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认真分析了调查情况,我们写成出的调查报告才有意义,在参加完一个精彩的调查后,一定要写调查报告记录自己的感受,以下是好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课堂的调查报告8篇,供大家参考。
课堂的调查报告篇1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教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如何?我根据自己在三个月的实习期间里在一线教学的'亲身体会和深入课堂的观察和访谈结果设计了一份“高中语文课课堂管理现状问题问卷调查表”,并在石柱民族中学高二年级进行了实地调查。
1.问卷调查
1.1调查对象和方法结合自身在实习三个月的时间里在一线教学的亲身体会和深入课堂的观察和访谈结果设计了一份“高中语文课课堂管理现状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高二年级5个班级的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各班各40份。高二(3)班共收回30份,有效卷25份;高二(7)班共收回35份,有效卷32份;高二(8)班共收回40份,有效卷35份;高二(11)班共收回37份,有效卷35份;调查问卷共24小题,均为单选题。每题共四个选项,分别是:a、总是100%;
b、大多时候75%c、偶尔25%d、从不0%
调查问卷主要从明了课堂目标、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科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追求自己的兴趣、体验成功、收到迅速,真实的反馈、受到合理的约束、整合学习的时间、与同学积极交往、得到与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学习风格相匹配的教学,共10项问题进行调查。
1.2调查结果分析
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普通高中语文课课堂教学在不断优化,取得很多成就。金无足赤。当前普通高中语文课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问卷的第1、3、4、5、6、8、10题依次反映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和教学方法层面的具体问题);二是教学交往方面的问题(问卷的第2、9题所反映的);三是教学纪律管理方面的问题(问卷的第7题所反映的)。
下面着重就教学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2.教学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过多强调对学生的管束和学生的顺从,而较少给学生留出自由的空间。我国现阶段的课堂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以控制为特征的传统管理阶段,很多地区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管理观基本上是倾向于课堂秩序的控制和维护教师的权威,在绝大多数学校里,教师追求的理想课堂是安静的课堂,能够控制的课堂,学生听从指挥的课堂。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多,时间久了,学生养成了习惯,所以他们不会经常主动回答问题,更不会提出改进我们的教学的意见了。
其次,在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上,学生花在小组和全班活动的时间极不平衡,绝大多时候课堂上进行的是单一的全班活动,课堂交往时间比重的失调导致学生个体意识的缺乏。
再次,我们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出现:教师往往对活跃而爱表现的学生予以较多的关注,而对沉默的学生缺少关爱、缺少尊重,以至于在课堂交往中,一部分学生成为交往的“贵族”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沦落为交往的“奴隶”,甚至出现了教师教学失明失聪的现象。
2.2相应对策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交往氛围是课堂交往和谐进行的基础。
1、养成平等对话的教学风格。现代教育学认为,教与学的平等互尊是促进教育、优化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其个性和需求;相信学生,鼓励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实现,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发现、创造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开放、自由、灵活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2、信任并鼓励学生参与交往。教师真诚的信任、赏识和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交往信心,“伙伴式”的师生关系,又可增进学生的“向师性”,促进师生友谊,提高教学效果。
二、实现合作学习,强调生生互动。
合作学习是交往教学模式中的重要一环,是一种促使学生之间人际交往和合作互动的基本形式。最初学生是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和他人交流的,作为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如何合作。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我们可以在两个步骤上掌握这一过程:学会珍惜合作,掌握合作的技巧。
第一步,让学生必须懂得珍惜合作。如,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完成任务。合作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使其意识到彼此的需要,彼此能够互相帮助。第二步,学生在逐渐适应合作后,教师可以先让他们参与塑造团体形象、增强小组凝聚力的活动。如让小组设计横幅或海报展示小组的名字和标志。为了确保每个人都参与设计,可以要求在内容上必须有每个成员的作为。在学生慢慢学会了合作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各种团队竞赛,如“知识接龙”,“辩论赛”等。
总之,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可以培养学生的“竞合”精神,让学生既要学会在啊竞争中胜出,还要学会在合作中超越!
