳动,家长给予具体安排落实,学校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并在校园里定期开展家务劳动竞赛和表演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逐步具有集体、社会责任感。
第三、建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调整和规范教育行为。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哪些提倡做,哪些反对做,哪些禁止做,都要有章可循。修改完善中小学校的教育评估制度。切实通过评估,引导、调控和激励基础教育行为,保证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完善师生互评制度,赋予学生实在的评价权利。奖惩制度要面向全体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要改善办学条件,搞好学校建设。
第四、突出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学校必须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开设课程,坚决制止那些只重视开设应考学科,忽视甚至放弃那些不参加考试的课程的应试教育现象。要深化教学改革,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素质教育必须承认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贫穷落后山区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方面要体现出这种差异,使不同的地区有较大的选择弹性。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
第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面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敬业爱岗,关心、尊重和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必须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教师必须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比较广泛的,能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帮助;教师必须努力钻研和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必须尊重和关心教师,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教育调查报告篇6
20xx年10月10日—11月4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景福小学度过了我一个月的实习生涯。我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英语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英语教育中,如何根据其自身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一直是英语教育研究的重点。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是学生、教师与课程、客观世界(特指英语语言),如何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实习期间我就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一问题展开了调查,调查对象是我任课的景福小学三年三班的学生。
通过调查我发现,喜欢上英语课的和不喜欢的比例基本持平,中间部分比例很小,呈两极分化态势。说明学生对待英语课的态度观点鲜明,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们喜欢英语课的原因主要有:认为英语课很重要,是新世纪的需要;当前就业的通行证;喜欢接触新事物。不喜欢英语课的原因,按教师和学生自身因素从两方面分析:
(一)老师因素:现今教学传授知识的手段是“灌"。并没有带动学生去感受英语,教会其学习方法。教学步骤公式化,课堂上讲得多,让学生参与的少,致使学生被动接受,思维不活跃。
(二)学生自身因素:本身英语基础不好。学得越多,越听不懂、记不住,丧失信心,从而对老师及其所教内容产生恐惧厌烦心理。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可是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知识的,这非常让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教师的重头戏,我想从学生方面说,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年龄还小,和英语的接触还不深,这门课对他们来说还是一门很新鲜的学科。当然这种现象和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也是分不开的,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都应该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英语,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英语学习上来。
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初始原动力。在兴趣带动下,可以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如果丧失了兴趣,不仅会成为学习的阻力,还会造成心理压力,影响今后发展。所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和调动其积极主动性的基本条件。
老师应以教材为中心,适当穿插课外知识和口语练习,例如介绍外国风情知识、典故。这适应了中学生好奇求新心理。在训练口语和听力时,可以用简单单词串起来讲一些小故事、小幽默,组织学生自己用英语表演小品、小话剧,为学生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供机会。在趣味和娱乐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尽快接受所学知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另外,针对程度稍差和心理上胆怯、内向、怕羞的学生,应说服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找回自信。多辅导帮助、委婉纠正其错误,先鼓励回答较简单的问题,建立起自信心,再逐渐提高问题难度,从而敢于主动发言,参与活动。还有,教师课堂用语应简短,指示明确,语言风趣,表情生动,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以免造成紧张气氛。还要注意发掘表现积极、外向的学生,使其有发挥机会,从而带动全班同学,形成主动、积极的气氛。小学生是很单纯的,正因为这样,当一个称职的老师就必须学会在适当的时机夸奖他们,尽量用表扬来鞭策他们进步。