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具有趣味性的教案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下面是好学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郊游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郊游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以及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3.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学习用不同的乐器来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能够用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演奏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唱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第一、第三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音乐怎么样?
2.创编动作。
(1)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片画面进行讲述后,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二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3)老师根据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歌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优美部分?
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
(2)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大家欢快地去郊游的部分?
提示幼儿a段脚步的适合用双响筒
(3)请幼儿看老师指挥做现用乐器的模仿动作,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4)请幼儿和小伙伴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教学反思:
在音乐欣赏方面我有一个特别深刻的体会就是无论聆听什么类型的音乐都要给幼儿留有一个想象和发展的空间。音乐有内容,但没有固定的内容。因此,音乐实践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实践者的个性特征。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而是要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去引导幼儿去主动的聆听和欣赏。对于某一音乐作品如何理解,对于一首歌如何表现,我们都应鼓励孩子有不同的感受结果,有更多的表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音乐教育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
大班郊游教案篇2
设计意图
本活动结合根据大班幼儿年龄和认知特点,以《愉快的郊游》激发幼儿兴趣,让孩子在游玩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学得知识、巩固知识,寓教于乐,促使孩子主动参与活动,乐于探究学习。提高对数学乃至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给定的数量判断同类物品的数量,学习估数。
2、能较积极地思考,进行合理猜测。
3、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有目测10以内数群的经验。
2、物质准备
教具:聪聪人物形象玩偶一个,图一、图二、图三(每幅图上都有相同的盘子,盘子中分别四散地盛有橘子10个、20个、30个),大小栗子各一篓。
学具:铅笔人手1支;第1组三盘数量分别为10个、10个和20个的栗子、记录单;第2组人手1盘数量为10颗的糖果,记录单;第三组两盘数量为10个大小不同的栗子、操作单。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星期六,聪聪一家到果园去郊游,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工人们正在把装成筐的橘子往车上送,妈妈问聪聪:“你猜猜箩筐里装了多少橘子?”可筐里的橘子太多了,聪聪想请小朋友来帮帮他。你们愿意吗?
2.学习估计数量:
(1)教师手拿聪聪玩偶,以聪聪的口吻问幼儿:“谢谢小朋友愿意帮助我。我们一起来看看橘子吧!”教师出示图一(一盘10个橘子),问:“这儿有多少个橘子?”引导幼儿猜一猜、数一数,了解盘子里面有10个橘子。
(2)教师出示图二(一盘20个橘子),问:“猜猜看这个盘子里有多少个橘子?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幼儿先自由猜测并说出理由。根据幼儿猜测的情况,引导幼儿讲图二的橘子数量与图一橘子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再合理猜测。
(3)教师:大家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数一数橘子到底有几个就知道了。师生共同点数验证数量。
(4)教师出示图三(一盘30个橘子),问:现在在试试,估计这儿有多少个橘子呢?想一想,怎么猜才能猜得比较准呢?
引导幼儿观察,用户与10黄染橘子对比的方法猜测数量。
3.小组操作活动
(1)栗子有多少
活动的规则:将栗子分成10个、10个和20个分盘装,先估算第1盘10个栗子的数量并做记录,再数数实际的数量,最后估算第二盘10个栗子和第3盘20个栗子的数量并做记录。
教师指导语:先估算一下第一盘有多少栗子,请在记录单的数字下面用“o”表示你认为最接近的数字;再数一数栗子的实际数量用“√”表示,最后用眼睛估算第二盘和第三盘栗子的数量,并在记录单的数字下面用“√”表示出来。
大班郊游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活动,在游戏中获得愉快地情感体验。