三、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教师的课堂交往技巧。
1.教师要学会实现心理角色换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效实现师生双向互动。马斯洛认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依次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当低层次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就会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高层次的需要,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当人们的这一高层次的需要得到尊重和满足的时候,人们才会产生自我价值感,产生积极进取的渴望,也才会有开朗的性格,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需求、愿望的动机,才能创设相应环境,激发学生潜能,保证教育最佳接受效果的出现。
2。教师应该擅长使用一些小技巧。如,准时上课、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等获取心理优势;掌握课堂提问、师生对话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的策略和具体方法必将营造出优质高效的课堂交往。
教无定法。我们的教学本就是充满激情和生命理想的师生共识、共享和共进的过程,让我们师生双方用心用智慧去实现和升华这一过程。
课堂的调查报告篇2
通过课堂的讨论,同学们转变了以前“被动的听老师讲,有问题等着老师讲“的状态。有问题可以提出来,不好意思问老师的问题,可以通过问同学来解决。
“在进行小组讨论之前,很多老师未讲过的题不是问同桌就是看答案,都不会的问题会被搁置。讨论后,不会的问题提出来,小组成员帮助解答,这样上课的主动性也提高了”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积极的氛围会带动着所有同学都进入课堂,而不再像以前那样注意力只能集中一小会儿,然后便昏昏欲睡。”
“与老师讲课相比,缓和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效率。”
“一些在课堂上不喜欢主动回答老师问题的同学,在讨论时能够主动积极发言”。
问题理解得更深入
对于问题,同学们理解的思路可能与老师的不同,他们是用自己的语言在交流,由于思维方式相近,同学讲的更细,使得问题更容易懂。
有同学说:“自从实施小组讨论后,对问题的思考更多了,探讨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经过一番讨论,对待这个问题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另外,老师只讲正确的思路,而同学们的讨论可以暴露不同的错误,他们可以在别人的错误中汲取教训,“在错误中提升自己”,这样也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有时给别人讲题,也会加深对这道题的.认识,还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
思维拓展度更广
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同学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思维的交流碰撞会引起对问题的多方位的思考,从而拓展了解题方法,也培养了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
出声思考 逻辑表达
通过同学们的相互交流,锻炼了逻辑表达能力,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很多平时不敢说话的,在集体讨论环节也能积极发言,这样提升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课堂的调查报告篇3
一、调研的目的
为了了解xx学校教育现状,实习生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这次调研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教师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从上课到跟名师班学员的交流都能认真地对待。特别是听了教研组长的点评,使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二、教师基本情况及分析
(1)从年龄看,教师队伍年轻化,平均年龄是33。6岁。他们处于年富力强之时,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充沛的精力以及较高的职业忠诚,正值职业的黄金时期,是出成绩、成大器、形成特色和风格的时期。
(2)从职称看,有2名教师是小学一级,1名教师为小学高级教师。他们具备了相当的专业素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和经验。他们胜任语文教学,也有一定的职业敏感度和判断力。
(3)从学历看,3名教师全部达到小学的任教资格。从语文基本知识的角度看,掌握了解读文本、研读辅助资料的方法,他们均胜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三、课堂教学中的亮点
1.努力追求真实的课堂教学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3节课,都是真真实实的原生态课。师生的一切活动都无事先安排的痕迹,无公开课那种因“反复雕琢”而“无可挑剔”的“秀”美。虽谈不上“清水出芙蓉”,但真实的课却给人一种朴实的自然美,为我们了解我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提供了真实而可靠的依据。
2.尽力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改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即教师应把自己从“神坛”上请下来,从课堂的主宰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十几节常态课都体现出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我们看不到教师那种“唯我独尊”的样子,也听不到教师那种“发号施令”式的讲话。相反,课上洋溢着的是教师暖暖的笑容,回荡着的是教师亲切的话语,在这种平等对话的课堂中,学生自然能放松身心,自由自在地学,畅所欲言地说。
3.尝试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中“师讲生听”“师写生抄”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逐步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不少课堂上得到了有效运用,另外,不少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了“变师教生”为“师生互教互学”的方式。
4.重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
学生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思维习惯普遍加强。在设计预案时,能关注学生的学,考虑到学习的实践性。教学中,多数教师能视学生为学习主体,不在以教师的讲解替代学生的思考。阅读教学中能引导揣摩课文的语言和文章的表达形式,能渗透语言实践和表达训练,阅读技术比如边读边思、边读边批注圈点等方法被广泛采用。从效果看,多数学生始终精神饱满,主动积极。
5.着力运用教具,为语文教学服务