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受教,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是学习的最主要目的。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语言是为了互相沟通、了解,就是为了交际。针对这一点,老师在授课时多讲些实用的东西,包括见面、生活、家庭、师生间的日常用语,多搞些这方面的仿真练习,既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又提高了参与意识。按需供应,也是教师课堂教学应致力的方向。这样才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师生关系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不少同学认为“喜欢老师就会喜欢他的课”。教者为师,学者为生,在教学中必然形成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好了,距离拉近了,学生上课自然会尊重老师的言行,就会为课堂学习提供一个快乐的积极主动的氛围。由此可见教与学并不只在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和不大的教室内发生作用,它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涉及课下的方方面面诸多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说明,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树立威信,从而带动教学。
针对这个问题有以下措施:以诚相待,对学生象朋友,不摆架子,有时开开玩笑,给学生们以亲切感;利用课间、空余时间深入学生之间,与其多交流、多沟通,主动接触,增进了解,听取教学意见、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清楚每位学生的学习程度、层次,因材施教。而且不仅要在学习方面,还要在生活、处事诸方面给以指导、帮助,即记熟每个学生的姓名;提问时面带微笑,设身处地理解体验学生学习英语的喜、怒、哀、乐,或找回做学生时的感觉。
上课传授新知识,让学生学得更好,不应是一节课得全部。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感受学习的快乐,是更加重要的方面。因此,课堂上老师必须具有一种教学激情和自信,才能感染你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宽松的而自由的思考环境,让所有喜欢说话的孩子们都有机会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成果,但是这样一来,课堂秩序怎么控制呢?这就得益于一些课堂纪律管理口令。响亮拍三下手,学生们马上有反应:一面双臂做端坐姿势做好,一面说:快坐好!从而提醒没有留意到老师指令的学生。诸如此类的口令,形成学生们的一种共识,这些教学手段在课堂控制中作用非常大。此外还要充分借助现代先进的教学资源,作好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从多层次多方面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班主任的工作我特意请教了我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吴老师,她的秘诀是:给班干部树立威信,让他们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当然这些班干部是要接受全班的监督的,一旦有人弹劾,情况证实后就必须接受批评和必要的惩罚。对于表现好的孩子,也有机会上来当两天的实习班干部,和原先的班干部一起管理纪律等等。班主任的工作很多,其中学生们的安全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尤其低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容易受伤。在我实习的期间适逢校园艺术节与期中考试,我从旁协助班主任老师的工作,积极给予意见,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让我很为他们感到很骄傲。
回顾这一个月,在校领导、老师及带队教师的支持和指导下,我的教育实习工作了得了比较圆满的成功。我在不断的向前辈老师们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方法,从中体会到教师的喜悦和烦恼,体会到我未来工作的快乐,也有了新的追求。
教学教育调查报告篇7
一、调查目的
了解学校教育现状以及管理体制,实现教育公平。热切关注乡镇教育教学情况,乡镇中小学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在乡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与关键性的作用。
二、学校基本情况
1、教学设施
老奇台镇中心学校位于镇政府东侧300米处,始建于1947年。
是一所典型的乡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学校的校舍全部是三层楼房。一共十九个教学班。环境比起城市学校不差上下。教育教学的设施很齐全。实验室,图书室,劳技室,微机室,体育室,音乐室,还有最具有现代化的微格教室,室室不缺,基本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每个班都有班班通及笔记本电脑。教师人人有一部台式电脑,更加方便教师的教学。校园地面全部彩砖铺设完成,有凉亭、花池、树木葱郁,环境优美。院内、楼道各个通道都装有摄像头监控到位。院内还有停车场。目前正在建设的项目有四层教师宿舍楼、橡胶体育场,
2、校风、教风、学风
2.1校风
老奇台镇中心学校的校风是团结勤奋、求实进取。
在这样的校风下,老奇台镇中心学校的师生做什么事都很勤奋,教师在教学和平时的工作中更是认真。在教学方面,教师的勤奋主要表现在“一心扑在教学上”。每个教师都在教学研究上和学生吃透知识上下功夫。学生的勤奋表现在都能按时到校,认真做好每一项作业,并且能够主动做一些课外练习,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教师在对待工作方面,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制宜,求真务实。工作、学习和生活要有认真、细致、严谨、扎实的态度和作风。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学术;以诚心向学的态度来对待学业。走在学校里,处处都能感觉到文明行为。师生见面、师与师见面、生与生见面都能互相问好。就算有一张纸屑在地上,同学们也会主动拾起。
2.2教风
学校的教风敬业创新、严谨精深。
我校的教师在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没有任何借口,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当接到学校交待的工作时,不是讨价还价能推就推,而是尽职尽责努力完成;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是等待观望半途而废,而是自我激励攻坚克难。对待学生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像妈妈一样呵护他们,使孩子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对待教学总是动脑筋,有创意,干实事,让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出彩。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严教是老奇台镇中心学校教师对教育的最基本态度。
