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范文网 >工作计划

千年梦在今朝的教案7篇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以确保教案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教案还可以帮助教师评估课程的可行性和实施细节,好学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千年梦在今朝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千年梦在今朝的教案7篇

千年梦在今朝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读懂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读懂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学生交流有关资料,引出课题

师: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现在请大家拿出来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师: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航天英雄,其实在中华民族的航天历史上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英雄。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他的名字叫“万户”,万户做了什么?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呢?请打开课本第19课。

板书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1、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自读收获:

预测:学生可能有以下认知(仅例举)。

万户是明代官员,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乘火箭上天的人,万户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返回祖国大地。

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返回。

没有航天工程人员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3、梳理课文结构,理清课文条理:

将第一自然段与第十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找出文中的两个过渡段(第四、第六自然段),将课文划分为五个部分,中间三个部分分别写万户乘坐火箭飞行没有成功、我国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我国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

三、重点研读,学习课文表达方法

1、研读第七自然段,解决一个问题: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需要什么?

两个数字:一百一十多、三千多。

(“一百一十多”是研制、建设、发射单位,“三千多”是协作单位。说明载人飞船成功飞天靠的是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

一组排比句: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2、研读第四第六两个自然段,解决一个问题: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我们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抓两个过渡段带动全文,认识中华民族的航天历程,从中感悟到:要有远大理想,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不怕失败,不怕付出惨痛代价,永不放弃,坚定而执着地追求,积极与他人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加强朗读,回归整体,感悟“千年梦圆在今朝”

1、学生自愿起立读课文,可以读全篇,也可以读感兴趣的几段。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民族自豪感。

2、感悟课题:

梦──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圆──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返回。

千年──古代产生梦想、明代万户飞行、人造卫星上天、神州飞船飞天,历时数千年。

3、有感情朗读重点段落。

千年梦在今朝的教案篇2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神舟五号”有关资料,课件出示“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求去思考。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在说说自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追寻飞天梦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

2.关注语言,句式,具体的数字。

3.关注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的详略。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

2.搜集资料,办一张关于“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千年梦在今朝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2、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3、体会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精神。

第一点是重点,第三点是难点。

情感基调

敬意——激动——自豪

总体思路

寻梦——尝梦——追梦——圆梦

教学流程

格言导入,渗透说理

利用麦克尤恩的一句格言“很多人从不失败,因为他们从不尝试”导入,让学生概括出粗浅的道理。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则名言,想与大家共勉“很多人从不失败,因为他们从不尝试”,谁能说说麦克尤恩想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生:

师:正如你们所说,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也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种声音。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

一、快速扫描,理清条理

1、学生说主要内容。

2、围绕圆梦写了几件事。(古人奇思妙想——万户飞天——人造卫星上天——载人航天上天)

一、精读精品,体悟精神

1、梦圆时刻:(大屏幕)看画面——说感受——读——再说感受——读

2、拓展空间:看杨拍回的俯瞰地球画面——说登空意义

3、内化情感,与杨心灵交流。

假使杨利伟就站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点什么?

4、经典瞬间:

师:看大屏幕,杨利伟真的来了。(找一生上前)

师:你现在就是杨利伟,你来读读这三句话。

生读

师:你是个镇定(骄傲)的杨利伟,能说说你为何如此镇定或骄傲吗?

生:

齐读:

师:这段话还可以怎样读?

生:

师:说说缘由。

生:(当学生回答身后有强大的祖国时,相机引导学生谈具体些,引出下文)

5、体悟精神:有的人…… 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结合资料、结合语句、结合排比来理解无数的人们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爱国爱家、默默奉献、忘我工作……)

师:同学有感情的读——

6、纪实文字,升华情感

师:(读完文字)请同学们再次深情朗读,献给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生读

三、点线面结合,强化主题

引读第九自然段后,千年的梦想在这一天圆了。(手指板书)既然写梦圆,为何还写了其他的部分?

生答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溯历史,找寻详细的答案。

生就略写部分进行汇报。

四、个性感悟略写部分

古人——梦想(的起点)

万户——尝试 ( 结合资料汇报)

人造卫星,——执著 (体会第一次的激动)

师小结:这一个个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一个个点,串起来就是一条线,组成了千百年来炎黄子孙大胆尝试,执着追求,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的画面。

师: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我国继神五发射成功后,又相继发射了神六、神七,将来还可能发射——

五、激情朗读,自然链接

激情朗读《炎黄飞天梦》

六、布置练笔,读写结合

1、练笔时刻

给航天员杨利伟的一封信,谈谈自己的近期想法及人生志向。用上本课学到的时间顺序、首尾呼应的写法。

2、 动手天地

利用手中的资料,制作一期以航天航空为主题的墙报。

3、郑重推荐

阅读航天航空类的书籍期刊,让知识的`翅膀带着你飞翔……

千年梦在今朝的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在人飞船发射的有关情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2.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小结: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定目标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结合本单元学习重点和课文前的提示,自己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全班交流,确定本节课的共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

2.小组合作,互检互评自学效果,深化提高。

千年梦在今朝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认识“揽、焰”等8个生字。

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查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年10月15日上午9时,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巨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五号”飞入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下面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播放视频)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有何感受?