2、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能与同伴相互合作,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大胆地表演。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录音机、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提出与幼儿一起去郊游,讨论用什么方式去公园,以孩子们的决定做随意的动作进“公园”。
二、请幼儿与同样商量合作表演公园里的景物。
三、提出问题,并进行表演。
1、你们放过风筝吗?都见过怎样的风筝?(幼儿自由回答)
2、风筝是怎样放的?(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
3、教师与幼儿一起合作放风筝。
4、教师与全体幼儿配合放风筝。
四、根据自己的经验,通过想象表演发生各种情况的风筝。
提问:风筝在天空中飞,有时候会发生一些情况,都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幼儿自由回答)
同时请幼儿与老师一起进行表演。鼓励幼儿能大胆地上来,并能邀请自己的同伴共同合作。启发幼儿想出不同的表演方式。(例如:挂在大树上、缠绕等等,选择一两种为表演重点)
五、请听课教师与幼儿互动,表演放风筝的游戏。
延伸活动:
1、探讨并表演另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想出解决的方法。
2、小组合作来装饰大风筝。
课后反思:
听了张老师的活动,我深深感到她是一位创造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得就像一首音乐诗,一个眼神,一个动作 ,丝丝笑意,都给孩子们信心和勇气,使音乐融入了幼儿的学习之中,开启心智,抒发情感,激起想象,引导创新,使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都能愉快而和谐地成长。现在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1、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
在音乐活动中首先要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可是以往的教育活动中,总有部分是“老演员”,有一部分是“观众”,那些有天赋的幼儿经常有机会参与活动,而那些发性格内向的幼儿胆小、自卑不愿意参与活动。张老师为他们设计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适的要求,使教学个别化,使每个幼儿能按各自的步调向前发展,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提高。如:一开始,她提出带幼儿去郊游,这一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孩子们便能很快地投入到活动中,老师再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幼儿回答,我们乘什么交通工具去公园玩?孩子们便能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说,有的孩子说乘三轮车,有的孩子说乘公共汽车,有的孩子说骑自行车,孩子们说的各不一样,老师请孩子们商量一下这么多人一起去的话,用什么交通工具,孩子们马上说出了应该是乘公共汽车去。张教师说,那么我来当司机,你们乘我的公共汽车一起去吧,孩子们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投入到活动中。在去公园的路上我们要过桥,要钻山洞……孩子们便在张老师的引导下轻松自然地运用动作来表达遇到的各种情况。到了公园了,我们会看到什么?孩子们摆出各种造型,来说一说在公园里我们会看到什么,孩子们便很自然地三三两两组合起来,摆出各种不同的造型——“小桥”“小
活动,需要合作才能完成。张老师在活动中请幼儿两人一组来表演放风筝的情景,把个体的创造和群体的合作交往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既尊重幼儿个体发展,又注意群体合作交往。通过合作表演,培养了幼儿分工合作的社会精神,帮助幼儿与人交往,学习“摆脱自我”,而从“他我”关系中获得最初的人生经验,使合作交往过程充满和谐的乐趣,幼儿建立了自信,在群体中相互适应、配合和协调,并学会被人接受自我,获得成就感。
正如曹冰洁老师所说的:“音乐教育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小歌唱家、小演奏家,而是要对孩子进行一定的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用音乐教育来陶冶孩子的品格和品德,发展全心全意的音乐才能,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有欣赏音乐的能力及艺术趣味,所以应着重在培养孩子感受和理解音乐,在全心全意力所能及的程度上用音乐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验,而不应过分强调技巧训练,追求庞大的演出场面和完满折演出效果,享受音乐的美,通过自己的不断地探索、尝试、表现音乐,最终获得全面发展。”而张老师的活动就是培养幼儿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活动,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很投入地参与活动,满足幼儿自我表现需要,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和合作能力。
大班郊游教案篇4
一、活动内容
音乐游戏:郊游
二、活动目标
(一)初步感受音乐,随音乐节奏做不同的动作。
(二)尝试创编不同小花及动物造型,并能随音乐的变化较准确且有节奏地完成律动。
(三)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重难点
(一)活动重点
感受音乐,能随音乐的变化较准确而有节奏地做不同的动作。
(二)活动难点
创编不同小花及动物的造型,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四、活动准备
(一)音乐
(二)小动物玩偶、号码牌、刮刮乐、宝盒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
2.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春天到了,天气越来越暖和,我要带大家去郊游,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出发吧!
(二)基本部分
1.创编小花造型,听音乐做动作
(1)听音乐做动作,感知音乐旋律
师:刚才我们一起去了哪些地方?看见了什么呢?
(2)
听音乐做动作,明确小花动作次数
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我做了几次小花的动作造型?