2.3学风
学校的学风是纯朴乐学、善思进取。
学生在学习上,都很勤奋,教师每次留的作业,他们都能认真完成。他们从不厌倦学习,无论多么复杂的习题,他们都能善于动脑努力解决。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爱学习,善于思考,乐于求知,整个学校呈现出“乐学善思”的良好氛围。除了学习之外,学生还能帮助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学生、教师
我校现有教职员84人,女教师53人,男教师31人;中级职称28人,初级职称54人,未定级2人;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76人,占教师总数的90.4%,其他学历8人,占教师总数的9.6%;35岁以下45人,占教师总数的53.5%,35岁以上39人,占教师总数的4605%。区级学科带头人5人,1993年评为市级文明学校。
现有12个小学教学班,中学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86人,班级最多学生数48人,最少28人;学生有回族、维吾尔族、汉族组成,学生来自本镇五个行政村及周边乡镇、县。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
(一)教师管理方面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应特别重视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1、实行民主管理,吸收教师参与决策
领导对学校工作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和学校常规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学校教育决策正确与否的关键又在于决策者。因此,只有发扬民主,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集思广益,才可能减少决策中的失误,纠正偏差,又反映出学校领导者的要求和期望。具体的做法如下:
a.激励教师在学校重大问题上发言。建言献策,让教师也介入学校管理,知道学校面临的是什么问题,该怎么办,使他们意识到个人在集体中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充分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
b.领导和教师一起制定把先进经验付诸实践的措施、方案。
c.全面推行校务公开,落实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通过实行民主管理达到三个高度:一是唤起教职员工对学校工作的重视和兴趣,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感到欣慰和满足;二是让人们了解、认识学校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相互关系;三是通过人们亲自参与,从中得到经验、启示,培养能力,使不同的人都得到提高。
2、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正确评价教师
学校领导应介入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密切与教师的关系,了解教师在工作中的甘苦,并在工作上和生活上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方便条件。这样,有利于对教师作出具体、深入、正确的评价,也有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荣誉感,从而使教学水平日臻完善。
采用的方法有:
a.对新、老教师分别进行有计划的课堂评价工作。
b.运用绩效强化对教师的成绩和效果公正评价。
c.组织教师听优质课、区域性研究课、改革课,广泛宣传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
3、帮助受挫折的教师
清除教师在工作中遭遇失败时产生的心理挫折是学校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对于教师在受挫折后产生的破坏性的消极反应,学校应给予同情、容忍和谅解,不能将其与常态下的不良行为等同看待。作为一名校长,要富于同情心、忍耐心,及时创造解决问题的氛围,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解决问题时,还要注意心理治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个别谈话、生活会、意见征求会等方式,让受挫折的教师有抒发怨气和不满的机会,达到心理平衡,使之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
4、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积极性的心理源泉来自人的需要。教师除了具有一般人的需要外,还有其自身需要,即事业的需要,希望有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希望得到培养和提高。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a.解决好教师的生活问题,办好食堂、为教师修建宿舍楼,使他们对学校有一个良好、舒适的感觉。
b.活跃教师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娱乐活动,使教师放松心情,避免教师过度疲劳。
c.在工作量化上,尽量兼顾新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尽管说要给新教师压担子,但由于刚从学校出来,经验欠缺,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而中老年教师,特别是接近退休年龄的教师,精力不是很够,需要多休息。
d.积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真正搞好校本教研工作,推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送市、区培训提高,激发成就动机。
e.进行校园环境的美化建设,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一所学校带来教育教学工作的生机。一般来说,教师的整体素质都比较高,他们有更高的追求,不仅仅满足于一般的物质需要,还有发展的需要、成就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因而学校管理者应尽量创造条件,改善环境,让教师承担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和潜力。学校领导要善于维护教师的声誉,善于同教师商量,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意见,关心教师的需要和要求,工作中配合默契,形成一种相互信赖和尊重的氛围。并举办各种活动,沟通情感,为以后工作创设良好的氛围。对教师取得的成功,学校领导应及时给予表扬,肯定他们对学校作出的贡献。
(二)教学管理方面
