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范文网 >工作计划

旋转的风大班教案8篇

教案的编写应注重实际操作和可行性,写教案帮助教师维持课堂秩序,确保教学环境的稳定和有序,以下是好学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旋转的风大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旋转的风大班教案8篇

旋转的风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运用肢体表现的动作。

2、培养幼儿身体的节奏感和能快乐的与同伴合作。

活动准备:八音盒一个。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导入活动。

(1) 做第一套广播体操。

(2) 音乐:对列入场

2、基本部分:

(1)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和一段优美的舞蹈。请小朋友们看看!(幼儿欣赏)

(2)提问:小朋友刚才看到了什么? (小娃娃跳舞)那我们也来学学这个娃娃跳舞好吗?(幼儿开始学跳,提醒幼儿速度要慢)再提问:你做完以后又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因为…)(引导幼儿说出转)你是怎么转的?

教师总结:小朋友说的很对,那听我来说:小朋友和娃娃都是用自己的身体顺着一个方向转圈,这就叫旋转。(请幼儿再次尝试 )

(3)全体幼儿坐下休息,我们讨论一下,除了用身体做旋转以外,还可用身体的什么地方旋转。(幼儿讨论,回答,并请幼儿进行示范)。

(4)全体幼儿起立:

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将说出的旋转动作结合音乐做一遍。(做完后,小结,再来一遍)

(5) 启发幼儿相互结合着做旋转的游戏。

教师:刚才呀!每一个小朋友都是自己用自己的身体部位旋转,那如果两个两个小朋友,三个三小朋友,或是更多的小朋友在一起,还能旋转吗?(我们试一试,请小朋友找一下自己的小伙伴讨论一下)教师对每一组小朋友进行指导。

音乐:待每组小朋友准备好后,教师放音乐,请每组小朋友而跟着音乐做自己的动作。

3、 结束部分:每组的小朋友做的都很好。

教师:小朋友刚才只玩了其中的一个,还有好多,小朋友都可以玩!(提醒幼儿游戏可以互换…)延伸活动:

各种旋律的物品球、木棒、椭、螺帽、沙包、瓶子、风扇。

旋转的风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轮子的特点及作用,简单了解轮子的发展史。

2、能说出一些有轮子的物体,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3、在观察与操作中发展探究能力,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科学实验“为什么轮子都做成圆形的”,不同形状的积木、木板、不同交通工具的图片、幼儿带回自己的玩具车、旅行箱、旅行袋等。

活动过程

一、问题激趣。

师:如果汽车没有轮子,会怎么样?有没有方形的、三角形的或者别的形状的轮子呢?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我们有没有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呢?

二、科学探索。

1、实验一:汽车没有轮子会怎样?

教师出示木板搭成的小斜坡和两辆汽车玩具(其中一辆拆掉轮子),让幼儿比较哪辆车跑得快?

小结:汽车没有轮子,就跑不快,也跑不远,很快就停了。

2、实验二:谁会滚动。

教师出示木板搭成的小斜坡和不同的积木(正方体、圆柱体、球体、三角体),让幼儿猜一猜哪种积木在斜坡上滑得最远、最快?为什么?

幼儿进行试验,验证猜测。

小结:圆柱体、球体能滚动,正方体、三角体积木不会滚动。能滚动的圆柱体、球体比不会滚动的正方体、三角体滑得远。

3、实验三:一指功。

教师出示用篮子装的10本厚书,请幼儿尝试能否用一指推动它。

教师在篮子下铺上4根纸筒(保鲜袋里的纸筒),请幼儿再次尝试能否用一指推动它。

师:为什么在篮子下放了纸筒就能一指推动篮子呢?

教师小结:把篮子放在几根滚动的圆筒上运送东西,很省力,不仅运得快而且多,车轮就是这样在人类搬运东西的劳动实践中逐渐发明的。

三、感知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会用到轮子吗?装上轮子有什么用?