部分语文教师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特别是能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制作教具,并能够很好的运用在课堂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任青加老师在执教《拼音复习课》时,制作了大量的拼音卡片,重点让学生区分b-d、p-q,复习i的标调,在教学中通过开火车读、指名读、领读,进行贴苹果游戏等激励学生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教师的评价语恰当、到位。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语文基础教学不扎实
在教学中,有个别老师教学目标不明确,基础抓的不扎实。
2.朗读教学模糊化、形式化、机械化
分析老师们的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大多不足5分钟。
五、应对策略
1.强化意识,加强整合。语文教材一方面在编排上十分重视语文基础的教学,另一方面又为教师的教学留下了十分广阔的自主权。作为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的这两个特点,增强落实语文教学基本要求的意识。汉语拼音、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习作等内容的教学都要关注这一点,但又绝对不能机械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精心捕捉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点,在“读”中相机渗透,在“学”中巧妙整合,在“课”中解决问题。
2.注重积累,抓好背记。积累与感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文教学的两大主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并对各年级的积累背记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在积累背记方面,老师们除了落实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之外,还可以抓没有此项要求课文的熟读成诵,结合“以读为主”的阅读教学新要求,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多读促进背记。教师们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引背课文的好方法:如提示法、接句法、填补法、想象法等等。以便让学生多背记一些课文中的佳词妙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此外,还可以开展“课前背记古诗文”的活动,精选诗文,日积月累。
3.活化练习,提高兴趣。老师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改变一下训练方法,不再一味地抄抄写写,而是将口说、心记、脑想、手做,眼看、笔写等各种形式并举。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增强练的效果。
总之,这次调研活动搞的非常成功,为着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而努力去做一些实事,大家都非常愿意。
课堂的调查报告篇4
初中物理《浮力》基础练习题
1.同样重的铁块甲和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__________铁块受到的浮力要大一些.( > )(题型二)
2.停在海里的小游艇总重2.06 ×104n,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n;它排开海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m3(海水的密度海水=1.03×103kg/m3,取 g=10n/kg)。(题型五)
3.一小球所受的重力为5n.体积为5 × 10-4 m3。将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n(取 g=10n/kg),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放开手后,小球
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题型四)
4.我国农民常用盐水浸泡法来选种,如图13-67所示。在浓度适宜的盐水中,饱满的种子沉在底部是因为________,干瘪、虫蛀的种子浮在液面上是因为_________.(题型六)
5.悬浮在空中的气球要下降,必须____________,从而使___________减小;潜水艇要从水中浮上来,要使潜水艇__________减小. (题型六)
6.把一木块浸没在水中,排开的水所受重力为12n,木块受到的浮力 ( )(题型二)
a.大于12n b.小于12n c.等于12n d.等于10n
7.把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则 ( ) (题型二)
a.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b.铝块受到的浮力大
c.铁块与铝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8.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题型二)
a.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9.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13-68所示.它们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题型二)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同一种液体中,两弹簧测力计减小的数值相同,两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 ) (题型二)
a.密度 b.体积 c.质量 d.形状
11.潜水艇潜在水下航行,当它下潜的深度增加时,比较它所受到的水的压力和浮力关系是( ) (题型五)
a.压力越大,浮力越大 b.压力越大,浮力不变
c.压力不变,浮力越大 d.压力不变,浮力不变
12.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题型六)
a.潜水艇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b.气象用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c.密度计上的刻度示数从下到上逐渐变大
课堂的调查报告篇5
8周的教育实习,使我对中学物理的教学和班级管理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教育实习不仅锻炼了我们实习生在讲台上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能力与口才,也使我们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发现,分析存在于现阶段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我所在的实习学校是中国矿业大学附属中学,主讲高一物理物理课,并兼任高一(4)班的实习班主任。实习期间,还组织了“关于在高一年级开设物理课的情况调查”的教育研究。总体来说,实习工作很成功,无论是教学工作,班主任实习工作还是教育调研工作,都得到了校领导,老师们的好评与支持。就高??