我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学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努力办出人民满意的学校,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1、我校抓住德育不放松,健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班队组织,各项活动经常化(如:升旗、校会、班会),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总结,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用意志控制自身言行的能力。
2、我校严格执行上级颁布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设了校本及地方等特色课程。
3、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多年来,我校抓住课堂教学这个纲,要求教师从备课入手,因村施教,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在教务管理上,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履行教学常规,学校定期(不定期)对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抽查),结果进行公示。
5、严格学籍管理制度,专人负责,表册全,数据准,手续齐全,杜绝学籍管理中的随意性。严格执行上级规定,严格控制留级现象。
6、重视活动课教学,注意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借此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班班成立兴趣小组,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脑、口、手并用,用灵巧的小手创造了美好的世界。坚持每年开一次运动会,举办一次书画展、一台文艺汇演,发展学生的特长。
7、做好安全工作不放松。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是关系到老奇台中心校人民子孙后代的大事。我们安全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始终。每学年中心学校与班级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多年来未发生安全事故,确保了师生的人身安全。
三、调查结果
(一)教学常规管理机械僵化的问题
过去我县出台的《教学工作常规》不少要求已相当陈旧,与当前课改的理念有很大差距;有些规定也比较机械,很难适应学校的教学实际,常规管理的内容、要求必须进行及时改革。比如备课管理,要求教师认真备课没有错,但要让每一位教师认真编写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手段方法、课时分配、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等每节课都一项不缺,而且都要具体详细地写在备课本上,既没必要也不可能。每门课都要这样备,哪里还有时间上课、辅导学生?再比如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也没有错,但学生的作业一定要由教师来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布置作业行不行?学生作业一定要由教师来批改?学生自己批改不是更能促进自主发展?教师批改作业一定要“全批全改”“精批细改”?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批改,挤出更多的时间研究教法、辅导学生行不行?备课就要写教案,写教案就要不厌其详;有作业就必须批改,而且批改愈全愈好、愈精细愈好,否则教师的工作态度就有问题——这是多年来形成的普遍认识。教师为此付出了那么多劳动,真的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方法比较僵化,多年来一成不变,检查的方式方法也过于机械,不同程度地助长了形式主义的“应查”恶风。为了加强常规管理,学校要经常检查教师的教案、理论学习笔记,经常检查作业批改情况,要量化计分,形成大量的档案资料。初衷是好的,但要求却越来越繁琐,检查方法也越来越机械:查教案数篇数、计页数、看书写认真程度,少一个教案扣多少分,少一个板书、少一篇教后记扣多少分,书写不认真扣多少分,搞得教师诚惶诚恐谨小慎微,忙不过来回家加班,没时间思考就闭着眼睛抄教参、抄优秀教师教案。教师个人必须有教学计划、教研计划。为了迎合上级检查的标准,学校、教师为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不惜连夜加班突击“造假”。这样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不仅没有实效,而且助长了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风气,教师怨声载道却敢怒而不敢言。这样的情绪状态还怎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评价严重滞后的问题
现行的教学评价制度是以“打分划等”为主要目的的。教师评价学生是这样,领导评价教师、教育部门评价学校也是这样。评价的功能十分单一,内容很难全面,方式方法也比较机械。一个考试分数,决定了学生终生发展的命运,也决定了教师的业绩考评总分,不仅影响评优选先、职称晋升,搞不好还会落聘。一个成绩排名、“末尾淘汰”,给予教师太大的压力。这样的“量化考评”披着公正科学合理的外衣,但由于评价内容不全面、方法不科学,获得的结果往往是以偏概全、以假乱真,给教师带来“灾难”性的伤害。要实施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必须彻底端正教学评价的目的,转变评价的功能,采用科学全面的评价方式和方法,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师成长服务。教学评价本身需要解决的难题非常多,再加上中考的压力,改革就更难了。然而评价是杠杆,是关键,评价不改一切都会受到局限,都会中途夭折,评价改革势在必行,而且越早越主动越有利。怎么评价?我们将拭目以待。
还有学校究竟是教学为中心,还是安全为中心。平时大家都在吼: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但现实中,学校真的是以教学为中心吗?有一幅标语: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维稳及安全问题是校长头上的一座大山。因为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为了安全,校长费尽了心思。安全问题,各级警钟长鸣,对学校来说已到了比教学还重要的程度。我们学校每天都要安排教师进行门卫值班,并将安全教育材料整合成备课资料。基本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月月讲,日日排查,月月总结上报,成天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交通安全有国家立法,有专门的交警部门专管,但每天均有交通事故发生。更何况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能关不能锁,小学生自制能力又差,即使教师进行了教育,但课间玩闹时磕磕碰碰,也难免发生意外事故;现在的学生受网络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对学校教育抵消较大,容易与社会上不良少年勾结,离校出走或被人拐骗。