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阅读幼儿用书《轮子转不停》,了解轮子的发展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应变

第三个环节可以改为让幼儿完成生活中的轮子调查表,观察和感知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延伸

请幼儿用记表的方式记生活中的轮子。

区角活动

科学区:把实验用的东西放入区域,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科学实验。还可增加实验:想办法将不会滚动的积木变成会滚动的;实验比较球体和圆柱体滚动方向的不同。

环境创设

张贴幼儿调查表“生活中的轮子”贴在主题墙上。

家园同步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轮子,并做好记。

请家长跟幼儿做科学小实验:“谁跑得快?”。

随机教育

学会提问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保持好奇心的一个重要方法,日常鼓励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多提问。

相关链接

阅读《轮子的发明》,拓展知识面。

旋转的风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风车色彩的序列及其旋转变化的规律。

2、能按已知条件灵活地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5色风叶,大风车,范画一张。

2、水彩笔一套(自备)。

3、见幼儿活动材料第四册第30页。

活动过程:

1、观察旋转风车。

出示5片风叶,引导幼儿观察5片风叶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颜色不同。

以“变魔术”的游戏情节为由,将5片风叶拼成一架风车。请幼儿观察,说出最上面的风叶是什么颜色的'。

阵风(教师可用手来旋转风车来代替“一阵风”)吹来,风车开始旋转,它会转成什么样子呢?红色的风叶会转到哪里?

探索操作。

教师小结

2、教师出示范画

引导幼儿发现并理解风车色彩旋转变化的有序性。

3、 做画册

请幼儿打开幼儿活动材料第四册第30页,为图上的大风车涂颜色,想一想,风车旋转后,每种颜色的风叶应该在什么位置。

4、教师批改作业

可让幼儿尝试自己检查、判断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

旋转五色大风车范画,引导幼儿进行对照,帮助幼儿检查、判断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

活动建议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风车色彩变化的规律是关键,它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空间概念和推理能力。

旋转的风大班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旋转玩具在幼儿生活中到处可见,也是幼儿喜爱的玩具之一,所以为了激发幼儿对旋转现象的兴趣及探究欲望,形象地感知到了什么样的转动是"旋转"。我设计了本节课让幼儿在玩中探索,让幼儿通过自由地感知、探索、交流,发现这些玩具共同秘密:都会转动,激发了幼儿探索的兴趣。并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建立起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自己对周围事物和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同时让幼儿相互交流或演示自己的发现和使用的办法,可以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并从同伴那里获得更多的经验。在逐步地引导和深入地探索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旋转现象的兴趣及探究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2、探索使物体旋转的方法。

3、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案准备:

1、操作材料:

材料一:风车、陀螺、转盘、溜溜球、地球仪、呼拉圈、竹蜻蜓、会旋转的塑制玩具等;

材料二:手绢花、草帽、杯子、筷子、薯片罐、工艺伞、线、花片、纸片、牙签、硬币等。

2、绸带、音乐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对旋转现象的兴趣及探究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难点:探索使物体旋转的方法。

教案过程:

一、感知发现(出示材料一)

1、指导语

请小朋友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老师带来的玩具,你会有什么发现呢?

2、幼儿感知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你在玩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让它转动的?

重点引导幼儿发现物体旋转的现象。

3、集中交流自己的发现:说说你的发现。

二、尝试探索(探索材料二)

1、指导语

你去试试这些玩具会不会旋转?可以用什么办法?

2、幼儿再次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你用了什么办法?它绕着什么在旋转?

重点引导幼儿探索使不同物体旋转的方法。

3、集中交流、演示自己的发现:说说你的办法。

三、拓展生活经验

1、指导语

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会旋转?,想一想,旋转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2、借助绸带引出身体的转动

(指导语):绸带也想来转一转谁来说说怎样让绸带旋转起来(请个别幼儿示范。)

3、教师:那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会旋转,请小朋友找一找。(幼儿探索)

4、小结:原来我们的身体有这么多会转动的地方,那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转动我们的身体吧!

旋转的风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认识)电力、人力、风力、水力等因素是使物体旋转的基本条件(力量)。

2、鼓励、支持、引导幼儿通过自身活动大胆进行探究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有关"旋转"的感性经验,不断构建、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

活动准备:

1、课件制作:

①旋转的轮胎;

②旋转的电扇;

③旋转的雨伞;

④旋转的风车;

⑤旋转的水车。

2、活动室中各种旋转的物品,比如:球、玩具、小风车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物体的旋转。

1、激发兴趣。

演示课件①:猜猜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样什么东西。相继出现轮胎的1/4画面、1/2画面,最后出现整幅画面,揭示秘密。