(3)分享不同的小花动作
①不同造型的小花
师:刚才我做的小花动作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的小花可以是怎样的呢?听口令,看见小花。
②不同位置的小花
师:我的小花是在什么位置呢?我的小花是在胸前的小花,还可以在哪个部位?
(4)再次听音乐做动作
师:让我们听音乐去花园看小花,你们要和我做的`不一样,我看看谁的小花最漂亮。
2.创编小熊造型,听音乐做动作
师:刚才我们去小花园看了美丽的花,那接着我们又去动物园看了什么动物呢?
师:刚才我的小熊是怎样的?你还可以做怎样的小熊动作造型?让我们听着音乐来做一做。
3.加入站起来走动
师:刚才我们是坐在小椅子上做动作的,这次我们要走动起来,现在你们有任务了,要仔细听我说哪句话的时候离开了椅子走动的?老师起身走动的时候你们要仔细看,认真听。
(1)幼儿尝试离开椅子
师:刚才我说哪句话开始起身准备走动的呢?
师:我是朝哪个方向走动的?每个小朋友的身边都有一把小椅子,你们看椅子上贴着什么?当我说找到一把小椅子,你们要找到离你最近的一把椅子站好,看看自己是几号。
(2)创编一个小动物造型,听音乐做动作
师:动物园里除了有小熊还有什么小动物?
师:现在让我们去动物园看××,你们准备好了吗?
(3)创编多种小动物造型,听音乐做动作
师:动物园里除了有小熊、××之外,还有什么动物?用你们的动作来表示,我来猜。
师:现在让我们听音乐去动物园里看动物。
4.加入游戏,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师:小朋友们去花园看了小花,又在动物园看了这么多小动物,现在我们要在动物园里玩一个有趣的游戏。
游戏规则:当我喊到你的号码,比如:1号请准备,2号请准备,1号2号开始跑,你们要向相反的方向跑,谁先回到自己位置谁就是胜利者。其他小朋友给他们加油。
师
:我们听着音乐试试看,这次你们去动物园看到什么动物就来做什么动物的动作,胜利的小朋友有一次打开宝盒的机会。
(三)结束部分
打开宝盒,变换小动物造型,再次听音乐做动作。
师:一定注意看自己的号码牌,胜利的小朋友也是有奖励的。(打开刮刮乐)
六、活动延伸
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户外郊游,寻找更美丽的春天。
大班郊游教案篇5
设计背景
孩子们由于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特别是我们都是县城周边农村孩子多,缺乏各种必要的感性经验,尚处于直觉形象阶段的思维方式的局限,使他们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复杂的音乐材料,对歌词记忆也不能很快的理解记忆。以前我总是先教幼儿跟着我按节奏念几遍歌词,再分句教唱,但一节课下来,还是不能很熟悉的唱歌曲。所以我想:象图谱这样的视觉符号就起到了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的作用,图形谱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旋律风格,同时,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等等,让孩子主动愉快的学习,让孩子们的音乐活动不再枯燥,也让我上音乐课不再单调。我选歌曲《郊游》,是因为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小朋友所喜爱,歌曲描写了小朋友结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我们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新明了,首尾点题。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唱会歌曲的基础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掌握x x xx x这一走步节奏,并且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展现郊游的游戏化情境。
3、在音乐和游戏的情景中,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到郊游时的轻松愉快。
4、通过演唱《郊游》使幼儿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活动准备
录音带,录音机,歌词图谱,节奏型卡:x x xx x。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入室律动。组织幼儿做课前手指游戏坐好,
2、复习歌曲《茉莉花》;复习节奏:x x xx x。
二、基本部分:
1、谈话引入:小朋友你们跟家人去郊游过吗?(幼儿自由回答)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
2、教师出示歌词图谱以讲故事形式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并引导幼儿按照图谱说唱歌词。
3、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4、教师边指图谱边范唱一遍,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歌词,熟记歌词。
5、学唱歌曲。
(1)教师以分句教唱法并结合歌词图谱带幼儿唱歌1-2遍。
(2)教师以整体教唱法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3)教师弹歌曲旋律,幼儿根据图谱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有感情的
唱歌曲。
(4)分小组接唱。女孩唱a段,男孩唱b段。