今天我们来学习《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了解一下中国人飞天梦想实现的过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

谁能说说课题中的 “千年梦”指什么?“千年梦圆在今朝”又是什么意思?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思考: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请你在文中找出答案,并用简洁的语言按时间顺序加以概括。

学生交流。

(1)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古人的奇妙想象)

(2)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四十七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叫人点火发射。(万户尝试火箭飞行)

(3)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4)20xx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

(5)20xx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发射)

播放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视频。

载人航天工程有什么伟大意义?

(1)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嫦娥四号”这次成功的探月活动,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

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感受?(自豪)

让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再读这两句话。

四、拓展延伸。

为了“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有多少人忘我工作,默默奉献。他们付出的是青春,是健康,甚至是生命。(出示补充材料)

为了保证“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共设计了20种救生方案保证航天员的安全,针对飞船系统的故障对策有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飞天身先死,这些科学家有的倒在出差的火车上,有的牺牲在实验室,有的为了寻找飞船的残骸渴死在了茫茫沙漠中,有的为了排除险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让我们向航天英雄致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我们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才得以实现。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自豪地说出:千年梦圆在今朝!

五、布置作业。

搜集关于航天技术的资料,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

板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

飞天梦想、不断探索

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嫦娥工程

教学反思

创设情境。展示“神舟五号”发射的视频和飞天梦想实现的图片,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也激起他们为祖国感到骄傲,为航天工作者感到骄傲的心理。

思路清晰。在了解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时,学生在朗读中找出相关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按时间顺序加以概括,最后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千年梦在今朝的教案篇6

教学目的

1、通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最终实现梦想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学生扮演老师听写第18课的个别词语。

二、激情导入

1、学生朗读相关资料(神舟5号发射材料)。

2、教师现场采访: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3、教师导读后出示课题,学生质疑课题。

三、小组合作,自读感悟

教师展示教学目标,提出自读要求

1、读通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作者介绍了哪几个代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事件?

3、课文主要写什么?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实现靠的是什么?划出相关的语句并有感情地

朗读。

四、集体反馈,品读感悟

1、学生对词语相互质疑、解疑,教师点拨。

2、小组反馈教学目标2。

3、教师小结,并导读教学目标3。

4、学生说主要内容,划语句。

5、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语句。

6、教师小结并板书要害词语。

五、总结全文,畅谈体会

1、引导学生归纳写作方法。

2、学生齐读“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

3、教师设问后学生谈体会。

4、教师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小练笔:接过航天事业的接力棒

千年梦在今朝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着”。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我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出课题

1、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现在请大家拿出来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2、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航天英雄,其实在中华民族的航天历史上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英雄。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它的名字叫“万户”,万户做了什么呢?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提出不懂的问题

1、学习生字词,掌握多音字。

(1)指导识字正音。强调“载人航天”中的“载”读“zài”,“着陆”中的“着”读“zhuó”。

(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试着自己提几个问题。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提了哪些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3、师提问:同学们,通过刚刚的阅读,大家提了哪些问题呢?

预设1:文章写我国的载人航天发展,为什么第1自然段要列举很多的神话传说?(这是根据文章的写法提问)

预设2:通过对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的了解,你有什么启示?(对阅读启示进行提问)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整体把握,读懂文章主要内容

1、默读第1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描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写了千百年来流传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是人们对月球,对太空的美好想象,也正是这些美好的想象激发人类不断去尝试、探索。)

2、学习第2、3自然段。万户的试验成功了吗?(没有)既然万户的试验没有成功,为什么在文中要把他称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呢?(因为万户敢于探索的奉献精神,鼓舞了后代不断去尝试。)

(二)精读第4—7自然段

1、虽然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凭借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尝试,我们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2、我们的“千年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呢?(请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

(三)分析重点语句,升华情感

1、文章有条不紊地讲述了圆梦的不易历程,让我们倍感自豪,文章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呢?

语句1: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飞离地球的努力。

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用万户的火箭飞行失败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梦想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另一方面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的梦想,而是始终坚定执着,不断努力。

语句2:1992年9月21日……建设和发射任务。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共同参与,说明载人航天工程的任务重,挑战大,也说明了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巨大勇气和决心。

语句3:火箭宛若一条巨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升空的“神舟五号”飞船比作巨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神舟五号”升空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强烈的自豪感。

2、我们更加深入地分析了文章,对中华千年梦的实现更加了解,越是了解,相信大家感受越深刻,从这些语句中,你读到了什么感情呢?(学生自由说)

3、“千年圆梦在今朝”为什么能圆在“今朝”呢?(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懈努力,团结一心,终于在今朝实现了几千年来的美好愿望。)

4、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师总结。

四、小结拓展

本文描述了我国“千年梦”从产生到实现的过程,作者以详尽的文字,丰富的情感,为我们讲述了几千年来为实现航天梦,我国先辈们所做出的艰苦的探索和努力,他们这种充满好奇,不断探索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教学板书]

千年梦圆在今朝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教学反思]

设计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千年梦”指的是什么?怎么圆的,为什么能圆在今朝?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进一步理解课文。这与我一直以来所倡导的实效课堂是相吻合的,设计教学的时候就要有针对性,每个教学步骤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都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这样才能真正创立实效课堂。

不足之处:由于教学任务较多,留给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少,不够充分。如果时间允许,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句反复朗读。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分析,才能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教学教案7篇

一年级音乐课教案最新7篇

一年级班会课教案7篇

八年级作文描写景物教案7篇

幼儿舞蹈课教案7篇

六年级美术课教案7篇

幼儿园教案模板精选7篇

幼儿园教案模板模板7篇

小毛驴音乐活动教案7篇

爱眼日主题班会教案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157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