2、认识旋转。

观看轮胎的旋转。请幼儿说说轮胎怎么了?知道这样的运动就叫做"旋转"。

二、认识物体旋转的各种力量。

分别演示课件②③④⑤,引导幼儿认识人力、风力、电力、水力是使物体旋转的因素。

三、探究各式各样的旋转。

1、鼓励幼儿尝试身体的各种旋转。

①小朋友,我们的身体可以旋转吗?旋转后我们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提醒幼儿注意旋转的安全。

②除了身体做旋转以外,还可以用身体的什么地方旋转。

2、尝试各种物品的旋转。

在我们的活动室中,还有很多的东西都可以旋转,让我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旋转的风大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较平稳的向前行走。

2.同伴间要相互合作,遇到困难一起克服。

3.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动准备:

纸壳做成的大圆环两个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结合4-5人一组。

2.两组幼儿分别站成纵队,站在大圆环做成的“车轮”里,同时向前走。通过“车轮” 将全队幼儿都运送到终点,速度快者为胜。

3.互相讨论:如何让车轮走的更快一些?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小司机”,运用游戏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开始,先和幼儿一起玩开汽车的`模仿游戏,在体验开汽车的手臂上下、绕环等动作后,再让幼儿为汽车蘸上不同颜色的“汽油”,在纸上开汽车,并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同时,小班幼儿虽然年龄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美术技能,而这些美术技能正是幼儿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的。这个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开心之余再进行创作,小车轮蘸上不同色彩的颜料,在报纸上滚一滚,留下不同线条美丽的痕迹,幼儿不但愉快地感受了直线、曲线、波浪线等基本线条的特点,而且对美术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旋转的风大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制作使蝴蝶在电线上转起来,体验科技小制作的乐趣。

2、乐于探究,发现蝴蝶旋转的秘密。

活动准备

1、做好的旋转彩片玩具。

2、幼儿操作材料:电线若干、圆铅笔,不同颜色的彩片若干。

活动过程

1、从玩具引入,引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2、幼儿动手制作。

(1)观察材料

(2)尝试制作旋转彩片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3)玩一玩自己制作的.玩具。

(4)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制作经验。

3、幼儿再次尝试,发现蝴蝶旋转的秘密。

(1)引导幼儿玩一玩不同颜色的彩片,看看有什么发现?

(2)交流自己的发现。

4、活动延伸

如果把电线拉长,彩片转的速度又会怎么样的呢?请小朋友回去再试一试。

旋转的风大班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名画《生命树》,了解所有事物都有一个周而复始的旋转历程。

2.能用概括性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尝试多种元素结合的绘画方法。

3.感受用螺旋线作画的乐趣和独特。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生命树》、泥工板、蜡笔等。

活动重难点:

能用概括性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尝试多种元素结合的绘画方法。

活动过程:

一、欣赏幼儿用书《生命树》。

——画中的树有什么特点?(大的枝干、树枝、)

——树上有什么在看着你?

——树的树枝为什么是旋转的?

这树一直在生长,有很强大的生命力,这幅画的名字就叫《生命树》。

——教师介绍画家和作品。

克里姆特这位画家,他的作品颜色很鲜艳,非常的漂亮。他用孔雀的羽毛,用蜗牛壳上的花纹和色彩创造了一种特别的绘画,让作品变得更漂亮。

生命树是由北欧神话中最高的神奥丁创造的,奥丁他用一只眼睛来换了生命树的一根枝干当作武器,奥丁有一只老鹰,站在生命树上,向下看着世界,向奥丁报告情况,所以在画中的生命树上有一只老鹰和眼睛。画家用旋转的枝条告诉我们生命的生生不息,树充满了整个画面,枝条向外面无限,象征了生命的绵延不断。

——看看这幅画上,画家用到的最多的是什么颜色呀?黄色、橙色

那画家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呢?

因为黄色、橙色是暖色调,让人感觉到很温暖。

——从这幅画中,你们感觉到生命在哪里呢?

二、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想象中的'生命树样子,幼儿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想象自己的生命树会是什么样子的?

1.幼儿互相讨论;

2.请个别幼儿说说。

三、请幼儿创作袭击想象中的《生命树》,教师巡回指导。

帮助部分小朋友画好大的枝干;也可以是对部分小朋友的颜色进行指导等

四、展示幼儿作品、讲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大班的备课教案8篇

大班冰教案参考8篇

大班节约用水教案8篇

大班春学期科学教案8篇

大班筷子教案8篇

升大班教案最新8篇

五大领域大班教案8篇

大班冰教案8篇

大班春学期语言教案8篇

大班兔子画教案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136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