(4)班实习班主任期间,我的班级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学生们的配合以及学生家长的支持。在受到表扬,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发现了存在于自身的不足,今后需要继续改正,完善自我。
首先谈下我的教学经验。站到讲台上,面对全体同学,第一心态要好。具体来说,不要紧张的话都说不出来,因为面对的是自己的学生,自己的任务是给他们讲课。如果站在讲台上,自己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首先是工作的失职,其次是学生们的不信任,后果就是恶性循环的课堂秩序乱,学生听课效果大幅度下降。因此,站在讲台上,要有清醒的头脑,明白自己是要干什么,有了明确的出发点,才能摆正心态,走进课程的思路;第二,讲课一定要先保证自己的思路百分之百在所讲授的内容上。我们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发现学生不好好听课,提醒他们认真听讲,集中注意力。可是如果老师的注意力就没有全部集中在课堂上,也就是所谓的“走神”,那怎么能叫学生们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所谓为人师表,不仅体现在外部行动上,更重要的是在课堂45分钟带领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因此,上课前的备课十分关键。备课时,自己要先进性对知识的梳理,自己头脑中把知识点捋顺了,才能在讲出来的时候有条有序。这就要求教师对课本有着很高的熟悉度和很强的专业知识基础。我在讲课的时候,比如习题课,如果需要在黑板上作很长的公式推导,我会边写边讲,这样不仅自己能按照自己备课时的思路走,也能使学生按照我的思路走。
其次说下我认为存在于我身上的问题。我感觉主要是讲课速度与学生的现实接受能力稍有出入。我个人习惯,一堂课的前半部分用于知识点的传授,后半部分直接通过习题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可是有些学生,基础较差,跟不上这样的速度。这就要求我在讲完知识点之后做一必要的知识小结。在和学生的谈话中,有些学生提到了这一点。其实在现实的教学中,这一点很重要。对于整体基础较差的班级,这更是必不可少。很值得我们老师注意。对于知识点的巩固,多做习题固然好,但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会形成还没来得及回顾知识点,就投入做题中,导致前后知识在解题过程中运用紊乱,不知从何入手。本着“照顾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指导思想,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这个问题。 最后说下关于教学方式的创新。我举一个例子,我在讲授高一年级“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一节时,用到的不是课本上的实验式教学方法,而是我自己的数学演绎式教学方法。具体说来,就是把根据实验推结论这样的'过程换成根据已
有的结论运用数学方法推未知的结论。这个思路有点类似于大学的理论物理教学。我的想法也是来源于此。两种方法对比,前者优势明显在于实验式讲授过程直观易懂,学生易于接受。但是细想,这样的实验虽然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吸引力,但是不一定能够集中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听讲。因为学生见了实验,心理上的好奇会引起议论,对于课堂秩序没有百分之百的保证,我的数学演绎式讲授过程虽然较为抽象,但是对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有着一定的正面作用。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公式都是前面接后面的,稍有疏忽,就会朦胧一片。再者,实验式教学广泛见于现在的中学物理教学中,而我们却容易忽视数学对物理的重要性。因为摆在眼前的现实是中考,高考这样的升学考试仍然是书面考试,也就是解题依然要靠自己现有的物理知识通过数学公式表达出来。所以,从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意锻炼学生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我的主要想法。当然,实验是最直接体现物理知识的途径,所以我对实验的安排主要在实验课。在讲授正课的时候,用到的更多是数学方法。
这就是我大概的实习感受,还有许多,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数了。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注意提到的问题,完善自我的同时,我会积极创新教学思路,给教师教学以更大的发挥余地。
周亚敏
15
课堂的调查报告篇6
中考刚刚结束不久,学生们早已抛却学习的烦恼,如释重负般放飞自由.而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对于那紧张而忙碌的初三备考阶段,确实有必要进行一番梳理.
回顾中考复习,总体的印象是我很忙碌,除了忙于班级的日常管理,剩下的时间似乎都是在进行教学设计,做题,选题,编题.只要班级事务稍稍松一口气,似乎所有的时间都是用在了中考题上.似乎我天天都在围着中考题转,以至于临近中考的最后几天,我一见中考题竟然有一种莫名的厌烦与恶心.既然中考复习是跟习题泡在一起的,那就来谈谈我对习题课的感受.