(5)放歌曲录音,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6、音乐游戏:《去郊游》
教师与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听歌曲音乐进行开火车状等不同动作进行游戏,还引导幼儿去邀请其他老师一起游戏。
三、结束部分:
1、小结。
2、出室律动,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郊游》这首歌曲的前两句与最后两句要求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唱,而中间则适合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处理。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辨别区分不同的声音。
在活动中我一开始对于两种不同的歌唱方式进行讲解,但很快我发现孩子们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接受,于是我立刻想到了一种方法:为了让幼儿理解并准确地把握,我设计这样一幅图:用一组小兔子的耳朵形状表示“轻快、跳跃”,用一组柔和的波浪线表示“优美、抒情”,按节奏的形式出现。根据这幅画,幼儿可以很快地分清出哪几句需要唱得活泼欢快,哪几句需要唱得优美抒情。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单调的讲解记忆要有趣得多,并且印象更深刻。
活动中我借助了比较形象的图,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让幼儿看着图片演唱,根据图孩子们正确的对两种歌唱的方式进行演唱,从而突破了活动的难点。教师的范唱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最后让幼儿分组接唱,在每一次唱完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评价,让他们明白如何接唱才算唱得好,从而突破活动重点。
在这个音乐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我没有在活动前考虑到活动方式的改变,而是在活动中及时调整,对教材的分析应更加透彻;还有就是在活动中的教师的语言应该更加精炼。我还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在活动中我为了让他们更熟练的唱歌,就请他们再唱一遍,而我的语言组织也不够精练,所以孩子们就感觉不是很有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想办法,让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进行得更自然更有趣,让孩子不知不觉轻松的游戏中完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大班郊游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为歌曲《朋友来跳舞》伴奏。
2、尝试自选材料做打击乐器,并听辨其音色进行分类。
3、体验演奏自制乐器活动带来的快乐。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在活动区投放经过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如锅、碗、盆、筷子、积木等。
2、幼儿利用废旧材料与父母合作自制的打击乐器,如纸箱、瓶盖串联、饮料瓶内装沙的沙球等。
三、活动过程
1、熟悉歌曲旋律,倾听音乐《朋友来跳舞》。
2、设计用乐器演奏的节奏型。
(1)边听音乐边即兴做身体动作。
(2)教师归纳幼儿的创造,并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动作。(p51)
3、分声部练习。
确定一种节奏型,教师担任指挥,根据其节奏特点,进行分声部练习。如一组为××|,另一边×××|,其他节奏依次轮奏。
4、乐器演奏。
(1)倾听各自选择或自制乐器的音色。
(2)持相同音色自制乐器的幼儿集中就坐。
(3)由教师指挥,先确定节奏型,然后即兴指挥。
(4)交换乐器演奏,体验各种自制乐曲用不同的演奏方法进行演奏带来的快乐。
活动反思:
以往的音乐图谱,我都会用一些图形、符号等加入,设计成幼儿容易看懂和接受的图形谱,今天是打击乐活动,我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思考怎么为幼儿准备打击乐的图谱。教案中提及让幼儿来即兴做身体动作,让他们倾听音乐后创编动作,也就是随着节拍来伴奏,我想这个过程是幼儿自由发挥,建立在以往打击乐的基础之上的,我如果事先规定好了节拍,倒显得约束了孩子们的.创编动作。于是我在设计图谱的时候,尝试了只用小节符号分割,然后让幼儿即兴创编动作填充节奏符号的方法,看看孩子们是否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课堂中孩子们倾听了音乐《朋友来跳舞》,几遍以后他们对于节拍和段落也了解了,然后我就让他们自己来为歌曲配动作,我发现大多数孩子们都能比较自然的拍打出简单的节奏型,配合歌曲也十分的合拍。特别是歌曲的第一段节拍相对比较慢,孩子们的节奏很清晰。歌曲的第二段唱的相对唱得比较快,孩子们竟也能快速地创编节奏,完全让我出乎意料。《指南》艺术领域有指出“让幼儿倾听和分辨各种声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这也符合指南的精神,突出了幼儿自己的方式,尊重了他们自发的表达与感受。
不足:由于没有提前准备好打击乐器,也成为这个活动的遗憾,孩子们徒手练习以后还想用打击乐器配奏,又由于时间限制,我只能把这个机会留于音乐室活动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大班盐教案6篇