还有在上放学路上出的安全事故,如下河塘洗澡溺水死亡,上放学途中被车撞等都说学校有教育责任。还有如食物中毒,流行疾病,体育运动摔伤,打架斗殴,癫痫、心机梗塞等疾病引起的突发性伤亡,歹徒进校滋事行凶等等,叫人防不胜防。一旦学生在学校出了大的安全事故,家长、学校、校长三方都承受不起。家长痛失的是孩子;学校付出的是巨额赔偿,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校长受的是处分,轻则记过降薪,重则撤职开除。殊不知,安全防范设施是很重要的,比如校舍安全,楼道走廊行走安全就包含有设计、建设因素;学生食堂消毒预防设施都需要资金投入,而学校防疫费几乎无预算,而防疫部门每学期检查都提出一堆整改意见后给学校开张收费单,每期收费了事。现在的校长不能担教育专家,而要担安全防范专家,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细而又细,实施起来全员参与,但也难免出现安全事故。如果没钱请不起门卫,就让教师值班,放学组织学生站队离校,路上还实行跟踪监督负责制。学校封闭管理,不准在校外上活动课,不准在公路上练跑步,连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也改成小型多样的单项比赛,校内就能完成。为了减轻学校的压力,校长让老师们尽量动员家长投入学生保险,但必须有一个前提是家长自愿,在我们这些乡村,要想全部动员入保是不可能的事,有的家长公然说:孩子交给你学校,出了问题就是你学校的责任。学校又不敢强制保险,一扣上乱收费的帽子,校长可永远不得翻身。现在的安全方面的法规,有关责任的划分也不明确,总能让家长或群众找到学校的相关责任。比如学生在下课期间打闹受伤,学校该承担什么责任,双方家长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很难说得清楚。安全事故的出现是有一定比率的,别说是学生,成人没有意外伤亡的吗?一次意外事故让校长和教师负全部责任,这思想的压力能不大?校长和教师谁能保证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一辈子不出现这种事呢?在这种压力下,学校管理还能正常开展吗?学生在这种管理体制下还能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吗?
四、对策及建议
(一)落实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落实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首先,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在整体上把握教材及大纲的基本要求,提高业务认识;其次,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教案;再次,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及时学习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但是,集体备课也不能流于形式,变成“过场主义”,教研组中没有讨论交流的热烈场面,敷衍了事,按照别人设计好的思路互相抄袭。集体备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交流性。集体备课的过程要求教师人人都主动参与和发言,不能成为一两个人的事情,在集体讨论交流中相互沟通感情,共同提高,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②同级性。集体备课是学科组教师间的教研行为,应限于在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间进行,可设立年级学科备课组长具体组织各备课组开展活动。
③内容的连续性和创造性。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连续性,一般应依据教材的单元来划分较为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课时教案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提纲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去设计。
由于集体备课采用先备再议、议后再备,最后形成正式教案,大家在正式教案上再添加自己的个性意见,解除了以前的繁杂而作用不大的机械程序,提高了教师们钻研教材教法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这就改变了过去的评价由教师一个人定论,学生处于被评价的被动地位的评价形式,构成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参与的整体评价体系;建立联系本,不定期地与家长联系,从而使学生能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体验成功,看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教师又能从评价中得到改进教育教学的反馈信息,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到矫正性的信息反馈。“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正是强调了评价主体多元才能给学生一个更全面的评价。
(三)抓住教学评价关键环节,引导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常规管理改革从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改革入手,逐步向教师教学评价、学校教学评估渗透过渡,以评价改革为杠杆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改革教学评估方案。一是渗透过程评价理念。加大过程评价的力度。视导成绩只占全年评估成绩的50%,平时管理改革、教研成果、教育科研等情况得到充分体现,视导成绩中现场听课也只占40%,其余60%反映的也是平时管理改革、教研风气、教师研究探索、学生能力习惯形成等过程信息。这样做有利于引导教师平时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二是充分发挥评估信息的诊断、导向功能,注重评估后的双向交流研讨。评估的目的不能是为打分而打分,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家关注评估获得的各种信息,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引导大家查阅评估资料,畅谈感受提出质疑,通过评估者、被评估者的双向交流帮助老师们分析优势、寻找差距、研究改进策略。这样的交流研讨有助于拉近评估双方的认识距离,也使评估具有了更丰富的意义,有效地发挥了评估的诊断、导向功能。
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更应从提高农村校长素质开始。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教育问题,注重学校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切实为农村中小学的校长们减负。只有农村教育发展好了,中国大部分公民的素质才能得到提高,中国也才能真正科学发展,社会也才能和谐进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