中学物理习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问答题,实验题,作图题,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物理习题教学是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习题课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确切含义,掌握物理基本规律的适用条件及其应用,能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为了发挥物理习题在教学中的作用,首要的工作是精选习题,杜绝“题海战术”.采用“题海”战术,就是对习题不加选择,将泛滥成灾的各种试卷,复习资料原本发给学生,学生就成了解题机器.不少题目学生要重复练习多次,一些偏题,怪题更是让学生伤透脑筋.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采用题海战术,结果收效甚微,还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及摸索,我觉得在设计习题课之前,一定要根据专题精选习题.要选好习题,就必须对题目做认真的分析,一般应分析:解这个题要用到那些物理知识,题中涉及的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的复杂程度,以及涉及的条件如何(是否有隐含条件,多余条件);解题时所涉及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在这方面要训练达到的程度;解题中的困难,关键和易错处等等.我在复习压强专题时,对近三年中考试卷及各区一模,二模试卷中有关压强的所有题目先做一遍,然后按考点精选分类,最后由易到难编制出学生用习题.从搜集习题到做题,选题,编制题目,用时不少,但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大部分学生通过这份专题训练,由简单入手,循序渐进掌握了有关固体,液体压强计算问题的一般解题策略,普遍感觉以前不好做的压强问题不再是令人一筹莫展,而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物理习题课教学中,例题讲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精选习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例题的选取.
(1)举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除了巩固和运用学过的知识以外,还应当有计划地做到: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教给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等.
(2)例题要具有典型性,即题目的内容应能充分反应物理概念,规律的本质和关键,练习的深广度和难易水要准确的反应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题目本身不宜过多过繁,可用一题多变办法,不断改变条件,逐步引申,还要避免过于繁杂的数学计算.
(3)举例还要具有针对性,即题目的深浅程度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题目要能针对学生在解答时容易产生的错误和问题.
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物理题型很多,每种类型都有一定的思路和方法,我们要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又要使学生按照一定的解题步骤规范求解.例如,解计算题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审题,确定研究对象,简要写出已知条件,然后可按照“由未知找需知,由已知找可知”的思路进行推演,直至首尾两条线索相交于某个已知条件为止,这样就理清了从已知到所求未知的来龙去脉,最后按照理清的思路写出解题步骤即可.
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学生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上老师要做到少讲,精讲,学生还必须在课堂上有教为充足的练习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独立的练习时应注意:题目的选择应当配套,由易到难,以训练基本功,基本思路和方法为主,基本练习与综合练习相结合;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要求和指导上要注意区别对待,特别要注意指导在解题上困难较大的学生;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不同的解法和典型的错误,问题,为练习后的分析及今后的教学提供依据.
变化之一:由以往孤军奋战到集体备课。今年学校非常重视教研组工作,物理组单独成立了备课组,由朱校长亲自下到组里监督。两节课的备课时间由上周总结、本周复习指导两大部分组成。老师们都很积极地参与到备课组活动中,收获很多。
变化之二:复习顺序做了调整。以往都是从八年级开始复习,然后再回到九年级。今年则从九年级的电学开始复习,然后到热学,最后回到八年级。这样面对第一轮模拟考试,老师和学生心里就更有底了。
变化之三:往年的复习我都是要求准备笔记本,我在黑板上书写复习内容,要求学生记下。几年下来,效果不明显。学生上课动手过多,动脑不够,课堂效率很低,到了后期复习时间往往不够。本次复习,我特地定了一本带有知识整理的复习资料,只有资料上不够详细的重点知识,我才让学生补充在资料上,这样就把我以前书写、学生抄黑板的时间节约下来强调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典型例题。为了避免学生光划不看的现象,我把知识点编成填空题的形式,课堂上要求学生完成并订正,并且每次上课前我都要抽出5到10分钟来提问,对于回答不出来的学生,要求抄写重点知识点两遍。
有关浮力的计算问题种类繁多,并且在分析和运算能力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浮力”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内容。以下是有关浮力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典型运用问题的解析的归纳:
一、压力差法求浮力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下表面向上的压力为f向上,对物体上表面向下的压力为f向下,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f向上-f向下。即浮力等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之差。
适用:于物体的形状规则、密度均匀、它所受浮力可用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来计算。
例题: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物体的上表面与液面平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14.7n,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4.9n,求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解:根据压力差法求浮力:
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f向上-f向下=14.7n-4.9n=9.8n
二、用称重法求浮力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再将物体进入液体中,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则浮力大小为f浮=g-f。
适用:有弹簧秤读数,形状可以不规则的小物体。
例题:一个重为1n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钩码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0.87n时,这个钩码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
解:钩码受到水的浮力为f浮=g-f=1n-0.87n=0.13n
三、利用漂浮或悬浮条件计算
若物体漂浮或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时,应根据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浮=g物)来计算。此法也称为平衡法。
适用:漂浮或悬浮
例题:一艘30000n的轮船在海上航行时,受海水的浮力多大?从海上到长江上航行时浮力多大?
解:因为这艘轮船是漂浮,所以轮船所受的浮力f浮=g物=30000n,轮船从海上航行到长江,轮船重力不变,所以所受浮力不变。
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用公式表示就是: f浮=g排=ρ液 gv排。ρ液gv排表示液体的密度,g=9.8n/kg, v排表示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当物体浸在气体中时,则f浮=ρ气gv排
从公式上看物体所受浮力大小只跟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大小有关,与其他无关
适用:知道排开液体的重力或体积。
例题:有一个小石块,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15的水,求小石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g排=15n
以上四种方法是在初中阶段求浮力的几种方法,在解题时应注意运用,分清用哪种方法解题。
课堂的调查报告篇7
在我几年的物理教学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现举一二,和大家交流探讨。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而又不容易把握的细节。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不少学生觉得物理难学、枯燥无味,因此物理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恰当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物理课堂上新课的导入唯有新颖别致、出奇制胜,才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学中可采用做实验、举实例、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作好了铺垫,从而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学校里很多地方都普及了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提高课件制作质量,结合自己课堂教学实际,在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一定要切实做好实验教学,靠讲实验,已经完全不能跟上中考的步伐,中考要求学生要有应变能力,从细节上进行考试,不进行实际实验,很难发现这些细节。
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学中的每个细节都应当受到关注和优化。教师的举手投足、语言表情等也能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因为,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等等,都会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学中教师的思维习惯、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态度等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教学的实效性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譬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板书设计对学生的物理表达习惯和书写规范性就起着很大的导向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曾经一度发现这样的现象:我辅导的一个尚志二中的学生的作业很优秀,她的解题步骤,解答格式规范,比我所讲的还好。我都做不到那么优秀,看来她的作业工整及优秀,非我之功,而是原来教师要求严格,教学规范。而我亲自教的学生的物理作业、试卷等书写得凌乱潦草、不整洁、不规范,经再三强调收效甚微。后来经过自我反思,我发现原因是自己造成的。因为平时上课时自己的板书就比较随意,凌乱、潦草,例题讲解也不太注意书写的规范性,而学生的模仿力是非常强的,这样,乱写乱划、不认真、不规范的毛病自然就在作业和试卷当中体现出来了。找到原因后我就对症下药,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板书坚持不懈地做到工整认真、整齐美观,解题准确规范,一丝不苟。渐渐的,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也开始工整、规范起来了。
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和优化还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细节处理上。教材上有些内容处理的不够好,在各个教学材料及练习中,有好的素材时,我们就要善于积累。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都能备课,练习生活教物理,这就是活生生的物理教学,把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教学就不是干巴巴的说教,就会充满血肉。内容丰富,学生利于接受。比如可以可以联系生活,改变题设条件,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转换。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处理进行细化,并作适当的拓宽和引伸,挖掘问题的和外延,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灵活性、发散性,达到扩展思路, 学会变通,启迪智慧之目的,从而使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得到升华。
课堂上善于发现有利的契机,善于利用环境资源和有利条件,用真诚的态度和智慧的语言去启迪、激励学生的心灵,用科学的思想和正确的方法去影响、感染学生的行为,是优化教学细节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课堂的调查报告篇8
一、调查目的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主要课程,如何上好语文课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从20xx年8月开始,至今小学课程实验已开展了九年。为了解我镇小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现状,根据学院的有关社会实践要求,我利用工作之余,深入到我镇各小学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较全面、深入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整理如下:
二、调查方法、内容及对象
1、调查方法:访谈法,听课,随机抽样调查。
2、调查内容:⑴教师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调控、教师素质、教学特色;⑵学生方面:参与状态、交流状态、思维状态和生成状态。
3、调查对象:全镇10所小学的30名语文教师及其学生。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结果概述
我历时近两个月,分别到我镇10所小学听了30名小学语文教师的常态课,并与教师进行了访谈,对30节课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达到a等(90分以上)的课12节,占抽样总数的40%;b等(80?89分)的16节,占抽样总数的53。4%;c等(79分以下)的2节课,占抽样总数的6。6%。
总的看来,我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凸现出以下亮点:师生关系趋于平等、民主和和谐,教学方式悄然改变,教学评价趋向多元,教师探究、合作成为共识,校本教研崭露头角。
??教师方面
1、教学目标。90%以上被抽查的教师(以下教师均指被抽查的教师)能正确地定位和把握教学目标,约40%的教师非常关注生成性目标。
2、教学内容:85%以上的教师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约30%的教师能创造性处理和使用教材,约20%的教师能合理、有效开发和补充语文课程资源。
3、教学过程:80%以上的教师教学流程清晰,师生活动时间分配较合理,语文学科特点较突出。
4、教学方法:70%左右的教师能灵活运用教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和求知动力。25%左右的教师注重学法指导,能设计出质量较高的探索类问题和发散类问题。极少数教师教法陈旧。
5、教学调控:80%的教师基本上是按预设方案(教案)组织教学,只有20%左右的教师能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组织教学,50%左右的教师能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6、教师素质:90%的教师有亲和力,教学基本功较强。从学历程度看,合格率(中师)100%。其中,中师6人,占总数的20%;大专21人,占总数的70%;本科3人,占总数的10%。被抽查的30名教师,第一学历均是中师,第二学历(专科、本科)均是电大、自考或函授学
习取得的学历,具专科以上的教师只有7人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只占总数的23%,因此,教师的专业文化知识不是很强。
7、教学特色。约40%的教师教学有亮点,有创意,约20%的教师有教明显的教学风格。
??学生方面
1、参与状态。从参与的广度上看,被抽查的30节课中,50%的课中的90%以上的学生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40%的课中的50%左右的学生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10%的课中的多数学生很少参与或几乎没有参与学习过程。从参与的深度看,50%的课中的90%以上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40%的课中的50%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10%的课中的多数学生是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2、交往状态。被抽查的30节课中,约50%的课中的多数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敢于评价自己、学生和教师,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10%左右的课中的学生几乎没有交往。
3、思维状态。被抽查的30节课中,约50%的课中的一部分学生敢于提出一些有挑战性与独创性的问题,并能与他人合作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思维活跃,发散性思维得到教师的重视与培养。
4、生成状态。被抽查的30节课中,60%左右的课中的学生,大多数学习兴趣浓厚,知识、能力目标的达成度较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效果较好,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四、调查结论
1、教师教育理论,特别是现代教育理论薄弱,有的还存在模糊认识。对课程标准解读不够,课程标准未起到应有的作用。评价方式欠完善且不尽科学。
2、教师的情感、价值判断与现代教育思想有一定差距,专业知识欠深厚,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理解不够。
3、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存在着矫枉过正的现象,对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创造性使用教材把握不够,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4、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普遍较差,综合知识与知识结构尚不理想,只知埋头教书,不懂科学研究的现象还很严重。
5、教师对现代教育中自身的角色地位把握不准,学生主体地位未能得到有效体现。现代化教学媒体和手段在现代教育中的应有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6、学生对语文学习相对缺乏自主性,语文学习过程中还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
7、学生在课堂中个性能得到一定的张扬,但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上的一些问题视若无睹,置若罔闻。
小学语文教学时一项艰辛的工作,需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作为教学研究人员和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勤于总结,与时俱进,才能有力地推进语文课堂教学走上一个新台阶。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